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3海外借力 业务版图修成正果

互联网 | 编辑: 张蓉 2008-12-24 10:33:00转载-投稿 一键看全文

第一页

美国金融风暴带来的全球经济动荡使企业纷纷缩减业务规模,唯恐不及,减产、裁员随之而来。面对大萧条以来最严峻的经济“寒冬”,如何增强体制,预备保暖行装,继续前行,使得企业老板们陷入了深深地思考……

风险紧随机遇而来,受到金融重创的美国企业顿时大餐小菜般被端上了资本重组的宴席,令全球餐客无不垂涎。一时间,“抄底美国企业”的呼声四起。

在此背景下,国内新电信服务提供商263网络通信用现金购买北美电信运营商50%的股份,以此实现VoIP业务运营的事件,引起了业内诸多猜想。

以色利人至少有两大发明可以让他们名存互联网史册,一个是1995年VocalTec公司推出的“Internet Phone”,这是现阶段通信领域广泛采用的VoIP技术的雏形;另一个则是1996年Mirabilis公司推出至今风靡全球的即时通信软件ICQ。

历经十余年后,尽管VoIP技术的发展与ICQ相比稍显逊色,但是传输内容和方式的优势使其发展势不可当。

Leger市场营销报告显示,VoIP已经成为欧洲和北美等发达国家的主流应用,亚洲市场发展相对迟缓。特别是中国的政策管制迟迟没有放开,以致中国的新电信服务提供商263无奈之下与美国运营商iTalk签约,曲线涉足VoIP运营。

“嗅觉”捕捉前瞻科技

自1995年“Internet Phone”诞生那一刻起,以数据包为传输内容,互联网为传输介质的VoIP技术便突破传统通信的束缚,展现出蓬勃的生命力。几年内便形成以AT&T、Verizon为代表的运营商几家独大的局面,并且持续推进着技术在世界范围内的蔓延。

经过十余年的发展,VoIP技术已经成为目前发达国家的主流应用。市场研究公司SNLKagan报告透露,低价优质的VoIP服务正吸引着众多消费者,美国使用VoIP网络电话的家庭到2012年将达到3140万户。

与国外市场相比,国内VoIp发展相对迟缓。技术谈了多年,形成广泛关注却是近几年的事,加之国内严格的政策管制,业务始终无法运营。可以说,VoIP这颗通信的种子在国内一直处于沉睡的状态中,更不要说参与到国际竞争中去与国际巨头分羹。

然而,行业墨守成规的背后仍然存在着跟进和积累领先科技的愿望和力量。

敏锐的嗅觉作为把握和跟进领先科技的因素固然重要,然而,技术推进的背后必然蕴藏着爆发式的力量--庞大的市场需求。

提示:试试键盘 “← →” 可以实现快速翻页 

总共 2 页12
一键看全文

本文导航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