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页
如果你在某论坛还在用着“我闪”代表“离开”,用“88”代表“再见”的话,那么你一定会被这栋楼里的其他“筒子”们当作刚刚从火星归来的人,因为地球人已经不流行这些了,你想表达自己下线的话,只需一句“我走袅”即可形意并存。虽然曾有《中国网络语言词典》、《网络时尚词典》等书的出版,但是计划赶不上变化,在无时无刻不在更新的网络中,再翻看会觉得落伍而陌生,早已有更新更另类的词语取代它们,也许我们这篇文章刚刚上市,明天就会有更多的新鲜字、词流行起来。
如果按照我国古代对造字法“六书”的提法,这些新近的网络流行语也大体可以分为: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转注。象形类
囧读音:jiǒng
原意:与冏相同,辞海中解释,像窗口通明,引申为有光貌,有词“冏冏”,表示光明,出自韩愈《秋怀》诗:“虫鸣室幽幽,月吐窗冏冏。”衍生为“囧”,出自江淹的诗 《孙廷尉绰杂述》:“囧囧秋月明。”
新解:在网络文化中,它的内小“八”字视为眉眼,“口”视为嘴,即为一个象形字,作为头,表达沉重的思想;作为脸,表达浪漫与激情;也常常代表郁闷的表情,或者来形容一个人变态猥琐,皆因该字的形象如此。囧字最初在网络出现时,有人认为是造出来的字,孰不知真有其汉字。
走红途径:囧字的突然火爆,起源于某论坛里的一篇关于TVB女演员胡杏儿的讨论帖,在跟帖回复中,有人竟将胡杏儿在《肥田喜事》里的表情与“囧”相比较,网友还认为胡杏儿不但长得像“囧”,就连她的演技和表情都让人很“囧”。随后囧的QQ表情以及相关漫画也流行起来。
衍生:
崮(gù):“囧”国国王。
莔(mēng):“囧”国皇后。
商:戴斗笠的“囧”。
圙(lüè):囧的老年人版。
Orz
新解:Orz的出现,被称为“失意体前屈”,这种看似字母的组合实际上是一个象形符号,它代表一个人面向左方、俯跪在地,O代表这个人的头,r代表手和身体,z代表脚。它被网友们用作表现他们失意或沮丧的心情。
衍生:全部用小写字母“orz”表示小孩版,因为头小了一号;“OTL”表示完全失落,L比Z更绝望;“or2”指屁股特别翘的;“●rz”指黑人头先生;“On”指婴儿,因为身材短小。
后来,一些网友受到“Orz”的启发,用“囧”替换掉了“O”,使得“失意体前屈”的头部具有了更加写意的表情,写作“囧rz”。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