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存式iPod Nano上市,带来大容量产品革命

互联网 | 编辑: 赵士隽 2005-09-13 00:00:00原创

之前PChome Research曾报道了《苹果发力,力争随身听霸主》,但一切发生得太快,本预计圣诞节发布的闪存iPod Mini产品,这次却来了iPod Nano作为其接任者。当然,竞争者索尼也发布了新产品,但无论从价格、设计都存在着许多劣势。iPod Nano已经于北美开始销售,其主机包含了许多原有iPod的应用程序,为苹果粉丝又带了一款多媒体盛宴。而谁是圣诞节最受欢迎的MP3产品,竞争已经提前上演。

 

相对欧美的市场,国内的市场则存在着诸多悬念。虽然,苹果产品在关注度上持续保持领先地位,但针对欧美审美习惯的iPod产品能否持续的迎合国内消费者,存在悬念;国内市场仍然有相当的国产品牌、日韩品牌参加竞争,其价格上的优势目前吸引着要求不高的入门用户,而在高端产品的售价,仍然与iPod存在不少差距,因此更低的价格,事实上更容易占据市场;目前iPod产品已设计取胜,在功能设计上存在着不少的缺点,在新产品Nano里融入了彩屏以及应用程序等功能,但皆继承于iPod,且不提供FM功能,只能说是在外观上进行了精简化的iPod产品;一成不变的经典设计,已成为iPod的标志,但一方面会给使用者造成审美疲劳。

 

而索尼在Mp3产品的开发上也展开了攻势,连续的发布新产品。目前E系列,以及HD5带领着索尼对苹果展开攻势。但价格一向不是索尼的强项,可以说索尼更喜欢面对高消费人群,比较的淡漠低端市场。艾利和与三星与苹果、索尼同处于一个市场,高端新一轮的竞争已经展开。

 

 

中端市场,则变现的相对平淡,依然没有创新意义的新产品。市场运作相对缓慢,因此降价、活动成为了竞争的主旋律,数字与明星效应则作为市场运作方式,要说国内厂家有些不思进取,也不为过。而低端市场则更佳的残酷,无数的小厂家打拼得你死我活,生存空间相当有限。

 

Nano又给市场带来了什么,撇开其外观不提。其使用的闪存,正是前些阶段从三星买下的40%产量,而三星于近日更发布了16G的闪存产品,为闪存化硬盘开始铺路,在未来更多的移动产品将舍弃传统硬盘设备,转而使用大容量、高节电且同样高速的大闪存。而闪存的使用,则为小型化有带来了希望,Nano在电池表现,以及集成度均有提高到了新的层次。

 

 

品牌关注分布,苹果仍然占据头位。魅族与艾利和表现得相当沉稳,但索尼的关注度也已经接近二、三位。而三星的局面稍微有点吃紧,由于长期没有发布创新产品,但仍然保持着较高的售价,关注度已接近10%。而更多的品牌集中于狭小的空间内,不容乐观。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