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3“转身”新通信 或将破解虚拟运营困局

互联网 | 编辑: 张蓉 2008-03-21 10:44:00转载-投稿 一键看全文

第二页

早在2003年,互联网泡沫危机蔓延的时期,263就已经开始逐步缩减ICP业务,并对其现有业务进行调整。或许是因为骨子里与通信业的渊源(263的前身是海诚寻呼,国内最早的一批提供寻呼服务的企业),263开始潜心地向通信业务转变,最显著的是和运营商合作,提供96446长途IP电话转售业务。然而在96446业务上最初相当长的时间里,263并没有围绕该号码展开品牌建设。

其实这对于263而言,只是演变进程中的第一步。

获得首批多方通信牌照,给了263进入新的话音增值业务的机会,2004年263在北京和广州开通了95050多方通话业务,随后开通地区陆续增加到十个城市,到2006年,263成为首批牌照获得者中最大的多方通话服务商--这使得功能上并不新鲜的语音增值业务再次获得业界极大的关注和重视。中国电信在其部分省份此前尝试118321同类业务之后,从集团层面推出118166多方通话产品,重新试水多方通话市场。

2005年初,263在其有长期积累的电子邮件产品上,也做了颇具通信味道和色彩的策略调整:全线产品均按邮箱用户数包月收费,摒弃和远遁于价格竞争和与信息内容的关联,就邮件而邮件,完全把电子邮件按照提供存贮转发数据通信生意来做,特立独行并独树一帜。次年263即成为企业外包收费邮件服务市场上份额最大的业务领先和领域引导者,其用邮箱直接接受传真、最强的的反垃圾效果、海外邮件畅通性能让市场和同行耳目一新并高度关注。

“运用互联网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通过创新的业务模式提供更便捷、更高效的新型通信服务以满足企业和商务用户日益增长的信息交流与沟通需求”,这是263董事长和实际控制人李小龙对其企业“转身”网络通信定位的自身解释和愿景表达。

积极利用互联网手段和技术,做大做强电信增值业务虽能从概念上解释清楚263的企业定位,但对其前景和成长路径的判断仍是决定未来发展的重大课题。因为整个国内通信行业正在急剧变化让包括基础运营商在内的所有参与者都感到前所未有的迷茫和挑战,基础运营商不断传言的重组到底结局如何?其转型综合信息服务商的高调尝试能否奏效?在基础运营商周围的增值服务商会找到哪些空间和机会?国外先行、国内热炒的虚拟运营是不是263这样的增值通信服务商觊觎的机会和发展上的“图谋”?对此,263没有给出正面回答,而是与基础运营商一样,大谈“融合”给通信行业和自身带来的变化和商机。

融合:初露头角

融合确实是通信行业很长时间以来的主题和大势,丰富通信体验和内容,提升通信沟通的便利和效率,降低沟通的使用门槛和资费代价无疑均是融合追逐的目标,但拿什么融合什么,或言融合的方式和路径确实大相径庭及各有千秋。固网通信和移动通信的融合、语音通信和数据通信的融合、传统通信网络和互联网的融合、通信本身与信息服务或通信内容的融合等等均是可能的方向和行业参与者现有的不同选择。中国电信打出做“综合信息服务商”的大旗,中国移动提出“移动信息专家”的口号,思科高喊“统一通信”的理念都是耳熟能详的亮点,但行业的格局和秩序远未成型和稳定。

身为通信业巨头的基础电信运营商可以缓行慢进,但增值通信服务商们却没有太多的时间与机会,如何顺应行业发展的趋势是横他们面前的一道坎,行业洗牌在所难免,含糊的政策与不明朗的前景让生存与死亡只有一线之隔。不过换一个角度看,对于有真正实力的增值通信服务商来说,这无疑又是一个机会,乱世出英雄。

在263现有业务上,融合的策略和方向体现并不充分。值得注意的有两点:一是其在2007年12月推出的融合互联网与固网资源的263CC电话会议,通过互联网发起呼叫请求并让用户在网页上管理通讯录,通过传统通信网络实现座机,小灵通甚至手机、分机的被叫接听,实现多方通话。和普通的VoIP通话不同,263CC电话会议支持所有中国大陆地区的固定和移动电话之间的通信,没有长途市话之分,语音质量和使用习惯完全等同电话通信。CC电话会议遵循了互联网的便捷属性,并将其应用到传统电信业务领域,而非生硬的将通信业务转接入互联网应用中。二是其早在2006年就将基于基础通信网络的传真与典型的互联网应用服务电子邮件相结合,创造性的推出了能够随时接收传真的传真邮件,并作为免费服务应用到263邮件业务中,形成一个至今未有效仿的产品差异。

提示:试试键盘 “← →” 可以实现快速翻页 

一键看全文

本文导航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