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中国网络购物市场的规模超过1300亿元,首次占到中国零售商品总销售额的1%以上。随着交易增多、市场膨胀,利用网购平台进行售假、诈骗等不法行为也大有愈演愈烈之势。根据中消协的统计,近年来有关电子商务的投诉量已在投诉榜上位居前列。
网络店铺不是唯一的售假渠道,但由于C2C平台的市场集中度高,给人们留下了“网上遍地假货”的印象。当网络购物规模迅猛发展,跻身零售业主流行列,正版商逐渐对这一渠道重视起来,重点进行打假扫黑。相对于跟地摊玩躲猫猫,网络打假可收事半功倍之效,因为经营C2C平台的是正规企业,为了可持续发展必须解决问题。
因此今年从2月份开始,网商就出重拳自行清理门户。淘宝、百度有啊、易趣、拍拍等四大C2C平台,先后发布“打假声明”,口径基本一致,称将加大审查力度,清理全站商品,将网店售假者列入黑名单,终身取消开店资格。淘宝对打击假货采取了系统排查、价格数据库、数千名志愿者24小时监控排查的三层措施,对系统排查出有嫌疑的卖家,群发邮件要求在24小时内自查自检,务必将涉嫌违规的商品下架或删除;如果逾期不执行,淘宝网将强行清空处理,并可能进行处罚。百度有啊成立了一个专业的反欺诈团队,专门处理假货现象,并呼吁广大消费者参与进来,积极发现并举报相关行为,维护大家共同权益。在“3·15”前夕,百度有啊还发动了一场针对假货的“春雷行动”,从快、从重处理违规商铺;同时把优质店铺组织起来,承诺不卖假货。
网商的打假行动,却引出了意想不到的结果:数据表明,假冒伪劣不是网络零售的主流。例如,在杭州市工商、质监、食药监管三大职能部门指导下,淘宝网推出“网货每周质量报告”显示,6万件网货中只有一件不合格商品、网上购物投诉比例不到传统零售业的1%。
是消费者有关“网上遍地假货”的感觉错了,还是有关方面发布的数据有“水分”?这个问题,其实集中到了网络“山寨货”的身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