人刀一体——试驾2.5升全新马自达6

互联网 | 编辑: 顾沈伟 2008-02-26 16:30:00转载 一键看全文

低失真的人车操控界面

低失真的人车操控界面

结束县道路段的牛刀小试,试车组也正式进入今日的重头戏-北宜公路。复杂的弯角成为验证底盘的最佳场地,同时高低起伏的路面变化对于引擎和变速箱也是一大考验。在此马自达6的底盘特性渐渐浮现:马自达6的悬挂系统与转向系统有着相当接近的调性,硬朗的悬挂设定精准地将路面状态经胎面、悬挂、车体传递到驾驶身上,驾驶能够藉由座椅传来的振动幅度,更清楚掌握四只轮胎的抓地情形。

『硬朗的悬挂设定,搭配方向盘清晰的路感回馈,驾驶可掌握四轮抓地情形』

而搭配同样直接的方向盘回馈,马自达6在驾驶与路面之间扮演了相当微妙的角色:当笔者行驶北宜路段时,轮胎总难免辗过路旁偶见的碎石落叶;有趣的是,车胎压过一粒粒碎石的感觉,也就经由底盘,清楚地自方向盘传达到笔者手中,彷佛亲手把玩着颗颗石头;尽管如此低失真的路感回馈,对于一般家庭房车来说,有损其在舒适性上的要求;不过相对的驾驶也能更完整掌握车辆,增添操驾时的信心。

熟悉了转向和悬挂特性,过去笔者对于马自达6的疑虑也逐渐烟消云散;油门渐深,笔者尝试在北宜的弯角中探索所谓的Zoom-Zoom精神。在硬朗的悬挂支撑下,马自达6尽管在弯角内呈现小幅度的侧倾,不过四轮持续回馈的清晰路感,则告知其底盘仍紧贴地面,鼓吹着驾驶放胆加速,方向盘维持既定指向、不拖泥带水的完成过弯动作。而在几个视角不明的弯道中,即便笔者错估弯角幅度,车身已偏离正确路线;不过只要加大方向盘扭转角度,车身仍旧能随传随到,丝毫不见慌乱地修正过弯。

『弯道内Mazda6仅反应出小幅的车身侧倾,底盘方面则依然平稳贴地』

整趟北宜的动态考验,唯一不尽人意的,应当是马自达6所采用的五速手自一体变速箱。在面对上坡和过弯路段,变速箱在反应速度上确实略显迟缓,让动力衔接上出现落差;特别是山区路段常用的2、3档位,齿比落差较大。在上坡或过弯点加速时,3档扭力显得过于疲软;但大脚油门下降档,2档则有明显顿挫,直接减损车速。虽然所试的2.5升车型具备方向盘换档拨片,不过变速箱程序保护介入甚深,实际操作下变速箱换档也有明显的时间差,仍有相当的进步空间。

视觉饱满,线条张力十足

过了几个山头,眼见前方的景致逐渐开阔,试车组便知北宜公路已来到尾声,即将进入兰阳平原;在此试车组也能仔细的欣赏马自达6的里外之美。基本上,新一代马自达6不论在外观或是内装上,皆延续上一代车型的设计笔调。外观方面,包括水箱护罩、头尾灯组在轮廓上仍可与旧款马自达6做出连结;不过在整体车身尺码放大下,新一代马自达6则呈现出更形饱满的视觉张力:近年来常见于原厂概念车的五边型水箱护罩,为马自达6塑造出立体感十足的第一印象;而头灯线条也更为锐利,搭配类似RX-8的夸张轮拱设计,以及面积加大的进气坝和雾灯组,也将马自达6的动感意象提升至新的层次。

『延续上一代车型的基本轮廓,新一代Mazda6在头尾灯』

车侧部份,增加5mm的车高并未减损马自达6的流畅剪影:一如以往,此次所试的五门掀背版本,在C柱向后延伸的设计下,笔者私心认为车顶线条更胜四门车型;同时搭配线条分明的侧裙和轮拱钣件,也为马自达6饱满圆润的车身增添变化。此外原厂也在窗框加入镀铬饰条,质感更胜上一代车型。

『水箱护罩和进气坝等处皆更显圆润,展现饱满的视觉张力』

『此外流畅的掀背线条、夸张的轮拱、车身腰线和扰流板也为Mazda6塑造十足的动感』

上一代马自达6采用的透明尾灯概念,同样出现在新一代车型之上。不过原厂为其导入LED照明科技,同时灯组也改为带锐角的四边型设计,与头灯相互呼应。而在原先位于行李箱盖的牌照框也下移至保杆中央,仅保留大型厂徽维持简洁线条。整体而言,新一代马自达6在导入Nagare等概念车而来的全新家族风貌后,外观上更显张力十足,相较于市场上的同级对手,注目度也更为提升。

提示:试试键盘 “← →” 可以实现快速翻页 

一键看全文

本文导航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