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影音变迁之电视篇 “剧”变中国(组图)

互联网 | 编辑: 顾沈伟 2008-10-07 12:30:00转载 一键看全文

探索期:海纳百川的年代

“黄蓉”翁美玲拥有粉丝无数。

(本报记者 章琰)改革开放30年,中国在变,电视剧也在变。不得不说,与西方电视剧发展的历史相比,中国电视剧经历的阶段不比西方少,但成长速度却似乎快得多

原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副主任李春武曾说,“优秀的电视剧就像一根坚韧的线,把社会转变、经济变化、观念冲突等多重社会变革一一串联,以平实的故事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观念。”对于中国电视剧而言,1978年同样是一个转折点,电视剧从此伴随着改革开放进入了一个万象更新的时代。自此,中国电视剧实现了从单本剧到连续剧,从现场切换到制播分离,从产量不足百部到每年500多部、超过13000集,成为世界第一电视剧生产大国和播出大国。

1、探索期(1978-1985):

海纳百川的年代

刚刚经历过巨变的中国人对于丰富的精神生活极度渴望,迅速普及的电视机日益成为占据文化生活的重要道具。相应地,电视剧事业自然而然地被带动发展了起来。一批外来电视剧如《安娜·卡列尼娜》、《大西洋底来的人》、《加里森敢死队》以及港台电视剧《霍元甲》、《射雕英雄传》(胡歌版 李亚鹏版 黄日华版)等在内陆播出,带给人们崭新的认知。

[阶段奇观] 这个时期的人们不仅见证了电视剧的成长,同时也见证了电视机从无到有的过程。摄于1981年的20集连续剧《霍元甲》作为第一部引入内地的港台剧,播放时万人空巷。那时只有一部分家庭有电视机,而且还是9英寸或12英寸的黑白电视,因此全国还流行起一种电视屏幕五色彩纸。1984年,一部至今仍被称为华人电视史上开山巨作的《射雕英雄传》,再一次让国民热血沸腾,以致播出时有电视机的人家都会坐满左邻右舍,直至节目结束只剩雪花点,人们还在七嘴八舌讨论剧情,不肯散去。

[阶段特色] 这是中国电视剧发展的第一个阶段,荧屏主要被“外来剧”占据。本土创作上,虽然从1981年中央电视台推出第一部电视连续剧《敌营十八年》(9集)起已有不少连续剧出现,但这时期电视剧的主流艺术样式是依据电影的方式拍摄的单本剧,故而,这一时期被称为“电视单本剧”(长度1集到2集、每集长约45分钟的电视剧样式)时期。

[阶段首创] 1979年,中央电视台播出的南斯拉夫电视剧《巧入敌后》成为了中国第一部译制剧;1981年,中央电视台播出了第一部电视连续剧《敌营十八年》。

代表脸谱:黄元申(《霍元甲》)、翁美玲(《射雕英雄传》)

提示:试试键盘 “← →” 可以实现快速翻页 

总共 6 页1234
一键看全文

本文导航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