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北京打造智力兵工厂 融入中国

互联网 | 编辑: 邹震 2008-05-20 17:30:00转载 一键看全文

第一页曾经是“全球最热的实验室”,如今微软中国研发集团要做为微软和中国IT产业制造“弹药”的智力兵工厂。
     在IT软件行业流传着这样一句告诫:“永远不要去做微软想做的事情”。微软的巨大影响对软件同行构成的极大压力,由此可见一斑。
     把所有经历摊开检验,微软是很多IT公司的噩梦。从通过免费捆绑策略击败网景,到用Word软件打败Word perfect、电子表格Excel摧毁莲花公司的Lotus 1-2-3、Windows NT消灭Novell的Netware等。微软的强大竞争力让每个竞争对手都感到心惊胆战。
    但是在中国,情况有所不同。在微软进入中国时,本土IT产业大喊狼来之后,中国本土软件企业并没有倒下,相反,当年年轻而不安的软件企业有很多都越做越大。从浪潮、东软、中软等软件公司到浙大网新、亿阳信通等IT设备提供商,他们都借着与微软合作做大了自己的业务。
    如今,在北京中关村的中心地带,两幢将总共容纳5000名员工的大楼破土动工。这是微软在美国本土外首次置地盖楼,大楼建成后将通过空中走廊连接,并成为中国研发集团的总部大楼。
    实际上,大楼的奠基只是微软这几年在中国飞速发展的一个缩影。作为微软在海外部门最齐全、人数最多的研发机构,微软中国研发集团已经变成微软产品创新和工程合作的源头活水。

融入中国的最佳方式
    在微软看来,从基础研究到技术孵化、产品开发再到最终的产业合作是一条水到渠成的路径,也是微软中国研发集团融入中国信息产业的最适宜方式。
    怎么样才算是一个跨国公司真的本土化了?在很多人看来,对于技术密集型跨国公司的传统评价是,这些公司只把中国当作销售市场和制造基地,中国无法分享到核心技术。但微软中国研发集团通过扩大研发涵盖的产业链,通过研发上下游的高效整合,带动一批本土公司确实参与到微软最尖端的产品和技术趋势研发中来。微软的技术和产品与中国本土的技术机构、产品公司开始了深入的合作,形成了伙伴关系。
    “以前微软的合作更多是考虑把微软全球的产品拿到中国来,现在微软更多的合作是怎么和国内的合作伙伴开发一些针对中国市场的有竞争力的产品。”微软中国研发集团首席技术官张宏江说。
    很多的年轻学者通过他们跟微软的合作,学到了怎么把握方向,怎么来制定一个项目,怎么来跟国际的同行来交流,使得他们的成果让他们能够接受,使得他们做的项目真正是代表未来的项目。
    “这些方面是微软对中国的贡献,我觉得这方面的贡献比我做更多的外包单子更加有意义,这是一种人才和文化的培育,有创新机制的培训。”张宏江说。
    中国软件企业水平的提高还可以从七年前微软跟国家发改委订的一个合作协议的实施过程中看出,当时协议规定微软要在五年里帮助中国企业完成6000万美元的外包业务。“那时候一开始我们觉得非常艰难,到今天我们在两三年就可以做到。不是说七年前微软没有这么多外包的项目,而是说中国的软件产业没有这么大的能力吸收这些。但现在中国企业的实力早已今非昔比了。”张宏江强调。
    在微软中国研发集团首席技术官张宏江看来,从基础研究到技术孵化、产品开发再到最终的产业合作是一条水到渠成的路径,也是微软中国研发集团融入中国信息产业的最适宜方式。
     中软国际资深副总裁孙秀芳见证了中软国际和微软的合作成长。她说:“与微软的合作,使得中软在软件开发能力和实力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并且有力推动了我们国际业务的开拓。借助微软的平台,中国软件企业也实现了互相交流和学习,这有助于我们在国际上提升中国软件企业整体品牌形象。”

提示:试试键盘 “← →” 可以实现快速翻页 

总共 2 页12
一键看全文

本文导航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