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代互联网究竟将由谁占据统治地位

互联网 | 编辑: 张蓉 2008-06-07 11:33:00转载 返回原文

就美国市场而言,人们在谈论下一代互联网市场发展前景时,讨论最多的无疑是Google、Facebook和苹果iPhone的市场前景,那么下一代互联网究竟将由谁来占据统治地位?

第一页

 

北京时间6月7日消息,美国知名杂志《时代》(Time)网站近日刊登分析文章指出,在科技产业领域,任何企业想要取得绝对市场优势,首先需开发出性能优越的平台;平台开发出来之后,又需要用户量出现规模化增长。就美国市场而言,人们在谈论下一代互联网市场发展前景时,讨论最多的无疑是Google、Facebook和苹果iPhone的市场前景,那么下一代互联网究竟将由谁来占据统治地位?

各领风骚

就计算机产业发展历史看,IBM凭借其昂贵的大型机和操作系统,而创建了全球首个商用平台,其用户目标主要是大型企业。然而仿佛在一夜之间,IBM的市场优势就已经被微软Windows操作系统取代。Windows操作系统掀起了个人计算机应用领域的革命。在Windows产品经历其上个世纪90年代的黄金时代后,其市场优势又让位于互联网平台。

在互联网领域,所有网民都能轻松访问,因此它具备着开放天性。面对着具有无限增长潜力的互联网市场,各大科技公司都想开发出能具备统治优势的平台。然而与以往平台相比,互联网平台却有着完全不同特点。素有“浏览器之父”之称的马克·安德森(Marc Andreessen)对此表示:“与以住科技创业环境所不同的是,任何企业要想互联网产业取得成功,最重要的因素是要有绝佳创意。”

安德森认为,与传统PC操作系统业务相比,互联网产业规模可谓无比巨大,“在互联网领域,就好比美食家们在挑选菜肴,他们无法确定究竟是选定牛肉、鸡肉还是龙虾。”就目前而言,无论是搜索巨头Google、苹果和美国第二大社交网站Facebook,还是许许多多还名不见经传的创业公司,都梦想在下一代互联网产业中占据优势地位。

从某种程度上讲,虽然这些科技公司的各自市场理念不尽相同,但他们都是互联网产业的领军人物。以Google为例,该公司正大力倡导互联网的“开放”理念,并为此正组建庞大的产业联盟。而对于已拥有7000万名活跃用户的Facebook来说,该公司希望使自己用户成为独立的小王国。苹果则来自传统PC产业领域,该公司产品一直以外观新颖而著称,并在硬件产品之外推出了iTunes音乐商店等业务。

在下一代互联网平台大战中,如果任何一家企业从中胜出,都将有机会销售大量硬件设备,收取巨额网络广告费,同时推出电影、音乐下载或在线服务,甚至提供按需计算服务。然而谁是最终赢家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互联网产业继续向前发展后,广大网民沟通交流的方式是否会受到限制,个人隐私权是否会得到有效保护。

第二页

Facebook开放

一年之前,Facebook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在谈及开放平台策略时表示:“多年来,多数社交网站仍处于自我封闭状态,Facebook将致力于改变这一现状。”当时扎克伯格把Facebook的开放平台称为F8。如今回头一看,F8的重大历史性意义在于:它是Facebook向外部开发者推出的首个开放平台,任何外部开发者都可为Facebook编写相关应用软件。

“浏览器之父”安德森表示,开放平台的重要性在于,外部开发者可轻松参与应用软件开发,这也是任何平台取得市场成功的最关键因素。此外,Facebook还给予外部开发者自由发布应用软件的权利。如果Facebook用户喜欢哪款应用软件,只要鼠标轻轻一点,就可完成该应用软件的加载工作。

正是上述开放策略,使得Facebook去年期间取得了不俗业绩。大量外部开发者陆续为Facebook开发了各种类型的应用软件。截止今年6月1日,Facebook应用软件总数已达2.4万款,预计这一数字今后还将持续增长。扎克伯格由此也成为互联网产业的明星人物。

眼见Facebook名气越来越大,微软去年斥资2.4亿美元收购了Facebook 1.6%股份,此举使Facebook估值达到了150亿美元。业界人士曾推测,不排除微软今后把Facebook收为己有的可能性。但扎克伯格多次公开表示,短期内不会出售Facebook,今后将集中精力进一步完善Facebook开放平台。

Facebook例子充分说明,如果网络公司能够打造好平台的土壤,它就能逐步“开花结果”,用户量也会成倍增长。就Facebook平台来看,外部开发者也能参与网络广告收入分成。扎克伯格称,今后将对外部开发者提交的应用软件进行筛选,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Google行动

与Facebook相比,Google希望能组建一个规模庞大的社交网站开放平台联盟。Google社交平台业务主管乔·克劳斯(Joe Kraus)表示:“Google能取得今天的业绩,其实与互联网开放的天性密不可分。”他认为,Google核心搜索业务也是建立在互联网开放性基础之上。换句话说,如果所有网站都拒绝对外开放其内容,则网民就根本无法利用Google搜索引擎来查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

克劳斯称,Google最终目的是,使互联网资源能最大程度地被网民所利用,这也就是Google开发大量应用软件的根本原因所在。但社交网站却与Google这一目标背道而驰,因为社交网站用户只局限于他们自己所在社区,多数情况下仅与少部分人进行沟通交流。在这种情况下,这些用户通常并不使用Google搜索引擎。要查找东西时,社交网站用户更愿意求助于社交网站中的好友。

为突破社交网站的这种局限,Google去年11月组建了OpenSocial社交网站联盟,目前MySpace、Hi5及Google旗下社交网站Orkut已成为该联盟成员。OpenSocial的目标是,组建一个社交网站通用平台,外部开发者的应用软件可用于OpenSocial联盟内的任何社交网站(当然不包括Facebook在内),从而减轻外部开发者的开发负担。

克劳斯说:“对我们所说的外部开发者而言,这些开发团队人员规模都不大,如果让他们为不同网站分别开发相同功能的应用软件,这势必非常浪费人力物力。他们希望在开发出某款应用软件后,能适用于所有社交网站。”从理论上讲,Google这种看法很有见地,但或许在组建通用社交网站平台上,Google有点为时已晚,毕竟各大社交网站都已组建好各自平台,在成为OpenSocial成员后,这些社交网站还得对自己原平台加以修改。

第三页

iPhone效应

针对下一代互联网发展前景,苹果首席执行官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的策略似乎更为简单明了:无论是Facebook,还是OpenSocial平台,其用户或许最后都将采用苹果的终端设备来访问这些网站。这种设备就是苹果iPhone智能手机。安德森对此表示,苹果3G(第三代移动通信)版手机发布后,将距离苹果上述目标又更近一步,“从某种意义上讲,苹果iPhone可视为普通电脑的微缩版,它同时可扮演社交网站平台的角色。”

知名风险投资公司KPCB主管马特·墨菲(Matt Murphy)也认为,iPhone将成为“后PC时代市场增长的主要动力”。他指出,苹果已针对外部开发者推出了iPhone应用软件开发工具包,目前该工具包下载量已超过20万次。这表明外部开发者非常愿意为iPhone开发相关应用软件。

墨菲说:“目前不少智能手机都有其自身局限性,而iPhone提供了开放平台,在外部开发者提交大量应用软件后,势必会受到iPhone用户的大力追捧。”事实上,Wi-Fi无线高速网络接入、数字音乐播放以及触摸屏都不是苹果原创技术,但乔布斯的天才之处就在于:他能对现有技术基础进行再包装,然后再推出非常具备市场卖点的产品。

然而在iPhone开放平台上,苹果同样遇到了来自Google的强烈挑战。为在移动通信占据优势地位,Google组建了“开放手机联盟”,并为此开发了Android手机平台,意在向各大手机制造商提供通用操作系统,同时在该平台中预装Google各类应用软件。目前“开放手机联盟”已吸收了34名成员,其中包括摩托罗拉、LG、三星等手机制造商,以及中国移动、Sprint Nextel和T-Mobile等移动运营商。

尽管Google首席执行官埃里克·施密特(Eric Schmidt)是苹果董事会成员,乔布斯也在iPhone中使用Google部分应用软件,但就目前情况看,苹果并不愿意成为“开放手机联盟”成员。Google此前表示,基于Android平台的智能手机将于今年下半年期间上市,甚至有可能与新款iPhone同步推出。

Google移动平台主管安迪·罗宾(Andy Rubin)前不久表示,Android将完全对外部开发者开放,外部开发者还可对相应代码进行修订。他透露,目前外部开发者所开发的Android应用软件数量已达1800款,“利用Android手机,用户将可实现从互联网应用到手机通话之间的无缝切换。”

或许安德森的说法最有道理:互联网产业规模无比巨大,任何一家企业都很难获得绝对控制权。就目前而言,Google在争抢下一代互联网控制权事宜上具有先天优势。另一方面,Facebook今后的开放力度将进一步加大。再一点,新款iPhone手机发布后,无疑会引发广大消费者的新一轮抢购热潮。(编译/中涛)

返回原文

本文导航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