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信息化内控不能一刀切

互联网 | 编辑: 邹震 2009-03-17 17:30:00转载-投稿 一键看全文

第一页

 企业内控是企业信息化控制成本,优化流程的方法和工具;是加强企业内部管理,防范重大风险的有效措施;是帮肋企业度过金融危机、化解困难的重要手段。因此,在经济环境恶化的今天,企业首先要学会自救,要通过实施信息化,通过企业内部体制改革,最大限度地创造和发挥管理上的优势,做好开源、节流两方面工作,以适应当前市场的挑战和变化。在MIS、OA、CRM、ERP、KM、BI、全面预算等系统基础上要下大力度做好企业信息化内控工作,要做好企业各个系统之间的整合、协同与优化工作,从而,进一步推进企业各项管理和业务提升。
  2008年6月28日,由国家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联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有着“中国萨班斯法案”之称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以下简称“内控”), “内控”将自2009年7月1日起首先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主要是针对国内财务及会计监控体制的发展趋势,以及企业内部的委托-代理关系等各个方面的需求,要求上市公司应当对公司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自我评价,披露年度自我评价报告,在企业内确定内部控制要素,建立内部控制机制。“内控”规范中对内部控制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所以各企业都将面临内控的合规性检查问题。

为什么要强化企业内控
  在现代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背景下,为了防范并揭露错误与弊端,逐步形成了企业内部控制(Internal Control,以下简称“企业内控”)制度。美国COSO报告体现了业界对企业内部控制的主流观点,即:内部控制是为取得经营效果和效率、财务报告的可靠性、遵循适当的法令等目标而提供合理保证的一种过程。
  财政部会计司综合处处长胡兴国指出,建立和实施企业内部控制标准体系是促进我国企业加强内部管理,防范重大风险,实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适应我国企业实行“走出去”战略的必然选择。面对国内外风险多变的市场环境和激烈的竞争,企业必须要苦练内功、强化内控、防范风险,才能保证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在经济危机中启动中国企业的转型升级,最稳妥的步骤是优先建立并健全企业的风险内控体系,同时完善外部的监控环境。

企业内控价值如何体现
  内部控制有助于企业实现业绩和利润目标,提高工作效率,防止资源损失,提高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督促企业遵守相关法律、法规,避免企业名誉受到损害以及受到其它不良影响。
为了防范和及早发现各种风险,避免或减少可能遭受的损失,在保证企业稳定、健康、快速发展的同时,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应该认真制定和切实执行内控管理:首先,企业应建立高效的风险管理机制,以风险管理为核心,严格控制经营风险,保证业务收益的稳定;其次,企业应运用新技术、新方法对风险进行科学预测,对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进行控制和管理;第三,完善风险监控机制,建立科学的风险监测反馈系统;第四,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制度,用制度管人、管机构、管业务、管经营,并接受监管部门的指导和检查。

   

提示:试试键盘 “← →” 可以实现快速翻页 

总共 2 页12
一键看全文

本文导航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