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页
电信业改革并没有因为重组的展开而获得有效突破。上半年发展数据显示,电信业失衡局面仍在加剧,中移动一家半年净增用户4525万,独占移动市场近85%的增量市场份额。与此同时,电信重组仍在按部就班地推进,中国联通28日公告表示,本次CDMA业务出售交易对价维持不变,为438亿元人民币,中国电信将以现金方式支付。新电信新联通参与竞争的作用仍未发挥出来,但整合收购已经付出巨大成本,中电信近日开始计划未来三年投800亿发展移动业务。实力相差悬殊的企业间如何竞争考验着监管,而中移动加速扩张正在危及重组改革的初衷。
中移动强大是非对称管制之功
中国移动6月份净增用户755万,较5月份的749.1万略有所增长,6月底用户总数达4.15亿户。这样漂亮的业绩无可厚非,也完全符合移动通信主导电信业发展的产业潮流。8年前,中国电信分拆移动业务组建中国移动,注册资本为518亿元人民币。时隔8年之后,中国移动以470.55亿美元的年销售额晋级世界500强第148位,成为500强企业中发展最为迅猛的企业之一,这是中国电信业改革的巨大成就。
当然,取得这样的成就也是有代价的,在中国移动逐渐壮大的8年里,国家为了优先保证后起的移动业务快速发展壮大,使中移动和中联通两家移动运营商轻装上阵,对当时的固网运营商实行了严格的非对称管制。在这个过程中,中联通部分地牵制了中移动扩张的步伐,但中联通组建时实力就与中移动相差悬殊,根本不可能对中移动形成威胁。
中国电信则在分担了绝大部分改革成本的同时被严格限制在固定通信领域,不得已选择小灵通作为固话的延伸过了把移动的“瘾”,而且直接促成移动通信资费的首轮下降。然而,中国电信大量优秀人才和资产始终不能真正参与移动业务,错失了巨大机会成本换来的是中移动在没有真正对手的市场里的持续扩张,最终超过所有运营商成为新的霸主。
可以说,非对称管制成就了中移动8年后的强大,回顾中电信拆出中移动后这8年的历程,非对称管制事实上始终在保护着中移动的崛起。2001年,为了进一步限制固网运营商的实力,国家大刀阔斧地再次拆分中电信,在各国加速固网全程全网的背景下,将我国唯一一张全程全网的固话网络一分为二,形成南电信北网通的局面。
就是在这样的管制背景下,中移动这样一家享受政策保护和技术领先优势的新运营商得以迅速发展壮大。当然,不能否认,中移动员工8年来的辛苦开拓,但也同样不能否认非对称管制巨大的“保护伞”作用。
非对称管制缺席的改革不可能成功
令人不解的是,在中移动逐渐成为电信业新霸主的过程中,非对称管制政策的调整步调却明显慢了下来,管制政策不能及时更新,造成市场失衡不断加剧。2007年,中移动实现全年纯利871亿元人民币,超过其他三家利润之和。这样严重的市场失衡终于让监管部门下定决心展开重组。
然而重组后的三大全业务运营商仍旧站在不均衡的新起跑线上。以6月份的数据为例,全国净增电话用户604.7万户,其中固定电话用户减少258.0万户,移动电话用户增加862.7万户,中移动一家就增长755万。而在整个上半年,全国累计净增电话用户则是4413.5万户,其中固定电话用户减少931.6万户,无线市话小灵通用户减少680.8万户,移动电话用户增加5345.1万户,中移动一家增长4525万。失衡仍在加剧,有识之士开始担忧重组究竟能否达到目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