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HPC(高性能计算机)的出现让我们了解到,原来个人也可以拥有一台“万亿次”计算能力的机器。然而对于这一新的趋势,越来越理性的用户却并没有表现出过高的热情,很多人反而在思考: 这究竟是一个趋势,还是新一轮的概念炒作?
“也许在未来某一天,个人HPC会像个人PC一样成为人们工作的‘伴侣’。”
近日,曙光公司发布了国内首款个人HPC,并表示对这一市场充满信心。然而,对于这一高性能计算机领域的“新概念”,业界却表达了两种不同的观点: 有人认为,从产业发展的趋势来看,个人HPC应该是未来的一个发展方向; 也有人表示,个人HPC几乎没有生存的市场,前途甚是渺茫。
那么,这个颇受争议的新事物到底拥有什么样的功能,它与传统HPC相比有何不同呢?它能否引发新一轮的个人计算革命呢?
挖掘中小企业新市场
“如果把现在大家用的电脑比喻为汽车里的奇瑞QQ,那么个人HPC就应该是高端商务车。”曙光个人HPC的首席设计师孙凝晖说。孙凝晖认为,个人HPC要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个人HPC要适应办公的环境,比如只需普通的插座(10安培)就能接通电源,体积不能太大,最好是桌子底下或者旁边就能放下,噪音要小于50分贝等; 其次,个人HPC应当是一个可以量产的产品,技术和操作门槛不能太高,应该像普通主机那样开机就能用; 最后,个人HPC要形成以用户为中心的使用模式。
如今,对高性能计算的需求已经不仅局限在大中型企业。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尤其是游戏设计、电影编辑、动画渲染、汽车设计等专业领域的用户出于业务的要求,迫切希望能够拥有高性能计算机,来更好地处理设计、复杂运算等方面的问题。
“目前中国每年大概销售1000台高性能计算机、60万台工作站,而介于高性能计算机和工作站之间的空白市场其实是很大的,一年至少有1万台的销售规模,这个市场可以由个人HPC来填充。”孙凝晖说。
而据曙光研发中心总经理曾宇介绍,2007年曙光开始投入力量研发个人HPC,直到近日终于推出样机。曙光此次推出的个人HPC的运算能力达到了万亿次级别,性能优于一般小型机,并且可以媲美某些服务器集群。这一硬性指标完全能够满足中小企业的运算需求。
此外,曙光公司总裁历军告诉记者,曙光个人HPC只有45分贝左右的噪音,能够有效散热。除此之外,个人HPC可以直接使用普通交流电源,因此极大方便了普通中小企业客户。而与微软、Intel和AMD等上游厂商的密切合作,使得曙光个人HPC在操作系统和整体CPU性能上拥有上佳表现。
普及存在难题
据了解,曙光推出的这款个人HPC价格定在10万元左右,这样的价格能否被市场真正接受?曙光方面也坦称: 目前依然处于探索阶段。尽管对个人HPC的未来趋势持肯定看法,但是孙凝辉也坦言: “这个市场目前还不成熟,具体的开发仍需要整个产业链上的所有人共同努力。”
据记者了解,早在几年前,英特尔公司就对个人HPC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2007年,英特尔发布了Caneland平台及四核至强7300处理器,某业内人士表示:“以英特尔为首的芯片厂商带来了多核革命,他们能把16个处理器的计算能力集中在很小的范围,使得在很小的一个工作站乃至PC中就可以实现高性能的计算能力。”而多路四核时代的来临,无疑将推动个人HPC的进程。
微软也对个人HPC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比尔·盖兹曾放言,微软将基于Windows Cluster Server 2003进军个人高性能计算机市场,并预期实现1万美元1万亿次浮点计算的桌面计算能力。
这些预言今天终于成为了现实。但也有很多业内人士针对个人HPC的未来发展提出了疑问: “个人HPC与很多服务器巨头推出的刀片服务器或某些小型机性能很相似,然而前两种产品在市场和渠道方面都已经颇为成熟,夹在中间的个人HPC会有市场吗?”
除了模糊的市场环境,对于一般的中小企业而言,高性能计算价格依然较高,一般单位很难承受这样的费用支出。除此之外,“在技术层面,目前像刀片、HPC等都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这对于本来应用就颇为单一的中小企业或个人用户来说,他们在未来的IT平台升级和改造方面都将存在诸多困难,这些都是阻碍个人HPC推广的绊脚石。”某业内人士这样表示。
尽管业界对个人HPC的发展莫衷一是,但还是有一些行业对个人HPC表现出了购买意向。“目前,对于个人HPC感兴趣的企业主要集中在教育行业,尤其是高校和科研机构。但要让个人HPC真正成为个人的私产,至少还需要5年时间。”孙凝晖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