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软件业升级抉择:印度模式批判

互联网 | 编辑: 江海明 2008-07-04 11:06:29转载

2008年3月1日,《21世纪经济报道》与中国国际软件和信息服务交易会再次联手,启动为期三个月的第二次中国软件自主创新调研活动。

15名IT记者、5名大学老师,问卷调查结合现场采访,先后调研83家中国本土软件企业、20多家跨国公司、19个软件城市的政府部门和多家投资机构,这是一次对中国软件业的探索发现和思想交锋之旅。

十年沉浮,中国软件产业已悄然发生质变,工信部软件司的设立或许正寓示产业已经走到了升级的拐点。

中国软件产业成长最快的领域在哪里?拉动中国软件产业未来增长的国内国际因素有哪些?在复制“印度模式”的盲从论中,中国如何冷静思考自己的独特优势和成长路径?争先恐后的“软件城市”浪潮中,地方政府应如何理性抉择适合当地的软件产业定位?

这是《2008中国软件自主创新报告》试图解答的问题。

“经过数年的发展,中国的软件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也正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巨大的挑战。”

在第三届中国软件自主创新论坛暨《2008中国软件自主创新报告》发布会上,商务部服务贸易司副司长单庆江的一席话让在场数百名软件业人士百感交集。

这绝非一句空洞的“官话”。在此之前发布的《2008中国软件自主创新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指出,连续五年保持每年近40%的产业规模增速,技术服务收入比重大增、出口额持续增长的结构性演变,均表明中国软件产业已经成为一个拥有广阔前景的新兴产业,并有望在2010年成为中国又一个年收入突破万亿的产业。

正因为如此,在大部委改革的过程中,国家将原有的国防科技工业部和信息产业部两大部委合并形成新的主管工业化与信息化相融合的机构,而在新设立的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将专门设立一个管理软件行业的司局。

“不过,中国软件的发展还存在着不少问题,主要是软件产业大而不强,创新能力不高,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国际竞争力较低。”单庆江以冷静的态度警告,从去年以来,人民币升值、全球经济陷入低迷、通货膨胀等不利因素纷至沓来,而与印度软件外包的竞争亦趋向白热化,中国软件业已经到了亟待升级与变革的时刻。

“中国正由原来的制造加工业大国,整体向工业化后期转移,产业的升级已经成为各个行业的发展必由之路。”《报告》学术委员、发改委体改所产业研究室主任史炜说。

产业升级趋势显现

《报告》数据统计显示,2007年,我国软件产业累计完成收入5834.3亿元,同比增长21.5%,高出电子信息产业增速3.5个百分点,产业规模是5年前的5.27倍,平均每年增长39.4%;拥有软件企业14388个,是5年前的3.06倍,平均每年增长25.1%;从业人员152.9万人,是5年前的2.6倍,平均每年增长21.1%。

《报告》认为,随着软件产业的快速发展,产业规模、产品结构、研发水平和人员构成都得到了进一步调整,市场不断向大企业集中,产品不断向服务型转化,技术不断向国际前沿推进,人员不断向知识性技术性高学历聚集。

作为软件业关键环节的基础软件(包括操作系统、中间件和数据库)经过多年的投入,开始有所回报。2007年,中国的国产基础软件(操作系统 数据库)完成收入190亿元,占软件产品收入的10.6%,而在2002年仅占2.4%;中间件在国产基础软件中发展得最好,已经具备替代进口的技术水平。

在中国成为世界制造中心的同时,制造业的发展带动嵌入式软件出现爆发性的增长。2007年,中国嵌入式软件市场收入达到1215亿元,预计2011年规模将达到3340亿元。

除此之外,中国的软件行业也正在经历着规模不断扩大,产业群聚效应凸显的过程。一些企业通过资本运作实现规模并购,以致形成了员工数千人的大型软件企业集团。一些城市也形成了产业群聚,全国11个国家软件产业基地和6个国家软件出口基地,2006年共实现软件销售收入2000亿元,占全国软件销售收入的42%;出口创汇25亿美元,占全国软件出口总额的42%;聚集软件企业7000多家;从业人员50万,占全国软件从业人员的40%。

“更为重要的是,中国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正在不断提高。”北京大学教授、《报告》学术委员杭诚方指出。《报告》显示,接受调查的中国本土软件企业中,近50%的企业设有专利或知识产权部门;超过半数企业的研发人员比重超过了50%,其中20%的企业研发人员比重超过80%以上;研发投入平均占企业销售收入的三分之一以上。

“中国软件产业在近7年中增长了10倍,而且我们又形成了各类软件基本都齐全的体系。”《报告》学术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认为,中国软件产业基础已经形成,加大工业化和信息化相融合的举措,正是中国软件产业升级大好时机。

印度模式批判

多年来,国内对于中国软件业发展道路的争论,集中在是走模仿“印度模式”的道路,还是探索一条前所未有、但可能适合中国的道路。

印度通过发展软件外包将自身塑造成为“世界的办公室”,“印度模式”支持者们的逻辑是,印度同中国具有颇多的相似之处,包括软件业基础均较为薄弱,人力资源都很丰富。班加罗尔的成功让许多中国学者惊叹,许多的中国城市也都期待着成为中国的班加罗尔,而Infosys等印度企业则成为中国企业的偶像。

萨蒂扬大中华区BIDW业务负责人SushilAsar先生甚至以一个经典的比喻来形容,中国外包产业正在上演印度外包产业演过的电影,内容一模一样,只不过是换了角色。

然而,低成本竞争并没有让中国出现类似Infosys这样的巨型软件企业,而同时却出现了众多依赖国家政策和低成本优势生存的小公司。工业与信息化部司长肖华曾经感叹:“只要有一个普惠政策摆在那儿,大家都想争取这个政策;我有一点创新,我就想成立一个小公司。如果长期维持这种局面,我想整个产业很难有所作为。”

“又小又分散,缺乏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软件企业集团,包括地区之间的统筹协调和配套也不够,龙头企业对中小企业的带动作用也不够,自主创新能力还是不足,缺乏核心技术和高端技术。”在6月19日的中国软件自主创新论坛上,科技部高新技术司副司长廖小罕一针见血地道出了中国软件业的缺陷。

“实际上现在中国大城市中不管是生活成本还是人力成本,都已经不具备竞争的优势,低成本竞争已经不是中国软件业发展的突破点了。”史炜认为,“如果我们单纯学习印度软件外包业的发展模式,即使再过十年,中国软件业也就是这么一个受别人牵制的行业。”

EMC中国研发中心副总经理李映认为,印度模式是软件外包1.0时代,特征是成本的外包,印度已经有足够的规模效应,如果中国想重复这条路,挑战和压力将很大,“这也是为什么中国这么多年还没有做出像印度那样5万人以上规模外包公司的原因”。

他认为,现在的外包是外包2.0,其显著特征是技术外包和人才外包。“任何一家公司永远不会像在中国一样快地在美国招到如此多高端的人才,满足它的新技术和新的项目需求。”李映说,外包2.0时代是中国软件外包非常独特的机会。

《报告》建议中国软件产业摒弃印度模式,抓住世界服务业转移的趋势,大力发展技术和人才的外包,走一条更高层次的软件发展道路。此外,中国的软件产业应该首先“立足于内需”,以国内潜力巨大的信息化需求市场为主,进行自主创新。

电信和互联网变革中的机会

但是,互联网来势汹汹,对传统软件业的发展模式发起了挑战,这是中国软件产业也无法逃避的现实,但或许也是个机会。

传统的软件开发模式,比较类似于Web1.0时代的门户网站,是以产品为中心,客户围绕着产品中心做圆周运动;而Web2.0时代的软件开发要逐步完成“去中心化”的工作,让客户成为中心,产品围绕客户的中心做圆周运动。

《报告》认为,以共享软件、新型网络公司和SaaS为代表的互联网软件模式,已经极大地冲击了传统软件业的生存状态,并已然导致商业模式的改变——即以产品为中心转向以客户为中心,同时以软件销售为主而转向以服务销售为主。这些变化,导致传统软件公司不管是从产品研发观念上还是产品的营销观念上,都需要发生改变。

事实上,在互联网时代的软件业中,中国企业同国外企业的成熟度差别相当小,而且在某些方面已经走在世界的前列。腾讯就是一个非常明显的例子,而中国自主研发的许多网络游戏软件,已经风靡全球。

“现在,中国电信业正在经历第二次的革新,3G牌照要发放,移动网络将成为人们生活的必备品,这里面就蕴藏着巨大的创新机会。”倪光南说。

随着中国移动上网人口的数量逐渐增加,同时电信业重组和3G牌照发放的预期,另一种强大的力量正在迅速崛起,以同样惊人的速度改写互联网和整个世界,那就是手机和移动互联网,即Mobile2.0。

《报告》认为,Mobile2.0将至少在包括音乐、视频、支付等18个方面提供给软件企业以创新发展的机会。而伴随着中国电信业改革所带来的三网融合和宽带互联网的变化,电信业务移动化、IT化、多媒体化的趋势尤为明显,IPTV、手机电视等融合性业务受到用户的青睐,新生了许多的新业务、新模式、新企业,这些必将中国软件业带到一个新高潮。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