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世界上共有15亿网民,在每一秒都会新产生3.9G的数字信息,在这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如何对数字信息进行长期保存也成为很多人需要考虑的问题。如像海洋局、气象局,还有图书馆等这样的单位部门,巨量的数据往往需要存储数十年甚至数百年乃至永久保存下去,怎么解决这个问题?Sun公司大中华区存储事业部首席技术师刘颖浩先生认为,开放存储就是这样一种人们正在寻找的解决方法。
在数据的长期保存中,人们总会面临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一个数据存储系统有其生命期限,数据存储的文件格式也可能不久的将来就被淘汰,数据存储设备也要不停更新换代,甚至数据存储设备提供商都可能明天就会倒闭,但是原来的数据却必须长期甚至永久保存下去,而且还可能数据规模不断增长,建立在其中的应用也逐渐增多……这些问题都对存储解决方案提出了新的需求,而刘颖浩将之归纳为要保证四个可持续性:系统和应用的可持续性;数据的可持续性;系统规模的可持续性;运营的可持续性。
而开放存储则是刘颖浩乃至Sun的工程师们针对这一需求给出的答案:开源+开放标准=开放存储。刘颖浩表示,这是存储和数据管理的开放标准,他特别强调,“开源和开放存储不仅仅是为用户省钱。开放存储有利于充分利用存储设备以及对数据进行有效管理。”
刘颖浩认为,采用开放的标准和架构,可以对存储数据进行方便地迁移;而采用开源的操作系统、数据格式这些,可以保证这些数据代代相传地持续保存下去。将存储数据完全开放化,开源化,这样即便数据存储设备提供商倒闭,数据格式被淘汰,也不用担心数据丢失,而且也很容易就对这些数据进行扩容,或者转移到新的平台上去。
事实上,开放存储并不是什么新生事物,在国外,很多政府、教育部门都已采用开放存储来进行数据存储,比如美国国家国书馆、牛津大学、英国图书馆等都已是Sun开放存储的客户。
刘颖浩表示,Sun公司如今大力推广开放存储的概念,是因为觉得现在是一个很好的时机,适合开始进行开放存储的推广。实现开放性存储是整个存储行业的目标,Sun公司愿意在这方面做市场的引导者,与业界专业人士展开合作,推动整个存储市场的变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