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世开篇Intel首款双核赛扬E1200评测

互联网 | 编辑: 耿佳2(硬评) 2008-03-26 00:30:00原创 返回原文

几乎毫无差别的技术参数会不会导致双核赛扬与奔腾E自相残杀?究竟再次缩水的二级缓存对性能的影响能有多大?奔腾E系列近乎神奇的超频能力有没有被赛扬继承?如果你的心中同样有这些疑问的话,那就让我们的测试来为你揭晓答案。

好事成双 E1200出世

自从Core 2系列处理器出世,英特尔可谓是顺风顺水,无往不利的性能、平易近人的价格,再加上“酷睿2”、“奔腾”、“赛扬”三箭齐发的态势,英特尔在DIY市场上将老对手AMD打得节节败退,要不是倚仗着整合图形平台上面的优势,恐怕AMD的市场份额还会进一步缩水。

与酷睿、奔腾不同,作为英特尔CPU产品线最底端的品牌,赛扬处理器一直还维持在单核时代,但这一切都随着“它”的出现而改变了,它开启了双核普及的最终阶段,它就是我们今天的主角——首款双核赛扬E1200。

经历过赛扬D时代的败走麦城,换“芯”之后的赛扬L彻底摆脱了过去高频高发热低效能的诟病。有了这些基础特性作为铺垫,赛扬L上市后可谓是一路坦途,深得主流用户的喜爱。这次的赛扬E1200更是搭上了“双核”这一艘大船——酷睿架构、65nm的核心制程、1.6Ghz的主频、800Mhz的前端总线、双核心共享512KB的二级缓存、TDP功耗值仅65W。如此众多的光环萦绕在E1200的周围,让人兴奋的同时也让人多少有一些迷惑:几乎毫无差别的技术参数会不会导致双核赛扬与奔腾E自相残杀?究竟再次缩水的二级缓存对性能的影响能有多大?奔腾E系列近乎神奇的超频能力有没有被赛扬继承?如果你的心中同样有这些疑问的话,那就让我们的测试来为你揭晓答案。

双核赛扬E1200真容

作为双核赛扬的首发型号,赛扬E1200拥有1.6GHz核心主频,800MHz FSB和512KB L2缓存,千颗批发价为每块53美元。E1000系列中加入了Sup-SSE3等指令集,宽区动态执行、智能内存访问、EIST节电技术这些主流的特性也一样不缺。对于那些要求不高的低端用户来说,E1200所具有的主流性能足够应付各种日常应用了。

E1200正面

E1200背面

另外我们可以注意到的就是,除去二级缓存再次缩水之外,E1200的所有特性与被广大消费者称为“神U”的奔腾E2140处理器几乎完全一致。

CPU-Z识别信息

E1200的二级缓存再次缩水

Everest识别信息

测试平台及测试内容

为了在测试过程中尽量体现出E1200的真正实力,需要尽量避免其它硬件环节成为性能瓶颈,所以我们的测试平台选择了相对高端的配置,具体配置详见下表。

E1200作为一款低端型号的CPU,其目标消费群体是那些对性能没有过高要求,并且大多数应用为浏览网页,处理文档,看电影听音乐,偶尔玩一玩休闲类游戏的大众型消费者,所以我们的测试也选择了更加偏重日常操作类的项目。复杂的大型游戏并不是这次测试的重点。

测试平台详细信息
处理器 Intel Celeron E1200
内存 金士顿 DDR2 667 1GB×2
主板 华硕 Maximus Formula(X38+ICH9R)
硬盘 希捷 7200.10 320GB
显卡 华硕 8800GTX
显示器 华硕 MW221C 22寸LCD
光学驱动器 华硕 DVD±RW
电源 Tt 850W
操作系统  Windows Vista Unlimited

同时,酷睿内核处理器的超频能力一向被消费者所津津乐道,所以在测试中我们也加入了E1200超频后的成绩测试。鉴于E1200的目标消费群体往往对硬件了解并不深入,所以我们并没有进行极限超频测试。而且极限超频测试往往对周边的硬件要求相当高,比如主板、内存、散热器、电源的选择都需要相当大的投入,这对于考虑购买E1200的消费者来说也是不现实的。

超频后的CPU-Z识别信息

超频后的Everest识别信息

最终我们选择的稳定频率是333MHz×8即2.66GHz主频,相对E1200处理器原始的1.6GHz主频提升幅度为66.5%,对普通用户来说这一超频幅度已经相当可观。同时333MHz外频也是市场上的廉价P35主板原生支持的,用户只需要简单调节就能够达到,也无需其它更多的投入,这样的测试的实际意义更大一些。

Vista自带测试

Vista自带的测试虽然过于偏重配件型号,但也能够清楚明白的体现出整个系统的性能瓶颈。

默认频率成绩

超频后成绩

因为周边硬件都选取的相当高端,所以测试中的瓶颈就成为了CPU。默认频率下E1200得到的4.7分其实已经不低,而超频之后的5.4分就更是高的让人有些喜出望外了。看来尽管是目前最低端的双核处理器,仍然可以轻松应对任何日常应用了。

PCMark 05测试

PCMark 05一直以来都是整机性能测试的最权威软件之一。整个测试相对偏重理论性能测试,通过各种复杂的项目来模拟用户的日常操作,然后对整机性能以及处理器、内存、图形和磁盘4个子项目给出评分。得分越高则说明性能越好。

默认频率成绩

超频后成绩

默认频率的E1200得到了3950的分数,这个分数虽然算不上很高,但足可以说明E1200在应付任何日常操作的时候都不会成为性能瓶颈。而超频之后的E1200得到了6688这个非常吉利的分数,提升幅度达到了69.3%,甚至超过了频率的提升幅度,着实让人惊讶!同时CPU性能的大幅提升也让内存和显卡的得分有了很大程度的上扬。

Sisoftware 2007测试

如果说PCMark 05的测试成绩偏重理论性能的话,那么Sisoftware则更是其中翘楚。而且和注重整体PCMark系列稍有不同的是,Sisoftware更加注意运算子系统。所以其测试成绩也多少和CPU、内存的配置关系紧密。同时Sisoftware版本更新更加频繁,对新技术的支持也更好。

Sisoftware 2007测试项目众多

测试的成绩延续了PCMark 05中的态势,默认频率下的成绩表现一般,而超频之后的成绩却成线性提升。可见E1200是一款生来就让人超频使用的CPU啊。

SiSoftware Sandra 2007的测试成绩
E1200@1.6GHz E1200@2.66GHz 成绩提升幅度
CPU Arithmetic Benchmark
Dhrystone ALU(MIPS) 13751 24336 77.0%
Whetstone iSSE3(MFLOPS) 10342 17266 67.0%
CPU Multi-Media Benchmark
Integer x8 iSSE3(it/s) 88813 147913 66.5%
Float x4 iSSE2(it/s) 48254 80459 66.7%
Memory Bandwidth Benchmark
Int Buff iSSE2(Mb/s) 3889 5561 43.0%
Float Buff iSSE2(Mb/s) 3913 5599 43.1%
Inter-Core Bandwidth(MB/s) 3169 4811 51.8%

文件压缩能力测试

网络是个非常神奇的东西,它的出现极大的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催生了压缩软件的辉煌:在传递大量文件时,压缩后的传输效率要比压缩前提高很多。所以对经常上网的用户来说,压缩/解压缩文件都是很频繁的操作。

默认频率单线程测试成绩

默认频率双线程测试成绩

超频后单线程测试成绩

超频后双线程测试成绩

我们选择的测试软件是7-Zip,这款软件具有完备的压缩/解压缩测试环节,可以详细的考察CPU的压缩数据流时的性能表现。在默认和超频情况下我们分别测试单线程和双线程的成绩,用来观察双核CPU相对于单核CPU的性能提升幅度。

Cinebench R10测试

Cinebench R10是一款测试CPU图像渲染能力的软件。测试时软件分别使用单核心与双核心来渲染一幅高精度图片,并最终用分值的形式来体现CPU性能,分值越高则性能越好。

默认频率测试成绩

超频后测试成绩

Cinebench R10对处理器的频率和缓存容量相当敏感,默认频率下的E1200的测试得分相当一般,不过超频后的成绩就相当出色了,尽管因为二级缓存容量上的差距和同频率的奔腾E系列的得分相比还有差距,但还算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

Lightsmark 2007测试

Lightsmark 2007是一款集中于光影效果和性能测试的新一代显卡3D性能测试软件,主要用来测试电脑运行下一代全局实时光照(Global Illumination)的能力,整个测试过程很简单,用一个实时光照移动的视角越过了整个房间,展现了多种情况下的实时光照和阴影效果。

默认频率测试成绩

超频后测试成绩

尽管目前很多漂亮的游戏画面都是由显卡渲染出来的,但CPU在其中也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这次的测试就是一个很好的佐证:在频率提升之后,Lightsmark的得分从183.8提升到了233.5,提升幅度高达27.0%。

3DMark 06测试

尽管E1200并不是为了游戏而生,尽管在游戏中CPU已经不再具有绝对主导地位,但CPU作为一台系统的统帅部件,其性能的高低依然对整体游戏性能的发挥有着不可忽略的作用。

默认频率测试成绩

超频后测试成绩

3DMark 06作为图形性能测试的权威软件,能够详细的测试整机系统在苛刻游戏要求下性能表现。从最终的测试成绩我们可以看出,测试中E1200处理器明显成为了瓶颈。超频之后的E1200得分提升了59.3%,同时还将整体得分拉高了43.0%。

CPU温度测试

除去性能以外,发热量也是CPU的重要参数,而且相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这个参数应该比性能更加重要。因为以目前的硬件整体技术水平,即使CPU性能再低,但满足一般的日常使用是没有问题的。但如果CPU的发热量过大,不仅浪费了更多的能源,同时还导致对散热系统的要求更加苛刻,散热风扇的噪音也就更加恼人。所以我们特别测试E1200的温度表现。

Everest稳定性测试程序可以让CPU工作在100%状态

温度测试使用Everest 2007的系统稳定性测试程序来进行。分别测试E1200在默认频率和2.66GHz频率下的空载与满载温度。测试环境室温为15℃。

默认频率测试成绩

超频后测试成绩

测试的结果令人非常满意,在并不夸张地散热系统压制下,空载的E1200处理器在默认频率下仅有17℃,满载也才32℃。超频之后温度小有提升,但也仍然在相当低的范围内:空/满载的温度分别是20℃和37℃。这样的结果表明消费者完全可以采用最普通的散热器就能够达到非常不错的散热效果,甚至在有良好机箱风道的保证下可以采用全静音的无风扇系统。

赛扬E1200测试总结

这次的评测到此就告一段落了,因为内存的限制,我们没有尝试冲击E1200的极限频率。不过正向我们前面所说的,作为最低端的双核处理器,选择他的消费者肯定没有打算配备很出色的周边配置,这样来说E1200的极限测试也就变得非常没有意义了。但可以说测试中我们还是看到了E1200的巨大潜力,毫不费力的333MHz外频带来了平均超过50%以上的性能提升,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是非常可观的。

但测试过后我们还是有些怀疑:E1200表现出来的如此强劲的实力会不会对英特尔自家的奔腾E系列处理器造成威胁?尽管二级缓存的再次削减明显限制了E1200处理器的性能,但是对于那些对性能没有要求的消费者来说,双核赛扬更低的售价足够帮助他们决定最终的选择——英特尔是在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么?

很显然英特尔这艘遨游在IT产业海洋里几十年的至尊旗舰企业绝对不会犯这样的错误。据我们了解,英特尔会逐渐放弃E2140这样的低频率奔腾双核产品,未来的奔腾双核将会走中高频的路线,而主频在2GHz以下的产品空间就让给了即将普及的双核赛扬。这样的一种定位策略,显然是很明智地避免了大家的忧虑,更容易让厂商、市场、消费者所接受。

另外目前双核赛扬的定价仍然有些偏高,E1200每千颗53美元的售价大概折合人民币400元,这样的价位显然是在促进奔腾双核的销售,毕竟没有人会为了几十块钱而放弃“奔腾”而去选择“赛扬”。不过相信随着低频率奔腾的淡出市场,E1200的价格也会逐渐降低到一个比较合理的价位,到那个时候,就是我们那些精明的消费者出手的好时机了!

返回原文

本文导航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