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峰对话:中小企业对社会和生活的影响

互联网 | 编辑: 张蓉 2008-08-02 15:14:00转载-投稿 返回原文
第一页

8月2日上午,由APEC工商咨询理事会、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杭州市人民政府、阿里巴巴集团联合主办的第二届APEC工商咨询理事会亚太中小企业峰会在浙江召开。现场韩国国际贸易协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前韩国产业能源部部长李熙范、松下电器高级顾问,原松下电器执行副总裁Yukio Shohtoku、CBOL公司主席(美国)Spencer Kim、新加坡工商联合总会首席执行官邓腾达、阿里巴巴网络技术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卫哲共同奉上一场精彩高峰对话,以下为对话实录:

张蔚:谢谢孙先生和马先生,我和马先生工作了很长时间,但是一直没有问过马云为什么马云为什么选择孙正义先生。接下来我做一个主持,你们会看到我这张脸,我说到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峰会,对马云来说非常重要,一个原因就是在我八年阿里巴巴生涯里面,第一次要我在脸上化妆,让我看起来更英俊一点,所以我知道这个会特别重要。我说我可绝对不化妆,因为不管你给我化多少妆,都不会像我的老板这样年轻的。

我在1978年我还是一个小孩,那时候你如果问我说,如果有一天我要在人民大会堂在浙江省主持一个会,我肯定会跟你说你是疯了,想出这样一个东西来,当然当时我只是一个孩子。如果当时你跟我说你长大了会在中国公司工作八年,我想也不可能。但是我今天确实就在这里工作了。

我们谈到中小企业的时候,我们也是一支非常大的力量,在这个潮流的核心,其实关键是中小企业,其实中小企业在合作一起,所以我们今天能相聚在杭州是非常高兴得事,我在杭州注意几年了,我注意到这个城市的核心是中小企业,他们有非常好的企业家,他们有创新,有激情,让这个城市变得更好。我们也看到了中小企业的重要性,不管在杭州还是在APEC地区。接下来我们请卫哲来主持我们下一阶段的小组讨论。

卫哲:女士们先生们下午好,要在午餐之前说任何话都是非常有挑战的,同时在马云和孙正义之后发言也是非常有挑战的,要和他们竞争的话,我必须要拉四个朋友上台,就像孙正义先生说的,我们要做老大,所以目前为止,下一个环节在人数方面,就是老大,现在我们来邀请我们的嘉宾上台。人们可能会问他们是谁呢?我们首先从这位先生开始,左边的这位先生开始,能不能能够介绍一下你自己?

我的名字是少德敬雄,我是日本APEC成员之一,我非常高兴来到这里。

卫哲:少德敬雄先生是松下电器高级顾问,原松下电器执行副总裁,我们欢迎他。

李熙范:大家早上好,非常欢迎中国的企业家,我是杭州国际贸易协会主席,它代表韩国的六万五千个贸易公司。

卫哲:李先生以前是韩国产业部的能源部长。我们欢迎李先生的到来。他旁边是邓先生。

邓腾达:大家早上好,我来自与新加坡,代表新加坡的APEC,非常高兴来到这里谢谢大家。

卫哲:我们最后一个发言是美国的Spencer Kim先生。

Spencer Kim:大家早上好,我来自洛杉矶的Spencer Kim,我是美国的APEC成员。

卫哲:非常感谢Spencer Kim先生,现在我们所有的嘉宾都介绍了自己,大家看到他们非常好的代表不同的地区,都是非常重要的地区,我们有来自与日本的朋友,韩国、新加坡和美国的朋友。作为主持人我来自与中国,所以及时来自我自己的第一个作为主持第一个要求,要上所有的嘉宾们来定义一下,你们国家的中小企业,你们地区的中小企业的定义。给我们勾划你们地区的中小企业的画面,我们从美国的Spencer Kim先生开始好吗?

Spencer Kim:在美国中小企业和大企业的区别是,如果一个公司它雇佣的人员超过500人,收入的界限是1亿美元,也就是说你年度收入超过了1亿美元,那就是一个大企业了,或者说是你雇佣的人员超过500个人员,就是大企业,否则就是中小企业了。在美国我们不是非常清晰的界定中级企业和小企业的区别。我给大家介绍一下,中小企业的竞争对于商业有什么样的影响?在美国一共有两千五百万个注册公司,六百万个都雇有一定的人员。1950万个公司,只有自己的家人在里面工作,或者只有你自己在公司工作,也就是说在2500万个公司当中,有2000万的公司都是小企业。那么大企业呢?在美国有17000个大企业,雇佣人员超过500人,销售超过1亿美金。但是只有50%的雇员是小企业所雇佣的。所以在美国50%的雇员都是小企业所雇佣的,50%是大企业雇佣的。但是97%的美国的出口都是小企业所做的,只有3%的出口是大企业的出口。但是在金额方面,它只占28.6%,也就是说70%以上所有的出口额或者说出口的价值都是3%的出口货物所创造的。

我给大家再介绍另外一个事实,其实小企业持有的专利,比大企业持有的专利高13倍,在亚洲我们知道专利也是未来非常重要的一个资产,非常感谢。

卫哲:谢谢Spencer Kim先生,来自于美国的东西都是大的品牌,波音、可口可乐,今天我们也到,美国也有两千多万的小企业公司。在美国在一亿美元收入之下的公司也叫小企业,但是对于中国来说这是很大的金额了。现在我们有请来自新加坡的邓先生,让他定义一下新加坡地区中小企业。

邓腾达:非常感谢,在新加坡的情况大家都知道,新加坡是一个弹丸之国,很小的经济体,我们的人口只有400多万,大概一百万是外国人,所以新加坡规模是非常小的,我们是1965年独立的,在那之后我们不断的发展,然后不断的发展我们的业务结构。一开头我们有很多的国外的投资,现在我们也正在发展自己的商业界和打造自己的力量。在今天的新加坡我们有161000个公司在新加坡运营,这当中有很多都是中小企业。大概99.2%在新加坡都是中小企业,只有0.8%是所谓的大企业还有跨国公司。

新加坡中小企业和美国有所不同,因为你们的经济体更大,在新加坡我们是这样定义中小企业的,他们的资产小于1500新币,然后再乘以5就是人民币金额了,大概是7500万人民币。如果你小雨7500万人民币就是中小企业了。在服务如果你雇佣人员小于200人就被认为是小企业了,在新加坡小企业大概贡献48%的新加坡经济值,雇佣62%的劳动力。我一直都会强调,中小企业在新加坡这个国家非常重要,如果我们马上把新加坡中小企业都去除,那么62%的人就失业了,所以中小企业对新加坡经济体非常重要。

中小企业第二点我们在这些年创造了人们一直在提新加坡的奇迹,作为这么小的一个国家,我们在40多年却取得了这么大得成就。很多意义上来说,都是大企业的贡献,更多的时候是在于中小企业的贡献,这里我想传播一个信息,我在这里想要强调,如果我们让更多的中小企业发挥作用,那么新加坡会不会更加得成功呢?我觉得在这方面我们是颇为值得期待的。

卫哲:谢谢邓先生,现在我们听听临国的故事,从李先生开始。

李熙范:其实中小企业的定义,还有中小企业在每个国家我觉得都是比较相似的,就像我们听到在新加坡那样,在韩国中小企业的定义和新加坡非常相似。但是传统意义上来讲,公司雇有的雇员,如果全职雇员少于300人,我们就把它分类,分成中小企业,注册资本如果小于80亿韩元,意味着800万美元,这个企业也是中小企业。对于中小企业的重要性来说我是这样总结的:9988意味着99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整个公司或者说是公司总数当中99%都是中小企业,其实99.9%的制造公司都是中小企业,88是什么意思呢?88%的制造业当中的劳动力他们都是在中小企业工作。所以人们可以想象一下,中小企业不仅在经济意义上,同时在政治意义上的重要性。也就是说88%的制造业当中的劳动力都是为中小企业工作的。所以这也涉及到政治,我们在所有大选当中的政治家如果他们想进入议会,他们将会做最大的努力,来推进中小企业的发展。

第二页

在经济方面,中小企业是部件、原件的主要供应商,我们可以回想一下三星、LG、现代和SK,但是我们却想不起一些有名的中小企业,但是所有的这些公司,比如说手机、汽车它的部件原件,它们都是中小企业所供应的。同时中小企业创造的就业机会就像新加坡一样,很多的大的公司,现在正裁员,为什么中小企业他们在雇佣越来越多的人员呢?他们在这方面的确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

最后就是创新,比如说像IT、很多的一些科研的工作,很多好的新的点子、新的想法,创新的产品都是来自于中小企业。所以我们说中小企业非常的重要,不仅仅在政治方面,在经济方面他们都是非常重要的。谢谢。

卫哲:最后少德敬雄先生。

少德敬雄:在日本,其实对中小企业有不同的领域,最最常用中小企业的定义,是经济贸易和产业部所使用的一个定义,我跟大家分享一下他们的定义:对制造业来说,建设业、运输还有其他的领域,粗略的来说,大位的资本是三亿日元这是一个界限,或者雇佣人员300人这是一个界限,少于这个数字,这个公司就是中小企业了。这个是日本官方的定义。

对于批发业还有服务业定义就更加简单了,根据这个定义,中小企业的比例和李先生讲到的韩国的情况类似,我们在日本有420万中小企业,他们占有日本企业总数的99.7%,在人员雇佣方面,中小企业雇佣大概日本总的劳动力的三分之二。其他三分之一是大企业所雇佣的,我非常的遗憾,我们没有在GDP方面的中小企业所占的比例,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他们占GDP很大的一部分。

中小企业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持续的、稳定的平台,让日本的制造业能够持续保持竞争力,他们在我们本地社区、本地经济的振兴方面也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有许多的中小企业都已走向国外,并且取得了很强的国际竞争力,他们为日本制造业竞争力在全球都提供了很好的支持。

卫哲:谢谢,数据确实是很重要的,不管我们怎么去界定中小企业,不管哪个国家怎么界定,但是他们的数据是毋庸置疑的,当然数字有点枯燥,这对我们的影响是我们将要讨论的主题。中小企业如何影响到我们的生活,所以我对所有嘉宾第二个要求,是告诉我一个故事,在你的生活中讲一个例子,中小企业的重要性,这可能是你觉得有趣的故事,一个成功的故事,甚至是一个失败的故事,随你的喜好谈这个故事。

少德敬雄:经济贸易部是从2007年设立了一个中小企业的IT管理奖,有三个企业入围,我想给大家谈谈其中的一个公司,叫TUBD(音译),这个公司制造的是卡车的车身,他们成功的运用了IT技术,他们开发了一个制造控制系统,使得他们能够生产大量的高附加值的定制产品,这个系统实现了很高的生产率。低成本、高效率的交付产品,并且根据订单快速反映。同时为不同的客户提供产品,因此这个公司从一个小的供应商成为了整个行业里一个独立的供应商,变成了一个占主导地位的供应商。他们向六个日本的卡车供应商供货,因此这个公司的商业机会也得到了大大的扩展。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中小企业如果成功的利用IT技术的话,能够取得怎样得成功。谢谢。

卫哲:好的,李先生。

李熙范:几分钟之前,我在孙先生和马云的谈话当中我们知道,即便是雅虎和阿里巴巴,一开始也只是非常小的公司,人员寥寥可数,在韩国公司我们可以想到的是三星、LG,当三星在1936年成立的时候已经快70年前了。那个时候他们的前主席创立的时候,仅仅只有三个员工,而且70年以后,他们已经成为全球信息技术产业的领导者,有二十五万四千多名员工,一千六百多亿美元的收入。同时LG同时也是全球领先的信息公司,1947年只有20名员工。现在有17万六千名员工,1300亿美元的销售收入。同样几乎所有的公司,其实刚刚起家的时候,员工数都很少,都是中小企业。在韩国中小企业得成功,我们叫做创业企业。在韩国我们这些创业型的企业,这个概念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引入的。最初这一批主要这些企业都是从大公司剥离出来的小企业,然后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的时候,他们有了一些根本性的变化,但是在20世纪90年代晚期的时候出现了经济危机,我们也经历了一些泡沫的破灭,正如孙正义先生的软银他们也经历过这样的危机,我们也不例外。但是现在很多这些创业企业,那些成功的创业企业有销售达到1000亿的公司,仅仅是10年以前的成立的。所以说从年轻的企业家,特别是大学毕业生来说,大家都会问,我们该做什么呢?我们应该去创立自己的公司吗?我们该创立什么样的公司?在韩国许多的年轻人,他们都有很大的抱负,希望进大的公司,但是也有的选择创立自己的小公司,他们的目标也是要达到1000亿美元的销售,在十年之内希望做到这一点。所以说韩国的创业企业也取得了很大得成功。

卫哲:邓先生?

邓腾达:我前面说过,新加坡是一个很小的经济体,占地仅700平方公里,所以受到条件的限制,新加坡应该说国内市场前景并不算很光明。这在我们一生下来就是这样的了,所以我们一开始其实就是抱有全球化眼光的经济体,我们别无选择,只有融入海外市场当中去,所以我的故事并不一定是新加坡,而是我亲身经历的,而且牵涉到中国的公司。我们在中国的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我们核心的方向是抓住中国的机遇,我把这个叫做桥连共创,大家联手起来共同创造,这是我们一个核心的战略,许多新加坡大的企业,以及中小企业都是采取了这样的模式。我给大家一个例子,我们开始在青岛设立了一个中小企业,是海鲜的一个加工企业,我们大约有150亿美元放在这儿,我们把鱼弄到中国,然后做加工,根据要求进行加工,然后再出口到其他国家,在美国东海岸中小企业的合作,然后在美国超市餐厅进行分销,这整个流程是通过新加坡进行中枢完成的,通过互联网的接入。我们在物流方面进行协调,通过网站进行一些会计核算方面的工作,所以说我们这是一个中小企业在欧洲非常成功,非常关注欧洲市场,然后再有一个非常小的中小企业在与欧洲和中国的中小企业进行协调,然后这一切又与美国中小企业联合起来,所以信息方面就有一个连通了,有一个物流方面的连通,有一个信息方面的连通。这样就充分的利用了我们各地市场中最好的信息,最好的服务。所以我在中国的合作伙伴他可以通过新加坡的合作伙伴来访问新加坡的银行体系,而同时新加坡方面,也可以有机会能够用到在新加坡可能得不到的产品和服务。而此外中国的保险业,也帮我们提供的服务。

还有一个成本效益非常高的是,中国的保险业为我们提供了非常好的支持,来支持我们从欧洲到新加坡到中国到美国的联系。很有意思的是,我们中国加工的部分产品卖回到了欧洲,而又使欧洲的中小企业获得的利润。

第三页

女士们、先生们当你单干的时候可能受到很多技术的限制,但是通过网络的联系,我们看到了一种新的战线,新的机会呈现在中小企业的面前。当然这只是一个国家,其实我有不少故事,但是我规定只能讲一个故事,其实我们有很多很好的例子,很有前途的例子,所以有信息方面的联系,物流方面的联系,其实这个成果就是四个中小企业联系在一起,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在两年内建立全球的供应链,做全球的业务。利用你们发挥各自的优势,把你最好的贡献给这个集体。然后提供出世界级的产品,世界级的服务。在这个非常复杂的市场当中做到这一点,这是有可能实现的。只要做到马云前面说得,你必须做到疯狂,你要根据全球规模来工作。所以未来是一片光明,如果你把自己只限于本地区域里面不去联系的话,那你是限制了自己的潜力。所以我们看到的是中小企业面临的前所未有的机会,这里还缺一环节是,我们如何去联系,如何去跟合作伙伴去联系,去共同工作,这就是我今天作为新加坡的工商联合会首席执行官所做的工作,这也是为什么我喜欢与APEC的工商咨询理事会工作来推动这的工作,因为我看到一个新的世界正在形成,我把它叫做第三波浪潮,因为这个力量是由中小企业推动的,因为这个技术已经完全成型了,在过去可能跨国企业,是许多正确的关注点,在过去跨国企业创造了很大的影响,这是好事。但是我要说的是,跨国公司已经开始不断的演进,他们也有很多的战略合作伙伴,现在时机已经成熟,我们要确保第三波的浪潮能够成功的实现,为中小企业服务,能够带来巨大的变革。带来激动人心的变化,能够为人类的生活作出贡献。我想这个我们会和马云先生一起实现,谢谢。

卫哲:确实中小企业如果单独拿出来看,确实力量单薄,但是如果集合在一起确实能够形成巨大得成功,Spencer Kim先生。

Spencer Kim:我听到了前面三位先生的故事,我想,我们有什么共同点呢?那就是激情,对于商业的激情。我想谈一谈来自美国的故事,GDP也就是美国整个国家的产能差不多超过15万亿美元的。如果说我们百万富翁就是有一百万美元,如果再加上乘以100就是一万亿美元,我们现在是15万亿美元,只有不到17000家公司是大公司,除了福特公司以外,这些大公司都不存在,在美国有很多耳熟能详的公司,像麦当劳,一百年以前他们是不存在的,他们只有60年的时间,在美国微软的话,也是40年前左右成立的。苹果也是大家熟悉的公司,他们可能也就30岁吧,所以说所有这些如雷贯耳的名字,所有这些跨国公司,他们占到了我们15万亿大部分的企业,他们还都是非常年轻的公司,相对来说。

这地方想告诉大家的就是,我们在看中小企业的时候,我想在这个地方,引用一个奥地利经济学家的一句话,他说“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社会当中,工作都是一些主流的参与者所做的,但是我们要有意的来进行创意性的破坏,继承的秩序,那就是中小企业要做的”,谢谢。

卫哲:谢谢,我觉得我们总的来说从这个故事当中学到什么呢?每一个大的公司,一开头他们都是非常小的公司,我听到了三星一开头只有三个人,LG是20个人,阿里巴巴是18个人,所以实话说,我们不能够少于三个人,三个人是最少。因为你必须要有总裁、CEO,但是不能超过25个人,如果超过25个人那就太大了,这是在一开头。同时我在这些故事当中也能听到,中小企业非常重要,他们的创造的就业机会对每个国家都是非常的重要的,在这里我想问每一个贵宾一个私人问题,也许太直接了。问题就是你们是不是有孩子?因为中小企业如此好,你们是不是把自己孩子送到中小企业去工作过呢?或者你们是不是要求自己的孩子只为大的跨国公司工作,我们看看我们的嘉宾们对此有何反映。

少德敬雄:这是非常难的一个问题,我有三个孩子,一个孩子是为松下工作的,是大公司。另外一个为一个美国的保险公司工作很大的公司,他在新加坡工作,这两个都是比较大的雇主,比较大的公司。第三个孩子一开头为一个美国的省级公司工作,然后在省级公司破产之前,他有幸离开了这个公司,成为一个独立的人,然后建立了一个独立的公司,然后提供咨询服务,审计服务。他和两个同事一道创建了这个公司,现在他在亚洲中国、印度都有自己的办公室。所以我有三分之一的企业家的精神,在教育孩子的时候。

卫哲:非常好,尽管三分之一,但是我听到日本三分之二的雇员是中小企业所雇用的,那你是第一平均数的。

李熙范:对我来说这个问题很难回答,我也有三个孩子,两个女儿一个儿子,我的女儿正在为一个美国的医药公司工作,她是一个医学博士,大女儿是一个音乐家,她是玩乐器的。我的儿子现在还在读书,但是我不介意他如果想进入中小企业,他可以进去,他想到大的公司三星、LG也可以。大的公司它的工资要比中小企业高50%,为什么我不介意我的孩子为中小企业工作呢?首先中小企业很有挑战意义,在大的公司当中,对于一个年轻的小伙子来说,他在大公司会有非常多的官僚主义,他在中小企业可以发展自己的职业生涯,他可以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创新力。同时他也可以晋升得很快,不像在大公司,而且也可以很快的学习。所以我并不建议我的孩子加入中小企业。谢谢。

卫哲:李先生你告诉我,我们有这么多的大学生找不到工作,在另一方面我们有很多的中小企业,包括那些在座的中小企业,他们正在寻求人才,那到底在这方面他们会有什么样的建议,因为你想到三星比中小企业工资要多一倍,三星是非常安全的工作选择,那么你能不能选择,你能不能告诉我们的观众,怎么吸引年轻的人才。

李熙范:工资不高,他们提供的前景也并不是那么光明,的确不仅仅在韩国,在全世界都有这种极化的现象,就是贫富之间的差距,然后大公司和小公司也有极化的现象,特别是中小企业。就像卫哲提到我们有几十万大学生找不到工作,但是我们也有很多的中小企业他们正在急切的寻求几十万劳动力。我想在这两者之间架起桥梁,我们要做很多的努力,很多的韩国公司到中国还有其他的地方,去寻求这方面的结果。其实对于中小企业来说,他们应该不断做到创新。其实有各种各样的中小企业,其实他们的工资不低,他们工资比大公司都高。他们没有年龄上的限制,他们也没有工会。他们有比大公司更大的自由度,他们在研发方面投入更加多。如果这样做的话,中小企业就能够更好的生存下去,能够更好的去吸引人才。

卫哲:谢谢,我觉得李先生所介绍的要点,就是作为一个中小企业,如果你想吸引好的人才,你必须要给他们更多的自由,然后要给他们更多的发展的机会,甚至要给人才提供公司一部分产权,否则的话你很难跟大企业竞争来吸引人才。

邓腾达:孩子的问题我以后逃过这个问题了,我有两个女儿,一个刚刚庆祝了21岁的生日,另外一个刚刚是庆祝了20岁生日。其实我们现在在她们的面前很少提这些话题,她们现在还是孩子。我和我妻子都希望她们尽可能长时间留在我们身边,她们可以从我们这儿领零花钱,她们现在还在读书。但是为了帮助她们理解工作的价值,自食其力,我们也允许她们出去做兼职工作,试着工作。我的一个女儿在新加坡的广播电台做DJ,她们编节目,编节目当中他们遵守一定的指导方针,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有创意的工作。我另外一个女儿也有自己的一个举措,她组建了一个慈善活动,现在这个活动规模越来越大。我的小女儿对管理比较感兴趣,但是还不知道她以后到底选择什么?在新加坡我觉得我们已经到了另外一个时代,这个和我们那个时代不一样,现在我们都非常急切的,在我们那个时候都非常急切找工作,但是现在的新加坡,我们可以更多的年轻人在问自己,到底这一生他们想做什么事情?我希望在今后这个会成为整个社会一个非常好的原动力,我觉得这是比较好的趋势。因为在今天的经济当中,中小企业可以非常的小,但是四个人或者六个人,如果在不同的城市生活,但是连在一起你们可能有销售全球的一个想法,所以我觉得对我们的两个孩子来说,我目前做得还是对的,希望她们出去尝试就业,她们不被拘捕就可以了。

第四页

卫哲:最后由Spencer Kim回答这个问题。

Spencer Kim:我也有三个孩子,一个是IT内容出版商,另外一个是医学博士,第三个最小的是一个社会研究学者。现在正在做城市规划的工作。我第二个孩子是医学博士,我试着告诉他,不应该成为医学博士的时候,作为医生你总是遇见病人,我觉得你应该去经商。他说爸爸我看到你这一生工作如此努力,我不想工作得这么努力这么辛苦。这个地方我要强调的要点就是在我们辛勤工作,为孩子树立典范的时候,有的时候我们会给孩子传达一个错误的信息,因为他们并不想要做你想要做的工作,因为他们觉得你太辛苦了。另外一个作为一个企业家,作为一中小企业主,你不知道怎么样去做,但是你对此充满热情。我们早些时候,看到了一些发言,包括马云等等,所有的这些人都非常有激情,非常有热情,我也知道你们有激情我、有热情。但是激情不一定在于必须商业,孩子可以对歌舞、教学、政治而感到有热情。大家现在坐在这里,因为你们对于商业有激情,让我们记住,我们在起始的时候一定要有热情,有了热情其实做什么都无所谓。

卫哲:所有的父母好象都是非常的民主,允许自己的孩子决定自己进大公司还是中小企业。我觉得更年轻的这一代,他们也是更加开放,有更多的选择,我们希望鼓励更多的人为中小企业工作。

我在得知要主持这个论坛的时候,我们是搜集了很多的问题,我也在线选择了一些问题。我们刚才讲到了,对于生活方式的影响,在这个核心当中,就是对环境还有污染方面的影响,我们看到有两方辩论观点。有些人说大的公司正在创造更多的环境污染。但是他们有些责备中小企业,他们中小企业效率更加低,创造了更多的污染,所以他们对污染要负更大的责任。所以台上辩论之前,我们是不是来投一个票,谁说大企业创造了更多的污染举手?谁说对小的企业创造了污染?

其实使我吃惊的是,少德敬雄以前为大公司工作,为什么你觉得大公司污染应该负更大的责任呢?

少德敬雄:我认为大的公司,他应该负更多的责任。特别是在温室气体排放方面负更多的责任,大的公司有更加充分的设备,因为他们有很多的钱,投资做得很多,那么可以投资与能效的提高,节能,或者去促进开发可再生能源,所以我觉得他们的责任更大。我觉得现在已经越来越大了。因为我们对于企业社会责任的意识越来越强。

我在这个地方举一个例子,就是清洁发展机制国内的一个版本,这个清洁发展机制是联合国所许可的框架,在这个框架之内,发达国家把技术、资金带到发展中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一些公司结成一些关系,帮助他们介绍温室气体的排放。那么所减少的排放额就成了温室气体排放额度。可以和发达国家进行交易,我们现在对于日本的国内市场来说,也即将推动这样一个机制,这样大的公司就可以帮助中小企业努力去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他们将会给小公司提供技术资金和人力资源。我觉得这是一个有益的尝试。我觉得大的公司应该做这些工作,这个就是日本即将做的工作,谢谢。

李熙范:目前全球经济体面临得大问题,一个是能源价格已经达到了天价,第二个是能源的节能和污染问题,还有全球变暖。

首先第一个油价高引起的问题,这个影响到的不仅是韩国的经济,也影响到中国的经济,几分钟之前,我还接受了一个访谈,实际上经济体都在深受油价天价之害,我们怎么克服这方面的困难呢?我们必须要开发出新的可再生能源,并且要有相关的使用能源的技术能够提高效率。

第二个问题对于污染方面以及全球变暖的问题,我们觉得问题答案是一样的,我们要开发出新的可再生能源,以及节能技术。并且要提高利用能源效率的技术。现在这个目标我们必须在各个之间合作,包括亚洲国家之间,包括中国、韩国、日本以及东盟的10个国家。中国、韩国、日本加起来我们进口了世界17%的能源,所以我们必须携起手来进行合作。

卫哲:谢谢。我知道时间不太够了,已经到了谈话的尾声,我想听听各位的一些对中企业的一些意见、建议、请大家给中小企业的这些听众们提出一条建议,跟他们说说你们应该做什么才能更加得成功,或者说你应该不要去做什么以避免失败?我想请所有的嘉宾发言人用一分钟的时间来给出你们的建议。

Spencer Kim:我跟大家已经谈过,我对激情的看法,这个是一个前提,这个是你从内心要有这个激情,你要全心投入这个业务,你的目标不仅仅是限制在财务得成功,有钱,你要考虑到企业社会责任。企业社会责任不仅是对答题而言,需要你真心的去实现。最后要重视你们的员工,因为你们有钱,有员工,关键是员工,他们才能真正为你创造财富的人,实现你目标的人,谢谢。

邓腾达:我觉得今天这个大环境,今天这个大方向,为中国中小企业提供了非常好的环境,在今后五年十年当中,给你们提供了非常好的发展环境。在这样大环境大方向当中,跟周边各国,东盟十国提供了非常大的商机。这是一个非常非常巧妙的机会,请大家去争取。

我第一次来中国的时候是1984年,当时自由市场刚刚开始,当时中国从商环境跟今天大环境天差地别,当时的从商经营管理的原则和水准跟今天比起来天差地别。所以我们新加坡、东盟各国的工商领袖们、代表们都非常看好中国,都非常愿意跟中国工商业界采取更大的密切的联系,对中国的国家健康的发展,还有区域健康的发展,使得我们的生活环境更加好,而且现代效益和发展竟会更大。中国的中国年轻人已经跟20年前、30年前年轻人不一样,他们有胆有识,而且敢闯。我本人常常到中东,在中东常常看到中国,到非洲也看到中国人,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在非洲投资的公司就有几千家,而且还会有更多的公司进入,所以说我们这个机会不可措施,只要你有理想,只要你有干劲,只要你肯学肯干的话,这个市场不仅是中国,是跨国性质的。在大家一起合作联系的基础上,创业,把这个事业拉到最大成绩的可能性非常大。所以今天我来参加这个会,我觉得要利用今天的机会,利用今天得大环境,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

李熙范:一个是创新,第二词是网络。我觉得第一方面你要花更多的资金进入研发,花更多的精力去成功。

第二个网络方面,与大公司的合作共赢,与中小企业与政府的合作。都是网络的含义,要满足第二条的原则,阿里巴巴也与我们韩国贸易协会签订了贸易备忘录,所以不仅中国的中小企业,新加坡的中小企业,美国的中小企业,韩国的中小企业都要联系起来,所以我们签署了 主持人:谅解备忘录,阿里巴巴会把我们的与你们的企业联系在一起,形成网络。

少德敬雄:其实在日本有十万家的企业都已经有了一百年的历史,其中在这十万家当中,其中4.5万家是指导也企业,对制造业企业来说,共同的一点,他们都找到了他们的核心竞争力。而他们也紧紧围绕着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去发展。而另一方面又应对着环境和商业环境的变化。所以说找到你的核心竞争力,并且坚持不动摇,并且更好的管理变革,是你们要做的。

第二方面,我们松下幸之助在创立之初就建立了他们的目标,他强调是在赚取利润和社会公众之间要取得平衡。马云先生也强调了这种商业道德或者说企业社会责任,阿里巴巴不仅要照顾自己的利益,也要为中小企业的利益而服务,这是它的集团的座右铭。他就是一个非常出色的例子。谢谢。

卫哲:谢谢各位嘉宾很好的建议,你要有非常大的梦想,你要有非常好的激情,建立网络去实现,同时你要在客户、股东之间取得平衡,要关注企业社会责任,所有这些建议都是非常重要的。

最后我想用中文来说一下。让我们团结起来,让中国没有难做的生意,谢谢大家。

返回原文

本文导航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