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页
在“开心网”中,人气指数最高的要数“买卖朋友”和“争车位”这两个游戏。媒体记者赵宁分析,这样的游戏是“现实焦虑”的投射——对圈内熟人的喜好以及对私家车的梦想,都可通过游戏得到充分表达,却又因网络的虚拟性质具有了调侃与反讽的意味,从而化解了对现实的不满。
“在这种共同参与的虚拟社区中,我们彼此温暖。”赵宁说,“开心网”中有足迹、运程、心理测试、电影推荐、知识问答等小游戏,参与者对彼此的一举一动都了如指掌,这无疑会大大弥补现实生活中朋友越来越少、聚会越来越难的缺憾。
乐趣总以无趣作代价
在虚拟和现实之间的游离、转换,是“开心网”的杀手锏。然而,也有人开始质疑:“我们还能‘开心’多久?”
“我对无休无止的‘买人’‘投票’和‘争车位’感到厌倦了,越玩越无聊!”网友肖明是一个网虫,他很长一段时间都沉迷在“开心网”中。他认为,“开心网”并无特别之处,只不过是依靠“实名制”、真朋友的现实特色,弥补了单纯网络游戏“拒绝现实”的不足。但这也恰恰是它的缺陷所在,它不可能像网络游戏那样天马行空、新鲜刺激。如果“开心网”不求新求变,很容易被玩家所抛弃。
肖明发现,“开心网”的乐趣要以“无趣”为代价。“你废寝忘食地寻‘开心’之后,突然发现,你工作没做好、对身边的亲朋好友也没照顾好——更尖锐的现实矛盾有增无减。”
中国心理协会会员、注册心理师王星波是较早关注“开心网”的心理学家之一。他认为,“开心网”满足了人们在现实交往中的多种心理需求,如交友、集体游戏、释放压力等,类似于QQ或网游,是缓解生存焦虑的有效方法。但他也注意到一个有趣的现象,“开心网”的玩家大多是“80后”,且以独生子女居多。这说明,“80后”在现实中遭遇的压力和困惑可能更多、更大,“开心网”恰恰成了他们宣泄和倾诉的重要渠道。
“过犹不及,我认为,‘开心网’所培植的自恋、自尊、乐趣是虚幻的,它很容易挫败人们处理现实的能力,进而形成新的心理封闭,导致现实交友、工作等能力的全方位退化。也可以说,‘开心网’屏蔽现实的代价可能是玩家最终被现实所拒绝。”王星波说,他建议玩家们“好自为之,适可而止”。
(记者 陈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