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寨笔记本也引入“品管”体系
年前,威盛电子联合微软及15家下游厂商在深圳宣布成立了开放式超移动产业策略联盟”(简称GMB联盟),重点联合产业链上下游厂商的力量,助推“白牌笔记本”市场。据行业人士透露,这个GMB联盟规模正在日益壮大,每天都能接收到30~50封要求加入联盟的信函。日前,随着京华品牌VIA平台上网本的正式登陆市场,这个移动便携式笔记本的山寨大戏正式拉开。
PCHOME新闻中心第一时间采访有有关厂商与渠道,以及市场消费者的反映
山寨笔记本到底有多强
一位行业相关人士告诉记者,目前的白牌笔记本的运作有山寨手机的成功运作经验,触类旁通,成功的模式确实可以复制,一鼓作气的将产品与渠道全面上马,抢时间是一个关键。而时间也确实是山寨本能保住价格优势的条件。
行内人士同时表示:“技术不是问题,一切都可以整合。”山寨手机团队转为山寨笔记本团队后,人员并没有什么变化,还是原来那些人,只是换了一道菜而已。一位山寨“寨主”说:“联想可以OEM笔记本,我们也可以OEM笔记本,联想所找的供货商,与我们也都有联系。”
记者提及价格与渠道问题时,对方表示:“最大的优势是价格,零售商对价格低廉的“白牌笔记本”敞开了怀抱地欢迎,而且这些零售渠道不仅包括全国各地的电子交易市场与电脑城,网上商城与论坛也是一个很大的销售路径。”
山寨笔记本也引入“品管”体系
去年10月底,GMB联盟宣布在深圳成立时,威盛电子中国区移动PC平台业务部副总经理黄義家就是出席嘉宾之一,日前他对记者表示:“很多消费者都将山寨上网本与低价低质画上等号,为了改变这一观念,威盛正在联盟中建立一个产品认证与质量品管体系。”他同时表示:“山寨可以与低价画上等号,但绝不是与低质画等号。”
很显然,威盛电子与微软方面的“挺身而出”对山寨笔记本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并且为最终产品的品质加上了砝码。而更重要的是大平台的完善使得各大“寨主”节省了成品的时间,至少在三个月以上。
号召力与起点高于联发科
威盛与微软的加入,在其影响力还是实质上的号召力,或者说在技术研发实力以及产品制造工艺等环节,都远比手机链上的MTK联发科要强大得多,大量的厂商主动要求加入的原因之一正在于此。
从政策的角度来看,山寨笔记本并不像当年的手机一样,需要受到牌照的限制,这又为山寨笔记本的腾飞,提供一个轻松便利的外部环境。
“我们现在做的这个联盟其实有几件重要的事情是要重点去做的,其中首当其冲的就是联盟产品的质量问题。虽然我们在做低价,但是不代表没质量。我们会相继出台相关的质量认证标准,联盟的所有产品都会遵循这个标准来出货,只要质量上有保证,我们就不担心名誉会有什么损失。”威盛电子中国区移动PC平台业务部副总经理黄義家说。(PCHOME记者/未然)
总编辑时间:山寨文化还会延伸
尽管很多朋友说深圳是文化沙漠,深圳是没有情感、没有归属感的城市,但这就是深圳,这就是深圳的文化,造就了这个神奇的城市。
深圳的山寨手机被媒体大肆渲染,棒杀之声不绝,但山寨造就了深圳独有模式,把这里称之为手机的世界中心也不为过。资本流向低成本,这是谁也避不开的,现如今的光鲜品牌也不乏刚刚上岸褪去民工服的,不要以为刚买身西装穿上身就是白领一族,高其他人一等了,同样的路会有更多人走出来,山寨文化还会延伸。
山寨平板电视已经现市,山寨笔记本已经让本本行业的大佬心惊胆颤。
其实山寨上网本更是2009年的一个亮点,当资本再次流向低成本制造,当山寨再次攻城略地,当上网本滑到1500元的时候,所谓的高科技真的就像卖萝卜白菜,随便练个摊,一个小柜台就可以铺上一堆各色式样的上网本的时候,就是当年卖U盘、MP3的翻版,真的就是上网本的普及年,而这势必会影响到现在的本本市场、PC市场,山寨就是这样的强捍。
在2008年,一个不知名品牌的山寨上网本每月就可以做到10K、20K的量,一个阿联酋的教育单可以达到上百K的量,还有千K级一单出现的时候,你还能无视2009山寨上网本的存在吗?
深圳真的是个神奇的地方,神话天天都在这里谱写。
2009,山寨上网本进行时!
(摘选PCHOME总编辑GAVEN的博客http://blog.pchome.net/article/view/68719/)
NVIDIA公布Ion平台 将或是“上网本的春天”
NVIDIA在今天公布了一个名为“Ion”的芯片平台,该平台主要面向NetBook,也就是我们俗称的“上网本”。
NVIDIA公布Ion芯片平台,这会大大强化上网本平台的运算效能,进一步做大上网本的市场。2009年,用“上网本的春天”来形容这个市场,一点也不为过。
从intel推出Atom平台,意料外的大获成功,但Atom也是Intel心中的痛,量大但提供的利润点太薄,所以当华硕以eeepc打开上网本市场的大门后,Atom走货量暴增。且不说华硕、Acer这些大牌货,深圳这个神奇的地方又一次快速转型,让N多靠MP3支撑不下去的厂商找到了新的活路。虽然上网本平台的Atom CPU对Intel来说有点痛,但在台湾厂商VIA眼里这是一块肥肉,号称欲打造上网本里的联发科,为山寨上网本提供全套解决方案。AMD也跟着眼热,放言提供上网本CPU。
其实从技术上讲,Intel提供双核的Atom CPU没有什么技术障碍,但Intel肯定不会推出双核Atom,原因很简单,双核Atom不能为Intel提供高利润,所以,在Intel最初的2009产品规划中看不到双核Atom的影子。
华硕推出的Ebox,超低功耗,2千元的价格,体积小巧时尚,为的是抢占用户的客厅,但Ebox只能播放到720P高清视频,1080P肯定没戏,这也是intel一直强调的,Atom不可能播放1080P高清视频。
但NVIDIA公布Ion芯片平台后,这一致命缺陷不复存在,Intel的防护墙也土崩瓦解。NVDIA的Ion芯片平台,将Atom处理器和NVIDIA GeForce 9400 GPU有效结合起来,使采用Ion平台的netbook轻松播放1080p高清视频,甚至能运行传统netbook所不能运行的游戏。
科技是神奇的,NVIDIA的Ion芯片平台能够使更小体积的PC成为现实,9400 GPU和 Atom CPU 能把netbook的图形性能增强10倍,能轻松应付Vista和即将到来的Windows 7。这意味着什么?2009年,更广泛的上网本,更小巧时尚的PC,甚至手持PC的时代就要来临。
AMD+ATI马上就会跟进,VIA在打造上网本平台的时候进一步用价格大棒抢市场,Intel还能独善其身吗?当双核Atom变得无所谓时,Intel还能坚守只有一款Atom芯片打市场吗?既然经济危机降低了大家的购买力,但谁也不想放弃市场这个大蛋糕,Intel一定会适时调整其策略的。(文/GAVEN)
http://blog.pchome.net/article/view/80859/
笔记本主编:威盛成为第二个联发科有意义么?
“山寨”一词最近很是流行,从一开始的山寨手机到现在的山寨明星、山寨电视台、山寨春晚等新“山寨”事物,一经出现马上被“雷”。当然这种山寨文化的始作俑者就是为手机厂商提供整体手机解决方案的台湾联发科,从芯片到液晶屏幕到摄像头甚至到操作系统全部可以“一站解决”,一个“寨”厂只要设计出一款手机外壳即可销售,使手机的从研发到销售的一年时间缩短到了3个月,甚至更低。很快,各式各样的山寨手机遍迅速的蔓延到了全国各地。终于,从2008年底,山寨手机的模式被另外一个行业的从业者开始复制,那就是2008年更加火爆的电脑产品——上网本。
近段时间,威盛为下游厂商提供整体芯片解决方案的上网本产品已经开始在市面上流通,这些厂商使用的都是威盛提供的相同内核平台,他们自己设计和组合自己的产品外观以及颜色。“开放式超移动产业策略联盟”是威盛为自己进入这个领域打造的一个组织,而加入这个联盟的企业,大都是对笔记本市场觊觎已久,但由于其自身实力的原因,仅靠自己的力量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在这个领域立足的“寨”厂。随着经济危机的愈演愈烈,这种抱团过冬的做法或许可以给企业带来又一轮新的生机。毕竟背靠大树好乘凉,既然自己没有实力傍上Intel这个大款,AMD对他们又若即若离,那么与威盛保持着这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也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
对于Intel来说,上网本的如此火爆并不是他们想看到的,毕竟上网本的火爆势必会影响到其笔记本业务的发展。毕竟目前千颗Atom系统的采购价虽然相近于同频率的赛扬采购价,但就长远来看,一旦上网本的出货量激增,那么势必就会影响到迅驰2的出货量,尤其在轻薄笔记本方面,这是Intel极其不想看到的。有传言说,Intel会于近期发布更高频率的Atom处理器,来拉动价格的提升,可是一旦被威盛钻了空子,Intel就有些得不偿失了。
再说终端客户,目前市场上的笔记本,上万的笔记本老百姓买不起,中档的笔记本在外观和性能上又体现不出来消费者的个性,既然这样不如买一个低价的上网本,只追求上网方便,处理简单办公软件便捷,人人拥有笔记本的梦想有何不能实现呢?所以说,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威盛倡导的“开放式超移动产业策略联盟”对于他们来说还真的是一种利好。至少有了它的出现,无论是Intel还是AMD都不敢轻易的提高自己上网本芯片的价格,OEM厂商们也就无法提高产品的价格,更多的实惠还是留给了消费者。
当然,也不能说这种“寨”厂完全都好,首先他们产品的质量就值得商榷。毕竟上网本不同于手机,消费者一定会在里面保存着很多的重要数据,一旦因为质量问题导致数据的丢失,往往损失的不只只是2000多块的成本;其次,各个“寨”厂的产品模具相似度太大,毕竟叫一个“寨”厂开发出一套模具非常不现实(开发一套新模具的价格在千万级别),而操作系统也不完善,这样各个“寨”厂们只能在外观颜色上打差异化路线,可是当某一个厂商生产出了能更换外壳的上网本时,大家的产品就都成了双胞胎了。
其实不难看出来,威盛想要成为第二个联发科没有问题,威盛想要做它的“开放式超移动产业策略联盟”也没有问题。不过,个人认为,这个“开放式超移动产业策略联盟”存在的意义,更多的是在于普及这个产品或是抑制产品的价格提升上,而想要找到更具有个性的产品,还是去寻找那些大厂的产品吧!(文/伞明)
http://article.pchome.net/content-818437.html
硬件中心资深专家解析:上网本平台角逐
当前上网本市场有四家主要的处理器厂商在角逐:分别是Intel ,VIA,AMD,ARM。
INTEL的ATOM处理器成为当前市场中毫无疑问的主力。ATOM处理器不是一颗性能强劲的处理器,但却是一颗在性能,功耗,多线程体验,成本等各个方 面都达到了良好平衡的产品。区区4700万颗晶体管,能够以远低于常规处理器的功耗实现不俗的体验效果,这就是对传统思路的一种突破。在设计中被严格控制 的晶体管数量,直接反映到成本上就是成本的降低,得益于45nm工艺,一块300mm的晶圆盘片上可以切割出超过2500个ATOM,即使ATOM处理器 的价格很低廉,但有利润空间在手,这就是INTEL可以笑傲江湖的最大资本。
相对而言,AMD和VIA在这种重压之下,就不得不另辟蹊径。
AMD方面的应对策略是不与INTEL的NETBOOK概念直接碰撞,而选择尝试去开辟一个在传统笔记本和ATOM之间找寻一个定位超轻薄,但价格合理, 性能也相对较好的市场空间。一个AMD不能明说的原因是,以AMD现有的产品,去和ATOM拼成本绝对不是明智的行为。因此AMD将希望寄托在了合作伙伴 的身上,既然INTEL的ATOM已经冲击了合作伙伴的市场格局,AMD就没有必要(至少在短期内)再踩上一脚了。
而VIA的处境何其尴尬。早在若干年前,VIA的C7处理器面世时其实就已经存在着独立开辟当前这块市场的机会。笔者就曾经在市场中看到了相关的笔记本电 脑。低功耗是VIA最重要的宣传亮点,也曾经是让许多电脑爱好者眼前一亮,有购买欲望的产品(包括笔者在内)。但是,VIA的产品在那里?有人会 说,UMPC啊。 不错,VIA开辟了一块属于自己的UMPC市场,但居然忽视了近在咫尺的一片更为广阔的天空。毕竟,在很多消费者眼里,UMPC是不能和电脑相提并论了。 至少在笔者的印象中,那台使用了“威盛的芯”的笔记本电脑,空有低功耗的宣传,但是既不轻,也不薄,体积也不小。
说到这里,又不得不说到性能在AMD的Yukon平台,INTEL的ATOM平台,VIA的C7平台三者中,如果按照性能排列,应当是 AMD>INTEL>VIA,如果按照节能的排列,应当是VIA>INTEL>AMD,但是最终,成功的是INTEL,为什么?
ATOM的成功,华硕功不可没。ATOM为轻,薄,小巧,价格便宜的设计方案提供了一种可能,而第一个把这种可能变为现实的,则是华硕。关于华硕,我们以后再仔细聊。
VIA的C7,在NETBOOK平台上已经很难再展雄风,想在INTEL ATOM几乎一统天下的局面下,想凭借C7这样一款老产品继续征战很难让人信服。VIA的王牌是C8:NANO。论性能,我相信NANO面对ATOM绝对 不居下风,唯一值得担心的是成本,但老问题来了,NANO又在那里?
等我们看到他的那天,再来评论也不迟。
ARM是借NETBOOK东风而来,进军X86传统领域的新兴势力。人们惊讶的发现,对于一些常用的功能,我们并不一定要依赖于X86阵营的硬件技 术,ARM阵营凭借在手机领域的深耕,完全有实力带给人们一个全新的体验境界。在NETBOOK模糊了传统电脑和手机的界限,而云计算趋势又日渐明显的情 况下,功耗极低,发热极低,体积极小,待机时间极长(相对X86阵营而言)的ARM处理器或许有能力颠覆一个已经显得陈旧的PC世界观。
近期的另外一个话题来自NVIDIA,面对AMD Yukon平台针对INTEL ATOM的竞争思路而INTEL又缺乏强力GPU,NVIDIA在缺失了X86处理器技术的情况下,希望以为ATOM提供附属平台,搭顺风车的方法,开辟属于NVIDIA的市场空间。 但面临的难题的也是显而易见的。INTEL为ATOM平台上的搭配组合由来已久。例如ATOM N270处理器+945芯片组的组合就是极其常见的组合之一,这样的好处显而易见:INTEL是世界上最大,拥有晶圆厂数量最多的半导体厂商,因此INTEL必 须为他庞大的晶圆厂找到生产的订单。由ATOM的热销打来了平台芯片组的热销当然是INTEL最希望看到的现象。尤其是在INTEL同样面临经济危机的冲 击,甚至已经关闭了几座工厂的情况下,是否愿意放弃芯片组的生产,转而让NVIDIA搭车?即使排除其他因素,笔者本人也不抱乐观的态度。近期INTEL 方面为新款ATOM N280升级新一代G4X芯片组以及后续ATOM处理器将整合北桥图形芯片的做法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这种悲观的猜测。
不过在另外一方面,NVIDIA基于ARM处理器阵营开发的Tegra,或许是一条光明之路。但目前来看,这首先需要的就是时间。(PCHOME/陈晨)
http://blog.pchome.net/article/view/107133/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