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页传统型聊天机器人 国外并未大规模应用
或许因为西方人更在乎面对面的沟通,因此像手机短信,网络聊天之类东方人很普遍的沟通形式并没有受到特别的欢迎。西方出现了聊天机器人后,更多的普通网友也是将它视为“聪明的一休”,主要是“答疑解惑”,而不是“沟通与交流”——这一点,和国内小i的迅速成长显然是完全不同的:小i的成功在最开始,主要是依托她智慧,可爱的“超级聊天魅力”。比如美国在线(AOL)曾在两三年前尝试在其IM工具AIM上添加聊天机器人,使用户可通过命令菜单查询信息,但并未大规模应用。而微软在去年底曾为MSN增加了两个聊天机器人:“encarta@botmetro.net”和“bbcbackstage@hotmail.com”,前者为微软大百科全书,后者则是BBC电视台的节目播出表。我们可以看出,这里的聊天机器人更多的功能是“提问与回答”。
比较有名的是英国科学家罗洛·卡潘特设计发明的在线聊天机器人“乔治”,如今已经很有名气的他甚至能说四十多种语言,并且还能同时和数百人一起聊天。“乔治”能够在聊天时开玩笑、回答问题、表露感情,并和网民们进行关于爱情、生活和宇宙等各种话题的讨论,以至于许多和它聊天的网民都会误将它当成一个“真人”,据悉乔治已经和全球200万人聊过天。
客服型聊天机器人,西方服务型企业的新稻草
相比纯粹的聊天,目前聊天机器人在西方能够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商务企业发现其蕴涵的巨大市场价值。在西方,已经进入服务为核心的成熟商业社会,但由于人力成本的高昂,很多公司在需要公司内部管理和人力密集的客户服务领域一直深感头疼,不得不寄希望于通过技术手段去实现更好的服务。而聊天机器人能轻松实现一对多(几乎是无限)的24小时全天候服务,并因为迅速发展的智能化,能比较轻松的回答一般用户所提出的问题,因此,开始受到了企业界的热捧。
有名的Artificial Solutions是瑞典一家软件公司,他们的定位就在于为企业和政府机构开发客服机器人。比如,他们为全球最大化学公司巴斯夫开发的服务机器人Sophia,这个机器人主要是在公司内部使用,可以帮助公司成员回答是否符合美国莎宾法案(美国立法机构根据安隆有限公司、世界通讯公司等财务欺诈事件破产暴露出来的公司和证券监管问题所立的监管法规),有利于公司内部流程的控制和管理。他们开发机器人的目的是为了重建投资者的信心,因为在此之前BASF发生了财务丑闻。Sophia出色的工作效率和效果有效的协调了巴斯夫遍及全球的庞大的内部管理事务。
IKEA的客服机器人Anna则更受到全球普通家庭主妇的欢迎。因为目前在IKEA24个不同国家的网站上,用户都可以看到这个机器人,机器人可以回答关于产品、价格、尺寸、运输、零配件、营业时间等问题。机器人语言有:英文、丹麦语、荷兰语、日语、中文等12种。机器人还可以告诉用户IKEA当地的餐馆何时开业,午餐有哪些美食等。
瑞典国家税务署的机器人Erik则是为政府服务的“模范”代表。如何申报个人所得税?问问Erik。每年都有一段时间,瑞典国家税务署都要处理大量的个人所得税申报工作,工作非常繁重,这时候机器人Erik就出现了。他可以在线回答关于个人所得税申报问题,如果有不懂的问题会直接移交给人工客服处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