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IT治理精神

互联网 | 编辑: 邹震 2008-07-14 09:30:00转载 一键看全文

第二页

局部“治理”

  今年,中国国际航空公司信息化的重点是整合内部IT资源、达成共享。国航信息技术中心总经理朱松岩运用IT治理的理念,正在逐步改善内部IT环境。他先从组织机构调整入手,将国航下属的5大分公司、10大业务单位的近200名IT人员进行整合,然后将全集团的IT需求集中到集团层面,进行统一调研和分析、统一制定IT预算。“目前的信息技术部也将更名为信息技术管理部,因为对于国航来说,IT仅仅是个工具,这个工具并不能自发地改善管理、优化流程,它必须通过有效的业务应用才能体现出价值。”朱松岩说。

  目前,国内各组织在IT治理方面的实践,更多的是自发性行为,比较缺少系统性和规范性。尽管如此,这些CIO在IT治理方面的局部尝试仍值得鼓励。

  4年前,国内最早倡导IT治理的一批专家就指出,我国信息化建设中最大的问题,不是技术问题,也不是资金问题,而是管理问题;CIO最大的问题不是缺少经验和能力,而是缺乏卓越的管理素质和管理方法。比如,不少落入技术路线思维范式的CIO当看到数据挖掘、千兆防火墙等新技术非常不错,就希望尽快引入这些新技术、新手段,但他们几乎不从投资回报的角度进行分析——“购买这个系统是否真的能增强组织的竞争力?”依照IT治理的核心思想,CIO在引入新系统之前,需要回答这样一些问题——为什么要建立这个系统、如何从业务战略一步步细分下来、如何进行绩效考评、如何持续改进管理工作等。

  现在,很多组织的信息量每年快速递增着,保证信息安全已经成为CIO的头等大事。但是信息安全并不能简单地从技术手段入手,也并不能单纯地考虑IT,而需要CIO通观整个组织的信息风险,在全组织范围内制定安全防护措施,培养全员安全意识,再通过技术手段达到监控、改进信息安全的目的。

  如今,越来越多的CIO开始采用内部互动、协调的工作方式进行信息化建设,这取代了过去信息化建设中经常能见到的“XX牵头”的模式。其实,这也是IT治理理念的一种体现。从IT治理的角度看,“一方牵头、多方配合”是一种错误的思维范式,因为牵头方势必会站在自己的利益点上,往往会背离民主科学决策,但是“互动和协调”所蕴涵的平等性就要民主很多。IT部门在推行IT项目时,抱着“协调”的态度,更容易得到业务部门的合作,往往能事半功倍。

  可见,即使是局部的IT治理理念,也能给CIO和IT价值的提升带来裨益。

  IT治理的4大目标

  最大化投资回报:IT治理必须关注投资,改善组织业绩、增加收入、利润和现金流,以降低运营成本,并将节省的成本用于创新,以提高组织竞争力。

  提高灵活性:支持业务组织和运营,随着不断变化的业务需求而进行相应的调整。“过去,交易的效率决定一切;现在,快速进行变化的能力变得比资本更为宝贵。它的重要性远远超过实现最低的交易成本。”德州仪器首席信息官Jodie Ray表示。在企业面临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的今天,管理的提升对于实现成本目标至关重要,企业的效率也日益取决于其IT能力。

  最小化风险:确保内部业务运营安全性与持续性;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暴露于外部风险因素的可能。塞班斯法案的出现,也帮助CIO从外部审计的角度强化了IT风险管理。

  提高绩效:提高组织范围内的业务运营绩效、提高客户与员工满意度。

  那么,如何评判IT治理的成效?CIO不妨用以下4个因素来衡量IT治理是否达到了效果——组织可用于创新的IT预算比例;与竞争对手相比,IT效率是否有优势;与业务战略相关的IT交付能力;与流程相关的IT能力。

  其中,需要重点强调的是“组织可用于创新的IT预算比例”。通常IT预算有两大部分组成——创新和运营。创新性支出主要包括新业务应用、新IT开发、新渠道拓展、新供应链计划。这些创新应用可以帮助企业提高决定业绩好坏的主要指标,因此对提高灵活性和业务价值至关重要。IT运营支出主要包括基础设施建设、用于提高流程效率的开发支出及对老系统的维护升级等。有关调查显示,目前全球各组织的创新与运营支出占IT预算的平均比例为11.5%和88.5%。显然,运营支出的比例过高。而那些IT治理出色的企业,用于创新的IT预算比例可达到30%。

提示:试试键盘 “← →” 可以实现快速翻页 

总共 2 页< 上一页12
一键看全文

本文导航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