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兴冲刺百亿美元 无线及手机业务成支撑点

互联网 | 编辑: 张蓉 2008-05-06 09:49:00转载 一键看全文

第二页

历史的机遇

“中兴错过了GSM的历史机遇,使中兴一直是一个苦苦的追赶者。”“现在中兴赶上了一个黄金时间,主要来自于海外市场的高速增长。”中兴无线经营部高级副总裁助理吴捷的一席话,应该也是中兴所有人的心声。

王勇指出,非洲、印度等新兴市场规模正在迅速扩大,而这些市场也基本是跨国运营商在拓展。在发达国家市场,固网市场不断改造升级,移动通讯市场不断引起新技术进行增值业务创新。这些都成为中兴2008年的机会。

因为,中国企业与外国企业相比,人均研发成本是发达国家的1/5或1/6,而这种增值的开发是需要研发人员的投入,加上中兴与跨国运营商的良好关系。

“Vodafone(沃达丰)、FT、Telefonica、Telstra、Sprint等顶级跨国运营商都是我们的客户。”吴捷表示,中兴的大客户几乎涵盖了全球前20位项级的CDMA电信运营商,目前中兴也正在进入全球顶级GSM电信运营商。

据透露,在发达国家因为用户和业务增长乏力,这些顶级运营商面临能否降低长期的运营和维护成本,以及在向LTE和下一代4G演进的过程中如何保护过去的投资。为此,中兴提出4C战略:一是不断在技术创新,二是采用融合平台(比如,软基站平台),三是成本领先策略,四是客户定制能力。

“如果沃达丰向爱立信定制一个业务,爱立信可能需要2个月,而中兴只要2周时间。”吴捷指出,公司将持续降低成本作为核心竞争力,也是中兴中长期发展过程中的核心竞争力,并且还要将这种优势扩大。

挑战

不过,在中兴业绩突飞猛进的同时,挑战一直伴随其左右。

中兴证券及投资者关系部相关负责人在广发证券春季投资会上透露,虽然中兴在海外取得很多WCDMA等3G订单,但由于缺乏规模化应用,合作方式还是以赠送为主。而突破外资巨头的防线也并非轻而易举,因为网络兼容性的问题,只有出现全面替换时,中兴才有可能切入。此外,迟迟没有定论的国内电信重组,也给中兴的国内业务带来很多不确定性。

“海外的竞争压力还有来自国内企业的。”上述负责人称,中兴在海外拓展,无论走到哪里,都能遇到华为。TCL通讯CEO刘飞在最近的一次媒体会上也表示,未来TCL、中兴和华为在手机上肯定会成为竞争对手,因为跨国运营商一旦要定制手机,首先想到的就是TCL、中兴和华为。

作者:孙燕飚

提示:试试键盘 “← →” 可以实现快速翻页 

总共 2 页< 上一页12
一键看全文

本文导航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