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处理器市场简述!

互联网 | 编辑: 2005-09-30 00:00:00 返回原文

2005中Intel提倡的PCI-E、DDR2新规格,nVIDIA继承Voodoo精髓的SLI架构,AMD日渐成熟的64位处理器都得到长足的发展,消费者在架构变换的的风潮中一不小心就有可能成为牺牲品。如何在这个架构大变换的“冰河时期”给自己配上一台称心如意的PC无疑是消费者最关心的,CPU作为PC的

2005中Intel提倡的PCI-E、DDR2新规格,nVIDIA继承Voodoo精髓的SLI架构,AMD日渐成熟的64位处理器都得到长足的发展,消费者在架构变换的的风潮中一不小心就有可能成为牺牲品。如何在这个架构大变换的“冰河时期”给自己配上一台称心如意的PC无疑是消费者最关心的,CPU作为PC的“大脑级”配件更是重中之重的选择。

目前在桌面高端CPU领域,Intel的Pentium4 XE与AMD的Athlon 64 FX-51都是各自品牌的顶级产品,它们的性能超群,不过价格也高高在上,一般人只能望尘莫及,如果你要选购顶级的桌面CPU,非它们莫属。

Pentium4 XE

制造工艺方面,Pentium4 XE并不是一个应用新技术的产品,仍然沿用0.13微米的制造工艺,看来0.09微米的工艺还是要等到Prescott的出现。P4 XE 3.2G核心电压仍然是1.55v,和之前的速度之王P4 3.2G一样,比起AMD K8略高0.05v(K8为1.5v)。晶体管方面,由于增加了2M的三级缓存,使小小的CPU竟然容下了1亿8千万晶体管,比起最初发布的Socket423的P4(4200万)多了将近4倍!集成了如此多的晶体管,功率也顺理成章地从之前P4 3.2G的82W提升到现在的92.1W。由于CPU核心大小和散热面积并没有改变,这样一来对于散热器而言无疑将要求更加严格。

Intel集成在P4 XE上的L3 Cache的运行速度是和CPU外频一样的,最大程度的保证了CPU工作时和内存之间的数据交换速度。也保证了单周期内和二级缓存之间的延时一致的,在数据的不断调用过程中并不会因为延时的问题造成不必要的等待和性能损耗。因此,L3 Cache的增加的确使得P4在多媒体处理上有一定的性能提升,并且在其他性能上也“一并”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升。

支持最新Intel Prescott FMB2,也就是LGA 775 P4架构的顶级散热器——AVC BigSun 66!超级玩家的选择,不仅具有硕大的散热片,同时还具有“漂亮”与高效的铜柱,配合一个90×90×20mm的风扇,可以达到惊人的78.56CFM的风量,彻底让Prescott的高烧不在!

Athlon 64 FX-57采用90nm SanDiego核心,支持SSE3指令集,集成1MB二级缓存。

Athlon 64 FX系列是专门为游戏玩家及发烧友们定制的超级“游戏”引擎。Athlon 64 FX除了不支持多路运算模式之处,其它几乎与Opteron处理器完全一样:例如采用Socket940封装,整合支持双通道DDR SDRAM内存控制器、支持registered ECC DDR SDRAM内存、拥有1MB的L2 缓存。

根据AMD的官方资料,处理器的编号可以分成七段来解析:从ADAFX57DAA5BN中的前三个字母分别为第一段,代表处理器类型,“OSA”代表Opteron;“OSB”代表TDP为30W的Opteron;“OSK”代表55W的Opteron;“ADA”代表Athlon 64;“ADAFX”代表Athlon 64 FX。

第二段代表处理器型号。就好像在 Athlon 64 FX中以“57”两位数字标识意为Athlon 64 FX-57;在Opteron中以“140”三位数字标识便为Opteron 140,其余型号以此类推。

第三段字符代表的是封装形式。“A”为Socket 754;“C”为Socket 940;“D”为Socket 939。

第四段代表工作电压。“C”为1.55V;“E”为1.5V;“I”为1.4V;“M”为1.3V;“Q”为1.2V;“S”为1.15V。可能由于Athlon 64 FX-57更新了代表工作电压的字符,在这里我们看到的是“A”,而不是“I”。

第五段代表核心可承受的最高温度。“I”为63度;“K”为65度;“O”为69度;“P”为70度;“X”为95度。这里也是跟上面的工作电压一样,更新了温度字符。

第六段代表二级缓存大小。 “4”为512KB;“5”为1MB。

最后一段所反应的内容其实是说明该CPU所采用的制程。例如现在卖得很热的E3版的Athlon64就是以BP结尾的。

在高端桌面市场,为了对抗AMD的64位处理器Athlon 64,Intel推出了Pentium4 C、Pentium4 E两大系列。

Pentium4 C系列采用microPGA478封装,其最大特点是前端总线高达800MHz、支持超线程技术(HT技术)。从Pentium4 C系列开始,Intel将CPU前端总线由533MHZ提升到了800MHz,因此数据带宽提升到6.4Gb/s,处理器的实际运算性能得到了提升。此外,Pentium4 C系列支持的HyperThreading技术,可以同时运行多个应用程序,或者在运行多线程软件程序时获得更优异的性能。

为了对抗Athlon64,Pentium4 E系列应运而生。与P4 C系列相比,P4 E系列还是采用Socket 478的接口类型,一样是200MHZ外频、800MHZ的FSB。不过P4 E系列采用了更先进的0.09微米的制程工艺,L2缓存也增加到了1MB。1M的L2缓存和SSE3指令集,让P4 E在多媒体性能上的表现稍好,而且由于采用0.09微米制程及拥有较长的管线,超频性能较前一代产品也稍要出色。

Athlon 64系列是全球首款64位PC处理器,采用基于X-86指令体系的64位架构(即X86-64架构),其最大亮点是支持64bit寻址位宽,并提供良好的向下兼容性—支持32bit。此外,Athlon 64也是首款应用CPU节能技术的产品。它配备了一个称为“Cool&Quiet”的功能,可以根据负荷量来调整CPU的电压与速度,其中Cool&Quiet功能的P-states可以让你定义特定电压与速度,

Athlon 64系列一开始采用0.13微米的工艺、简化型的Socket754封装,L2缓存分别有1MB、512KB和256KB三个版本,只拥有一个单通道内存控制器,并可以与普通DDR内存模块搭配使用,这无疑大大降低了Athlon 64系统的成本。不过后来的Athlon 64,改用了Socket939封装,除了针脚增加外,新版本最大的改进就是采用更先进的0.09工艺,整合了双通道DDR内存控制器,拥有1Ghz Hyper-Transport总线,性能比前代产品有了长足的提升!

AMD Sempron 2500+(64Bit)默认核心电压是1.4V,采用了先进的0.09um制程工艺,2500+实际频率为1400Mhz,倍频为7,一级缓存128KB,二级缓存256KB,采用了Socket 754接口,支持64Bit运算,支持SSE3指令集

大多数的Sempron 2500+能够在默认电压下超频到2.2GHz以上,非常值得荷包不鼓但又向往性能至上的消费者选购。

Celeron D采用0.09微米Prescott核心外,其FSB提升到533MHz,集成了256KB二级缓存,支持最新的SSE3指令集。

网友的Celeron D超频成绩:稳定在175MHz外频、1.42V电压,风冷成功上至3.33GHz。

返回原文

本文导航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