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炎热的夏天,我们需要高转速的散热风扇,这样才能将CPU散发出的巨大热量更快地带走。不过,高转速的风扇也会带来更大的噪音。特别是在深夜,这种噪音会直接影响到他人的休息和工作。
在炎热的夏天,我们需要高转速的散热风扇,这样才能将CPU散发出的巨大热量更快地带走。不过,高转速的风扇也会带来更大的噪音。特别是在深夜,这种噪音会直接影响到他人的休息和工作。而在寒冷的冬天,环境温度比较低,即使CPU风扇的转速低一些,也完全能够满足CPU的散热需求。鉴于以上原因,笔者认为非常有必要给CPU风扇装上一个可以无级变速的风扇转速调控装置。下面就介绍一下这个装置的工作原理和实现方法。
工作原理分析
从图1中我们可以看到,CPU风扇的电机由三根导线组成。分别是+12V、地和速度探测。+12V通常用红色线标出,地线用黑色线标出,速度探测用黄色线标出(笔者仔细观察了市面上的十几款CPU散热风扇,均是如此标示)。我们只需将+12V线剪断,然后串入一个电位器,利用其阻值可调特性,即可实现对CPU风扇电机工作电压的调控(调压即可调速)。
图1 在两处断点上各焊上一根约50cm长的导线
改造所需的工具和材料
一把电烙铁(松香、焊锡)、一把剪刀、一把尖嘴钳、两根导线(各50cm)、一个100Ω以下的电位器和一些绝缘胶带。
改造方法
1. 将为CPU风扇电机提供电力的+12V红色电线用剪刀剪断。剥掉导线的绝缘胶层,露出金属导线。用电烙铁在裸出的金属导线上涂好锡。然后,在两处断点上各焊上一根约50cm长的导线(如图1 )。
2. 将机箱前面的5英寸挡板取下一块,用电钻或其他钻孔工具,钻上一个小孔。此小孔直径大小以可以穿过电位器为宜。然后将电位器穿过前面钻好的小孔,用螺母牢牢固定好(如图2 )。
图2 电位器固定好之后的照片
3. 将刚才焊接好的两根导线的另一端,分别焊接在电位器的中间引脚和任意一边的引脚上(如图3)。
图3 焊接完成之后的照片
注意:一定要有一根导线焊在中间引脚上(电位器的活动阻值调节端)。
4. 在以上的焊接工作完成之后,用绝缘胶带将前面焊接过的部位缠好。这样可以避免导线的裸露部位与电路板上的其他元件短路。另外,为了避免导线杂乱无章,可以在某些部位适当用绝缘胶带包扎一下(如图4)。
图4 为了防止漏电或短路,可在适当的位置进行包扎
5. 将固定有电位器的挡板重新装回到机箱上(如图5)。
图5 将的挡板重新装回到机箱上
6. 将风扇的电线插头插入主板上的相应位置(如图6)。注意:插的时候切不可插反,否则可能会烧毁主板上的元件。
图6 插好CPU风扇的电线插头
7. 以上各步骤完成之后,先不忙通电,必须先将电阻阻值调到最小处,以免开机因风扇转速过低而死机或烧毁CPU!然后,认真整理一下导线,并仔细检查一下各处,确认没有任何问题后,方可通电测试。
在使用这个装置时,我们可以一边调整风扇转速,一边用手背感受CPU风扇的风力大小和散热片温度。当感觉到噪声较小,而CPU散热片的温度较低时,便可以停止调整了。因为,这个时候我们已经找到了一个合适的平衡点。由于可以无级调整,因而我们可以较为精确地控制风扇转速。在寒冷的冬天,让风扇电机的转速降下来,这样既可以减轻电机的磨损,又可以得到安静的工作环境,真是一举两得啊!
另外,目前大多数主板BIOS中都有监测CPU温度和风扇转速的功能。利用此功能,我们可以找出几个合适的“点”来给调速器“定位”(有级变速了)。假设说,一款CPU散热器的风扇正常转速为5000rpm。通过调节电位器,当BIOS监测风扇转速为4000rpm的时候,我们记录下电位器的位置,并命名为“低工作量”状态;当BIOS监测风扇转速为3000rpm的时候,再次记录下电位器的位置,并命名为“低噪音”状态。加上5000rpm的标准状态,我们就拥有了一款分为三级的CPU风扇调速装置了。而且还可以根据不同的状况进行微调,是不是很方便!
图7 装置成形后的照片
图7即是该装置在机箱面板上的“尊容”,应该不难看吧!且调整起来非常方便。如果有朋友好奇地问:“这是什么?”嘿嘿,你就可以大大的“吹嘘”一番了!
叮当点评:文章介绍的方法具有一定的实用性,特别是对降低噪音方面有比较明显的效果。但大家在使用此方法时也要注意CPU的类型和温度环境,如果您使用的CPU是Athlon XP,那么叮当不建议您采用此方法进行改造,原因是Athlon XP的发热量很高且过热保护机制不是很完善,稍有不慎就可能会烧毁!最后提醒一句,对硬件进行改造需要具备一定的DIY动手能力,所以初级用户最好不要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