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大官方授权 永恒之塔硬件全面评测

互联网 | 编辑: 张杨 2009-04-21 00:30:00原创 返回原文

韩国NCsoft公司继《天堂II》之后的又一款巅峰级3D网游巨作。游戏具有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和丰富的传说,玩家们将随着故事的发展,共同见证亚特雷亚世界中魔族与天族之战、荣耀与梦想,并感受“亲自谱写一段传说”的恢弘。而如今,盛大网络将以其卓越的内容品质、超群的用户体

《永恒之塔》硬件测试展开

我要注册!免费体验《永恒之塔》

Massive Multiplayer Online Role Playing Game——MMORPG,中文翻译为“大型多人在线角色扮演游戏”。当我们还在挑选适合自己的游戏类型之时,电脑游戏已经攀上了Internet的一根网线。我几乎快忘记自己所感受的第一款网络游戏,《石器时代》还是《魔力宝贝》?虽然我知道有不少人从《网络创世纪》便开始接触网络游戏这种类型。但如今,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把这种游戏列为自己最佳娱乐项目。更大的世界,更远的国度,更丰富多彩的游戏经历,更艰难的任务,更邪恶的怪物BOSS……这些已经完全通过网络展现在我们面前。而更重要的是,网络游戏更为自由,虽然不免仍有许多限制和规范,但却比任何一款家用主机或者常规联网游戏来的自由。

《永恒之塔Aion:The Tower Of Eternity》官方介绍:韩国NCsoft公司继《天堂II》之后的又一款巅峰级3D网游巨作。游戏具有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和丰富的传说,玩家们将随着故事的发展,共同见证亚特雷亚世界中魔族与天族之战、荣耀与梦想,并感受“亲自谱写一段传说”的恢弘。而如今,盛大网络将以其卓越的内容品质、超群的用户体验和精良的运营管理为国内玩家广大玩家开启一个韩国3D网游新世界,这一极具特殊意义的名字也标志着一个崭新的“韩国3D网游世界”的崛起!

更大的世界,更多的自由,更富有创造性和想象力的游戏,更具备亲和力的画面和表现。我想这是每一个网友玩家对一款全新网游的需求。我们曾经对《永恒之塔》在画面及游戏性方面进行了体验。这是我们感受最新款韩式3D网游的一次机会。而面对公开测试的《永恒之塔》,我们发现仍有那么多网友并不清楚,或者说不了解硬件配置,软件设置对这款游戏的影响。那么对于喜欢网络游戏,对《永恒之塔》感兴趣的朋友将从本次的测评中对其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当然,我们并不会对游戏本身进行太多的描述和评价。

很荣幸的是,PChome电脑之家再次获得国内知名网络游戏供应商盛大网络的认可,使得我们成为盛大官方独家授权进行这次测试的媒体。而这份测评将通过我们PChome游戏频道,硬件中心评测室(Explorer Works)与视觉设计部门三方协力创作。这已经是我们Explorer Works工作室第N次进行网络游戏的测试。测试的主题不变,依然是:我现有的硬件系统是否能流畅运行,我的显卡是否能与游戏完美兼容,我的配置不错那么能不能看到更靓丽的画面?OK,我们将会一步一步带你走进《永恒之塔》对硬件的需求,并作出相应的分析及建议。

《永恒之塔》相关文章链接:

《唯美感悟 资深编辑带你玩转永恒之塔》

《NCsoft力作《永恒之塔》韩服体验报告》

独家测试 笔记本试玩国服《永恒之塔》

《永恒之塔》游戏背景介绍

“远古时代…以永恒之塔为中心有一个世界——它叫亚特雷亚。由天界,魔界和异度空间构成。起初亚特雷亚是一个完整的世界,后来龙族势力变得异常强大,他们对抗造物主,欲抢夺对亚特雷亚的支配权,成为了亚特雷亚的最大威胁。

“造物主派出12诸神抵御,但是双方势均力敌。经过被誉为“千年战争”的浩劫以后,龙族最终被赶出亚特雷亚。但是经过长期的战争,永恒之塔受到了破坏,分成两个大碎片,天界和魔界也随着亚特雷亚的一分为二而分离。

“永恒之塔的毁坏使得原有的磁场发生异变,衰弱的磁场不能再继续维持原有的世界结构,磁场一旦崩溃,整个亚塔雷亚就将彻底毁灭。现在只能通过摧毁一个永恒之塔碎片来维持磁场的稳定。摆在天魔两界的种族面前的只有一条路,消灭对方就能保全自己。命运使得天界和魔界之间的仇恨愈演愈烈。”

“此时,在“千年战争”中被赶出亚特雷亚的龙族突然出现,预示着远古的那场腥风血雨又将重演。通向Abyss世界的“永恒之塔”被强大的恶魔打开,囚禁在Abyss世界的龙类被唤醒,开始了它们对世界的报复。一场围绕在天使,恶魔和龙类之间的史诗大战风雨欲来。为完成拯救世界的使命,玩家踏上漫漫征途……能量场的不稳定,催生了叫Abyss的异度空间,Abyss像一条桥梁一样连接了长期隔绝的天界和魔界。两界之间的战争即将爆发。

官方推荐配置介绍与分析

如今的网络游戏已经是用产业的目光去看待,由此而决定了网游需要大量的用户参与,形成不断延续的量贩式消费。同样也注定了网游游戏在硬件要求上,必须符合大多数消费者,或者说尽量符合玩家的硬件需求。同样的,正因为玩家群巨大,所以网络游戏厂商必须考虑更多的硬件兼容性,游戏表现性能/流畅度等方面的问题。所以,我们通常都能在各个游戏官网处找到该游戏的系统配置,这也是玩家们最为关注的一点。

官方系统配置

从官方推荐配置来看,可以说《永恒之塔》是韩式3D网游历年来的一个突破。其实这也并不奇怪,随着硬件厂商与游戏开发商的不断进取,如今的网游画质已经不亚于一些单机游戏,甚至还优胜与某些单机游戏,《永恒之塔》亦是如此。其所提供的画面表现,对图像的渲染,场景的柔和化处理以及对人物/装备表面的渐变,过度等处理均超过了普通网络游戏。所以其对硬件的需求已不仅仅是原有配置所能完全满足,其中不光是包括了显卡是否支持,CPU频率、内存容量等,都将会成为《永恒之塔》游戏流畅的瓶颈。

对于玩家而言,首先游戏准备工作的首要步骤就是下载游戏及安装游戏,因此游戏容量是最为直观的联系。《永恒之塔》安装后的容量为8G。但是,同样由于网络游戏自生存在的一些升级系统,仅各个人硬盘容量预留8G的空间还是远不足道,所以官方的推荐配置为30G以上的硬盘空间也不足为奇。

让我们值得注意的是,《永恒之塔》的内存需求很高,最低配置需求1GB以上,而推荐配置更为2GB以上,这让我联想到《永恒之塔》独特的空战系统及千人战场,毕竟在一个庞大的千人大战过程中,从空中打到陆地,在从陆地打到空中,内存都将起到了至关重要的角色,在争分夺秒的陆空战,谁都不想因为自己的“硬伤”导致了整个战争的失败吧。

如果玩家运行出现此对话框,表示DX版本尚未更新

显卡部分,我们不能不提核心支持的Direct X版本。微软Direct X技术包括了对所有多媒体流技术,如音频、游戏、平面图像处理、3D等等,而对于游戏来说,最重要的技术就是3D方面的Direct 3D技术,这一不断进步的3D性能,对游戏的运行速度有着很重要的影响,现在发展到了3D游戏时代,你的显卡支持Direct X9.0是必不可少的性能指标之一,而《永恒之塔》推荐配置更是要你的显卡支持Direct X9.0c这一新版本。官方提供了DirectX的下载,《点击》如果有用户安装完游戏并不能进入游戏的话,请试着更新一下。

显卡是影响游戏的运行速度的主要硬件,所以也是我们这次测试的主要内容。前面说到《永恒之塔》涉及大规模的战斗场景,那么不得不补充一下对于显卡的要求不仅在于其支持的Direct X9.0C,这只是基础,而显卡规格部分包括流处理器的数量,显存位宽等也非常重要。所以下面,我们不妨先一起去感受下,在开启全部效果下的《永恒之塔》与关闭所有特效下的《永恒之塔》,两者画面到底有会何不同后在做测试。

画面分析:图形性能选项介绍

(图一)
(图二)

以上是开启全部特效下的《永恒之塔》画面及关闭全部特效下的画面对比图,如果部分玩家为了保证游戏的流畅度,而现在一直在使用(图一)的画面来玩《永恒之塔》的话,你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图二)画面中你所失去的是什么。所以对于《永恒之塔》来说,游戏中的“显示设置”的任何一个细节选项都将会影响到呈现在你眼前的游戏画面。

在游戏的显示设置选项中,包括了抗锯齿、焦化效果、显示背景、水特效细节、显示阴影、地形视野、事物视野、材质分辨率、阴影品质、气象效果、分距离角色阴影、Glow效果12个选项,这些都是《永恒之塔》主要特效设定功能。而值得注意的是,《永恒之塔》图形设置是可以根据玩家个人电脑的配置来做相应的调节的,只需按一下“自动设置”游戏将自动为玩家进行合理的调节。经过简单的测试,这项自动并不是十分的精确,但也具一定得参考价值,玩家可在这个基础上进行相应的调节,这样的设置相对而言更为合情合理。接下来,我们将根据显示设置中的几个部分进行详细的设置对比。

画面分析:抗锯齿效果对比

抗锯齿

抗锯齿(Anti-aliasing)原理:由于在3D图像中,受分辨的制约,物体边缘总会或多或少的呈现三角形的锯齿,而抗锯齿就是指对图像边缘进行柔化处理,使图像边缘看起来更平滑,更接近实物的物体。(注:在测试中焦化效果一律关闭,其余全开,因为焦化效果会影响抗锯齿效果)

关闭抗锯齿
开启抗锯齿2AA
开启抗锯齿4AA
开启抗锯齿8AA

从上面的图片对比看以看出,从人物以及武器的边缘可以看出不同级别设置的差别。关闭后,武器以及人物轮廓的边缘都有明显的锯齿感;开启8AA之后,变的平滑了很多,金属饰品也变得更加有光泽。

抗锯齿是影响每一款游戏运行流畅度的重要部分,而开启与关闭后画面效果将变得完全不同,也是影响游戏运行速度的主要原因,使玩家很难抉择。但是,我们发现《永恒之塔》还有“焦化效果”的选择,前面我们也提到了,焦化效果会影响抗锯齿效果,那何谓焦化?

画面分析:焦化效果对比

焦化效果

焦化效果是为《永恒之塔》增加一种唯美气息的设定,基本上可以理解为摄影中的柔焦效果。分为关闭,type1 type2 type3 三种设定。以下展示全部为效果全开,抗锯齿关闭(因为抗锯齿会让焦化显示的不那么明显,边缘本身就会比较柔和了)。

关闭焦化
type1
type2
type3

关闭焦化没什么好说的了,而type1这个效果的机制,类似于我们常用的Photoshop软件中的高斯模糊并高亮叠加到原图层的效果,其结果是画面显示柔和,并且增加一定的亮度。而type2这个效果则更接近相机的柔焦效果了,基本上属于全场模糊叠加的。最后是type3,这个效果是采用近处清晰远处模糊的效果,用摄影术语来说叫浅景深。

考虑到FPS,我们可以发现这三种焦化效果的帧数是同样的,不过在游戏中由于场景复杂可能会有一定的区别,但是这个区别也应该是很小的。如果你打开抗锯齿帧数下降太过明显,但是又想让画面更柔和一些以让锯齿不那么明显的话焦化效果是非常好的选择。

画面分析:地形视野及事物视野

地形视野

地形视野(关闭)
地形视野(最高)

这个选项影响你能看多远,我们不难发现,设置为最低的视野效果在远处画质表现力方面非常差,在远处的一些场景基本是看不出来,而设置为最高的视野效果则能完全看出远景外,还能看出远景的细节表现,如房屋建筑的结构及大树等场景。在一些场景中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所以对于使用较早期的显卡玩家来说,这个设置是你最应该关闭的一个,如果玩家觉得游戏并没有出现顿卡现象的话,建议玩家将从抗锯齿设置中节约出来的帧数加到这项上,因为这是影响你视觉效果最关键的配置之一。

事物视野

事物视野(关闭)
地形视野(最高)

跟地形视野基本一样的道理,不过事物视野主要是影响到是玩家能看到多远的怪物(笔者这里不确定药草/矿物之类的。因为没找到密集的地方来做测试),建议玩家们还是开启最高,因为帧数影响并不会很大,更何况连怪物都看不到还做什么任务呢?

画面分析:材质分辨率及水特效细节

材质分辨率

材质分辨率(关闭)
材质分辨率(最高)

材质分辨率让笔者联想起了当年用MX440玩《英雄5》的时候,可能出于场景因素,材质分辨率这个选项并没有概念中影响那么大,但即使玩家实在不堪忍受关闭后的效果,笔者也不建议开到最高,建议中等就可以了,因为后面差别并不大。

水特效细节

水特效细节(关闭)
水特效细节(最高)

水面的出色效果也是这款游戏值得称道的地方,光影方面也表现非常完美,水中的倒影逼真唯美,从上面的对比可以很直观的看出关闭/最高级别设置的不同表现。而出乎意料对帧数影响没有想象多的大,这个设置主要决定了水的折射和反射逼真度,看个人喜好了,如果你的电脑在开启少量效果后没有出现顿卡现象的话,个人建议您将本设置设定在保留,优先提升其余设置。因为关闭/开启后10帧的差距甚至足够您将抗锯齿提高一档了,如果最后帧数还是相当高的话再回来提升这个属性。特别提一下,当水质效果开启最高的话主要差距在反射上,注意倒影。

画面分析:阴影品质及Glow效果

阴影品质

阴影品质(关闭)
阴影品质(最高)

相比来看,高画质下,画面显得明亮、色彩充足。人物纹理细节表现的也非常出色,衣服的边缘闪闪发光,看上去非常的炫。而关闭后,显得略显模糊,但还是可以接受。但也会为此失去《永恒之塔》非常漂亮人物造型,唯美控的玩家可以开启到中等,因为最高状态下差别并不明显。

Glow效果

Glow(关闭)
Glow(开启)

这个效果也类似于photoshop中的Outer Glow,即是外部发光效果,与上面阴影品质表现得很像,但Glow更侧重于场景,从对比图中可以发现,夜晚游戏场景中的灯效果更为明亮。鉴于是勾选选项,不存在档次划分,因此对画面有要求的玩家可以勾选,此项选择对游戏运行并不会有太大的帧数影响。

OK,显示设置基本就到此,另外关于气象效果,因为要根据游戏而定,并不是每天都下雨,故无法测试。而分距离显示角色阴影没测试,因为很难分辨。下个环节将直接进入测试。

测试环境及测试内容介绍

在本次的《永恒之塔》显卡及平台性能/兼容性测试中,与之前的游戏测试相比略有不同,但是大致环节依然不变。

我们的测试环境

在所有的显卡特别是低端显卡产品之中,我们首先要保证的流畅运行,其次在流畅运行的条件下,尽可能的调节出游戏的最佳画质表现(也就是在游戏设置中调整显示效果),我想所谓的流畅运行最起码FPS不能低于20帧,而我们的测试目的是让每一款显卡或者平台寻找一个较好的平衡点,来满足游戏的流畅度与画面表现方面的需求。

此次主要负责执行《永恒之塔》的显示器
右侧一台显示器主要负责记录游戏不同状态下硬件占用率

显卡测试部分是这次《永恒之塔》的主要项目,而这次显卡性能的测试过程中,我们选择了四个层次,与之前有所不同的是我们将AGP平台排除在本次测评的范围之外,由于AGP显卡的市场占有率太少几乎为零,并且对于《永恒之塔》自身来看AGP显卡也不符合整个游戏的要求。在这个测试项目中,我们并不希望因为整体平台的优势而太过于影响显卡的表现,所以针对四种不同等级的显卡,给予不同的平台。

在这次《永恒之塔》显卡及平台性能/兼容性测试中,我们收到了著名IT厂商及服务供应商双敏的大力协助,为我们提供了数款显卡产品保证了整个测试能顺利完成。

相关测试硬件平台详细介绍

A:低端PCI-Express平台

我想从2006年初开始装机的朋友,基本上都已经选择了PCI-Express平台。毕竟随着各大厂商的出货产品已经完全倾向于此架构。而在这其中,原有的主流PCI-Express显卡包括NVIDIA的GeForce 7系列;ATI的Radeon HD2000系列等都已经为过去时,所以我们并不纳入可测范围,取而代之的是目前低端的产品。其中包括GeForce 9500GT、Radeon HD4650、Radeon HD4670三款显卡。平台方面采用Intel平台:奔腾双核E5200(主频2.5GHz),DDR2 667 1GB*1,P35芯片组主板、640G硬盘。

B:中端PCI-Express平台

在这个测试项目中,我们把目光主要投向现在最为火热的NVIDIA 9系列产品,包括GeForce 9600GT(512/1024MB)、GeForce 9800GT、GeForce GTS 250,Radeon HD3850、Radeon HD4830。平台方面采用Intel平台:酷睿2双核E7200(主频2.53GHz),DDR2 667 1GB*2,P45芯片组主板、640G硬盘。

C:高端PCI-Express平台

在这个平台上,我们选择了GeForce GTX 260+、GTX285及Radeon HD4850、HD4890分别进行测试。我们希望通过这个平台来展现《永恒之塔》中最强画面以及最高的游戏性能表现。平台方面采用Intel平台:酷睿2四核Q6700(主频2.66GHz),DDR2 667 1GB*2,P45芯片组主板、640G硬盘。

D:主流整合显示芯片平台

随着人们购机越发趋向理性化及实用性,随着整合平台不但自我完善并不断升级,越来越多中底端消费者开始选购并使用此平台。同时,人们发现不少主流整合产品其性能并不弱,面对不少三维游戏也能基本流畅运行。那么为了保证对这些用户负责并从另一角度了解《永恒之塔》,我们也选择了一款主要的板卡产品进行测试。平台方面采用AMD平台:AMD羿龙II X3 720(主频2.8GHz),DDR2 667 1GB*2,AMD790GX芯片组主板,640GB硬盘。

软件平台说明及测试方法介绍

硬件平台列表(一)
硬件平台列表(二)

整个测试过程都将在全屏模式下测试,并且为了使整个测试过程得到公平性,我们将除了将低端及整合平台标准定在1280 x 1024分辨率下,其余中端/高端平台则全部为1920x1200最高分辨率。而系统则使用Windows XP。驱动方面,GeForce显卡使用GeForce Driver Release 182.50,而Radeon则使用ATI Catalyst version 9.4。

测试说明:

1:测试项目及内容仅供参考,不同平台及配置表现均有差异。我们使用Fraps软件记录帧值,设定30秒期间人物自由走动,记录三次成绩取平均值。

2:测试目的是以体现《永恒之塔》本身对显卡/平台的兼容性以及实际性能,并非各测试平台硬件性能对比。

3:由于我们的测试环境是在游戏公测阶段,存在高负载测试,最终成绩具备相当高的参考性,但受网速影响较大的关系,因此游戏帧数会出现较大的波动,因此5帧左右的误差是在可接受范围之内。

4:关于测试时所使用的测试时所使用的具体“显示设置”是根据帧数而定的,帧数达到30帧以上的平台,我们将直接将开启该平台的最大化特效,相反,如高画质下平台帧数低于20帧以下,或出现强烈顿卡现象,我们也将更具不同的场景,提供该平台的最佳图形优化方案,以便达到流畅运行。当然,这样的话玩家将割舍部分画面显示。

5:根据游戏中不同的区域,对于图形效果处理等需求存在不同的效果,因此游戏的测试环境我们将分别设于贸易中心区“伏魔殿”、飞行区“阿尔特盖德要塞“及野外战斗区“巴斯佩尔特村”三大地区。

入门平台 GeForce 9500GT测试结果

作为图形巨头NVIDIA在DX10年代中,力推的新一代9系列显卡中的重要一员,发布了同样基于G9X核心以及定位入门级的GeForce 9500GT时,引来不少关注那是必然的。9系列显卡自上市以来,无论是单卡的执行效能还是通过组建SLI后的性能,都一直被冠以性能强大的头衔。从整个显卡市场来看,采用编号为G9X核心的显卡,无论是入门还是在高端市场都为NVIDIA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这款双敏9500GT玩家静音版采用了G96-300核心,采用了DX10规范的统一渲染架构,统一称为单一的Streaming Processor单元,核心内建32个流处理器,支持DX10和SM4.0,支持PCI-Express 2.0总线规范。显存选方面采用了DDR3显存,组成256M/128Bit的显存规格,显卡的默认核心/Shader/显存频率为:550/1375/1600MHz。

开启全效果截图
贸易区
飞行区
野外战斗区
显示设置优化方案
优化后设置后场景截图
贸易区
飞行区
野外战斗区
各区域帧数记录情况

GeForce 9500GT的优势在于其所基于的G96核心,虽能开启全效果,但对256MB的显存/位宽128bit而言,如今普及的DX10游戏将是酿成其致命的危害所在。而经过Fraps软件的测试,全效果下GeForce 9500在贸易区及飞行区只有可怜的4点多帧,完全不能流畅运行。

我们在牺牲部分画质来弥补游戏的运行,虽然帧值明显上升,但内存1GB的容量也是造成了整套平台的瓶颈之一。这点具体可以体现在“除贸易区在经过优化后上升幅度较大外,飞行区基本还维持在15帧”,可见今后的千人战场里该平台仍是难以“存活”的。建议此类用户务必增加内存容量、显卡升级。

入门平台 Radeon HD4650测试结果

基于ATI RV730核心的HD4600系列显卡从诞生之初就迸发出了强大的魅力,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入门级市场产品的定义。

双敏 火旋风HD4650玩家版基于55nm工艺制程的RV730显示核心,内建320个Streaming Processor处理单元,支持DirectX 10.1与Shader Moder 4.1等特效,显存方面采用了GDDR4显存颗粒,组成了256MB/128bit的显存规格,显卡默认频率为650/1800MHz,但鉴于GeForce 9500GT的运行情况,对于同样定位的Radeon HD4650来说我们将默认频率做了一定得提升来考察其运行情况。超频至750/2000MHz(核心/显存)。

开启全效果截图
贸易区
飞行区
野外战斗区
优化后设置后场景截图
贸易区
飞行区
野外战斗区
各区域帧数记录情况

从测试结果来看,虽然频率得到了一定得提升,但和GeForce 9500并没有什么太大区别,经过使用相同的优化方案后通过Fraps软件测试结果也是如此,建议此类平台用户升级内存与显卡,这是非常必要的。

入门平台 Radeon HD4670测试结果

由于RV730显示核心本身的精干设计以及基于AMD-ATi方面已运用纯熟的55nm工艺,其频率扩张的潜力非常明显。因此AMD方面也针对不同的RV730核心频率及不同的显存规格设计了HD4650和HD4670两种规范的显卡。其中HD4670显卡的RV730核心频率高达750MHz以上,使得HD4670的性能在HD4650的基础上更近一步,而各大厂商也在面对超频潜力强大的RV730核心时各显神通。

双敏火旋风HD4670玩家限量版采用55nm工艺,采用AMD-ATI的RV730显示核心,内建320个流处理器,支持DirectX 10.1与Shader Moder 4.1的技术,显存部分双敏火旋风HD4670玩家限量版板载8颗现代0.8nsGDDR4显存颗粒,组成512M/128bit显存规格,默认频率为750/1800MHz。

开启全效果截图
贸易区
飞行区
野外战斗区
优化后设置后场景截图
贸易区
飞行区
野外战斗区
各区域帧数记录情况

Radeon HD4670与Radeon HD4650,两者频率上相同,而唯一的区别就在于显存的容量上,前者为512MB后者为256MB,从测试结果中可以看到,显存容量起着相当大的作用,贸易区及飞行区帧数明显得到提升,在全效果开启状态下更是达到了合格的20帧。建议此类用户如果对画面没有要求的话,可以暂时无需对显卡进行升级,但内存升级是必须的。

整合显示平台 AMD790GX

继6月~7月的ATI Radeon 4800系列显卡家族横空出世以准确的市场定位和强悍的性能横扫对手之后,在8月AMD又已经准备好了两道大餐为我们献上,第一道便是从780G芯片组手中无可争辩的接过整合之王大旗的790GX芯片组诞生。然而,随着AMD在平台路线方面的巨大进展,整合的概念也已经悄然改变。

GPU-Z 0.3.2已能识别捷波悍马HA08 COMBO的核心信息,采用的是55nm RS780D核心,在这里看到显存是384MB,其实是板载了128MB的显存和共享256MB的内存之合。不过板载了128MB的DDR2显存对集成显卡性能提高明显。并且这款集成显卡工作频率为700,比起以前的集成显卡工作频率提高不少。

开启全效果截图
贸易区
飞行区
野外战斗区
显示设置优化方案
优化后设置后场景截图
贸易区
飞行区
野外战斗区
各区域帧数记录情况

由于AMD 790GX整合了HD3300的图型芯片,类似与如今的独立显卡的2400Pro,因此运行一些3D游戏还是不成问题,相比之前测试2400XT而言,无论是画质还是流畅性都已经很接近了。虽然关闭了全部特效,游戏角色和背景会出现一些明显的锯齿,不具备可玩性,但是三个场景达到平均20帧的帧数,还是能够保证运行。此平台用户建议内存必须保证有2GB,并适用于对不堪入目的画面有一定承受能力的玩家。

主流平台 GeForce 9600GT 512MB

作为NVIDIA 9系列显卡的第一款产品,9600 GT实际上可能看作是G92核心64个SP的低成本版本,但还是保持着256bit的显存带宽,从而保证了它具有足够的3D性能。SP的多少用户并不关心,实际性能才是重点。

双敏速配 9600GT 浩克限量版基于G94-350-B1核心设计,是9600GT的绿色节能版本,全新55nm工艺制程(GPU显示有误),内建64个流处理器,支持DirectX 10,Shader Model 4.0,OpenGL3.0等技术。显存方面搭配了GDDR3显存,显存规格为512MB/256bit,默认频率达到600/1400MHz。

开启全效果截图
贸易区
飞行区
野外战斗区
各区域帧数记录情况

对于“出身高调”的9系列头一款显卡,如今GeForce 9600GT也迈入主流平台,但是其对游戏的表现方面还算不错,特别是对如今的3D网络游戏都能轻松胜任,我们可以游戏中体现游戏画面,从以上截图来看,9600GT能较好的表现人物皮肤过渡方面,并且也很好的表现不同的高光特效效果。在用Fraps测试软件下三个区域其平均帧数也能高达40多帧的理想成绩,画质与流畅度都有着质的飞跃。

建议升级方面,如果手头较紧的用户可以不用选择升级,如果宽裕的话可以在升级显卡,因为30帧对于笔者所处的测试环境来说也只能算是合格,并不代表之后新地图的测试状况,以及一些战场。

主流平台 GeForce 9600GT 1024MB

同样是GeForce 9600GT,但此卡相比前面一款9600GT的其主要区别主要在于显存容量上,前者为512MB而后者为1024MB。之前在低端平台上我们测试后得出结论,显存的容量的大小影响也比较大,目前主流显卡配用512M显存,而1GB显存容量与512MB容量在性能方面对执行《永恒之塔》会有区别吗?

显卡基于G94核心,采用55nm工艺制造,支持DirectX 10规范的统一渲染架构,支持全新的DirectX 10,Shader Model 4.0和OpenGL 2.0技术。显卡内建64个Streaming Processor处理单元。显存方面采用DDR3显存,16颗1.0ns 显存组成1024M/256bit规格。显卡默认频率为650/1800MHz。

开启全效果截图
贸易区
飞行区
野外战斗区
各区域帧数记录情况

从测试结果中可以看到,1G显存的作用对游戏的提升并不明显,几针的影响完全可以认为是频率的提升所制。所以建议升级方面相同,但可以肯定的是512MB显存容量已经可以满足游戏需要。

主流平台 Radeon HD3850

今天,基于RV670核心的AMD的HD3000系列的市场更是已经经典的不得不说的典范,它不仅延续了一贯AMD的游击战市场策略,更是把性价比产品演绎到极致。

无极HD3850战斗版基于RV670核心,拥有完整的320个流处理器,55nm工艺有助于提高频率降低功率,默认频率和公版HD3850持平为670MHz,显存方面显卡配备GDDR3显存,运行在1660MHz的频率上,显存容量为256MB。

开启全效果截图
贸易区
飞行区
野外战斗区
各区域帧数记录情况

从测试结果可以看到,虽然在开启全部特效小Radeon HD3850在三个环境下能达到合格值,但是平均30多帧的成绩仍不可观,256MB的显存容量成为了显卡的最大瓶颈所在。建议升级方面,用户需升级显卡以便达到更好的显示效果及游戏运行。

主流平台 GeForce 9800GT

NVIDIA的9800GT于2008年7月上市,虽然从核心方面来看,9800GT显卡与之前的8800GT显卡是完全一致的,但是由于改进了显卡的供电电路,因此这款9800GT显卡可以支持NVIDIA最新的Hybrid Power技术,可以搭配NVIDIA自己的芯片组产品获得更好的节能功能。

双敏无极2 9800GT金牛版显卡采用基于55nm工艺制造的G92-280-B1核心,先进的生产工艺不仅能更好控制核心功耗和发热量,同时也能提升显卡超频能力。显卡核心拥有 112个流处理器,支持DirectX10和SM4.0,支持PCI-Express 2.0总线规范。显存部分,显卡上使用GDDR3显存颗粒,组成1024MB/256bit规格,默认的核心与显存频率为600MHz/1800MHz。

开启全效果截图
贸易区
飞行区
野外战斗区
各区域帧数记录情况

对于9800GT来说,GPU所负责的处理器已经能相当到位了,但此款游戏涉及到千人的空中战场,对于CPU的需求也特别的高。所以如果要提硬件升级建议的话,用户可以考虑升级到四核处理器产品,来更好的完善自己的游戏平台。

主流平台 Radeon HD4830

当AMD-ATi联手后最成功的一代产品HD4800系列显卡以令世人震惊的面貌出现在人们眼前时,ATi显卡在隐忍两年后爆发的势头便已锋芒毕现。今天,当AMD的性能级,旗舰级,主流级,入门级显卡相继加入ATi HD4000系列显卡大军参战时,我们已经看到了当前市场中的红色战旗已经逐渐插遍了各个角落。而Radeon HD4830受关注的状况可能一点也不逊色于其师兄HD4850,得益于HD4850的名声在外,HD4830在规格上的适当缩减和价位的降低让很多观望HD4830的用户燃起了曾经被压制的购买欲望。

无极HD4830玩家限量版采用与HD4850同宗同源的RV770图形核心,拥有640个流处理器,显存带宽256bit,支持DX10.1,核心显存频率为公版的575/1800MHz。

开启全效果截图
贸易区
飞行区
野外战斗区
各区域帧数记录情况

Radeon HD4830完全体现出ATI的画质特色,将人物与背景的光色与阴影效果体现到了极致,并且其三个场景的平均帧值也达到了理想的50多帧,表现已经十分出色。建议升级方面,同样拥有此显卡的用户已无需考虑显示方面了,有条件的话升级到四核处理器。

主流平台 GeForce GTS250

作为更名产品,GeForce GTS250与GeForce 9800GTX+的核心架构及规格方面是完全相同的,同样使用代号为G92b的NVIDIA最新55nm工艺制程核心。但GTS250公版将会拥有两种显存容量版本可供选择,包括512MB和1GB。

双敏无极2 GTS250火牛版基于55纳米制造工艺G92核心的NVIDIA GeForce GTS250 图形芯片,拥有128个流处理器和16个光栅处理器,支持DirectX 10和Shader Model 4.0,显卡板载GDDR3显存颗粒,组成1024M/256bit的显存规格,核心/显存默认工作频率为745/2000MHz。

开启全效果截图
贸易区
飞行区
野外战斗区
各区域帧数记录情况

从测试结果来看,已经完全能满足运行《永恒之塔》,手头宽裕的话还是建议升级到四核处理器,避免人多的情况出现顿卡现象,保证流畅运行。

高端平台 GeForce GTX260+

与GeForce 9800GTX+的“+”略有不同,GTX260+后面的“+”号并不是表示在显卡工艺制程和频率上的改进,而主要是表明GTX260+在GTX260的基础上增加了一组流处理单元(包含24个流处理器),相应的纹理单元也提升至72个,公版的GTX260+在显存规格和默认频率上维持和GTX260相同的设定。

双敏无极2 GTX260+金牛版采用55nm工艺,内建216个流处理器,其支持DX10和OpebGL3.0图形规范,其板载896MB/448bit GDDR3显存,频率为576/2000MHz。

开启全效果截图
贸易区
飞行区
野外战斗区
各区域帧数记录情况

高端平台部分,GTX260+不但已经将画面演绎到极致意外,所搭配的四核处理器也让整套得以发挥。此类用户也无需额外对硬件方面进行任何升级了。

高端平台 Radeon HD4850

由芯片巨头AMD-ATI合并后联手研发的新一代ATI Radeon HD 4800家族系列显卡以令人惊艳的方式登上了万众瞩目的舞台。作为AMD-ATI合并以来的最重要亮剑产品,4800家族一出世就令业界感到无比震惊。在此之前,由于合并的阵痛,双A已经经历了近两年的颓势,因此此次发布的4800家族肩负着艰巨的使命,誓要在GPU领域杀出一条血路,帮助ATI重登王座。

双敏 无极HD4850玩家战斗版采用RV770显示核心,基于55nm制造工艺。硬件规模上,这款显卡内建高达800个Streaming Processor处理单元,特效方面支持DirectX 10.1与Shader Moder 4.1的技术。该显卡搭载了GDDR3显存颗粒,组成了512MB/256bit的显存规格,显卡默认频率为625MHz/2000MHz。

开启全效果截图
贸易区
飞行区
野外战斗区
各区域帧数记录情况

同样,Radeon HD4850也已经能稳定运行《永恒之塔》,用户无需额外对平台硬件进行升级。

高端平台 GeForce GTX285

得益于55nm的核心制程工艺,GTX285均以10%-15%的幅度领先于上一代的单核心旗舰级显卡GTX280。其次从GTX285的整卡功耗、散热等综合方面来看,55nm的核心优势是无可厚非的,目前单卡性能王座的地位仍没有动摇。

  双敏 无极GTX285+玩家黄金版核心使用了台积电最新的55nm工艺制造的GT200显示核心,基于最新统一渲染架构,并且拥有高达240条的Streaming Processor统一处理单元,支持DirectX 10与Shader Moder 4.0。显存方面,显卡采用了GDDR3显存,组成了1024MB/512bit的显存规格,频率达到了650MHz/2500MHz,完全符合公版规格。

开启全效果截图
贸易区
飞行区
野外战斗区
各区域帧数记录情况

使用GTX285的用户,也不会担心玩不起《永恒之塔》,就算《永恒之塔》晚三年出现, 相信届时GeFroce GTX285仍能占一席之地。

高端平台 Radeon HD4890

由于市场策略的因素,使用RV740核心的ATI显卡产品稍稍延后,而基于RV790核心的HD4890显卡则早已整装待发,基于RV770核心的ATI HD4850和HD4870显卡连续数月的产品降价销售已经为HD4890拉开了市场空间,而对手的260+疯狂杀价也吸引了众多眼球,因此能够放量生产的HD4890就承担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使命:在性能级市场站稳脚跟,并且帮助AMD及合作伙伴赢得更多的利润。

ATI Radeon HD4890显卡的规格与ATI Radeon HD4870非常接近,可以说是ATI Radeon HD4870的升级版,RV790核心与RV770核心在架构设计上几乎没有区别,同样维持800个联合流处理器单元,40个纹理单元和16个光栅处理单元。最大的差别在于核心的频率及所搭配的GDDR5显存所设定的频率。组成1024MG/256bit的显存规格。默认频率为850/3900MHz。

开启全效果截图
贸易区
飞行区
野外战斗区
各区域帧数记录情况

Radeon HD4890目前为AMD的旗舰显卡产品,运行《永恒之塔》的情况也毋庸置疑。

测试总结 内存必须升级硬盘观望

考虑到《永恒之塔》有千人战场,并有空战系统,对于内存的需求具有影响,经过测试,原本官方的标准配置1GB内存,恐怕必须标配2GB内存,当然官方推荐配置暂时是不会更改的,毕竟网络游戏对于硬件系统的要求并不会集中在内存方面,《永恒之塔》也是如此。由于在线游戏的场景普遍比较宏大,而且同时在线的人数比较多,所以硬件系统整体的性能非常关键,其实最为关键的是《永恒之塔》要对抗《魔兽世界》的话离不开其低门槛的硬件配置,至少从现在来看所有网络游戏研发公司是不会抽自己的耳光。

内存必须升级到2GB,不然每次“空间转移”您将在这样的场景呆上1分钟

就以内存来说,如今的512MB想流畅地穿梭在游戏的话,已经是不可能了,想必对于绝大多数玩家已经深刻领悟到这点了,就算匹配了1GB内存也很难做到这点,而根据笔者这几天的临场实战后发现游戏的空间移动后呈现景物的时间与内存的容量有很大的关系,对于1GB的内存载入时间来说,2GB可以大大节省你一般的时间,并且还能保持游行的流畅性及稳定的帧数。

而至于硬盘的话,如果还在使用160G容量的朋友,可以考虑升级了,因为现在硬盘的价格一直在跌,1TB已不是梦寐以求的容量,但这样的趋势也说明了一定的问题,随着越来越多的用户对高质量的视频/软件/游戏/电影等追求,需要下载的容量也变得越来越大,动不动就将高达5-6GB,可以想象,这要是在几年前,20-30GB的硬盘还怎么“生存”。所以如果目前用户在250G或者320G以上的规格,可以暂时不用考虑升级。

不过说到硬盘,我们不能不说它的性能,它也会影响游戏的运行速度,毕竟游戏是安装在硬盘里面的,数据的写入与读取都要依靠硬盘。有些玩家反应,我画面并没有顿卡现象,但是硬盘的声音一直很响,一直在运作。所以,为了不使游戏读取数据慢影响游戏的整体速度,在硬盘转速上,你就要一块7200转或者以上的硬盘,这是保障之一。而提到硬盘,我们也会说到硬盘的缓存,缓存是数据读取与写入的第一载体,大缓存是能明显提高数据读取与写入的,也就是能提高游戏的运行速度。而我们也会注意到,硬盘接口繁多,不同的接口代表着不同的技术,也有着不同的性能,有ATA、SATA、SATAII和SCSI等,SATA又称串行ATA,与ATA毕竟优势不是很明显;而SATAII和SCSI是现在高性能硬盘的代表,它的数据读取速度非常高,对于《永恒之塔》这些经常转换场景的游戏,用这些高性能硬盘,能大大提高游戏的运行速度。

测试总结 CPU性能略微提升建议使用四核

CPU是一台电脑的核心部件,它性能的高低,直接影响你机器的运行速度,当然也就会影响大多数大型3D网络游戏的运行速度,《永恒之塔》也并不例外。由于现在显卡核心的性能很强大,可以处理大部分的游戏数据,但CPU还是会承担一部分的,特别是在即时处理的数据上。

《永恒之塔》强大的陆空立体作战系统则是其游戏的最大特色之一,只要你想的到的战斗方式,在永恒之塔里都会为你实现。 从陆地打到空中,然后继续从空中打回陆地,玩家可以在空中进行全方位甚至是360度的自由移动,这样一来游戏的显示方式将会有点转变。而此时如果CPU性能太低的话,飞翔的过程可能会比较卡,这点是可以预期会出现的问题。所以建议用户的CPU主频需在2.0以上。接下来关于核心方面,《永恒之塔》这款游戏是否会针对多核优化呢?

单核CPU已不具备可玩性
双核CPU双开下的CPU占用率
四核CPU双开下的CPU占用率

关于CPU核心数量的多少是否会真正影响到《永恒之塔》呢?我们对《永恒之塔》建议使用双核CPU,当然,这个建议是建立在同架构下,双核CPU比三核或四核CPU往往价格更低不少的前提下。如果因为某种原因,双核卖的比三核或者四核还贵,那并不值得推荐。

双核处理器运行状况
四核处理器运行状况

基于以上的因素考虑,如果你的目光并不仅限于眼前,而是放在一两年之内来选购处理器,而且三核、四核CPU也能提供一个有诱惑力的价格,那也完全可以购买。

测试总结 要玩流畅显卡也需升级

大家都知道NCsoft公司一直都以游戏画面质量为最大卖点,这点我们从《天堂II》这款经典游戏就已证实了,当然,这样做的不利之处就是照顾不了更多的游戏玩家,老玩家必须为硬件条件不够而去升级,甚至是放弃这款游戏。无可厚非,最新推出的网游《永恒之塔》亦是如此。

《永恒之塔》整个游戏环境的图形建模变得更加复杂,画质也越加细腻了,因此,现在会有不少玩家为其升级而烦恼。据笔者统计,目前还有不少玩家还在使用一些Radeon 9550、X800、FX5200、TI4200显卡等,可能这些玩家认为《永恒之塔》与《魔兽世界》一样可以通过关掉些特效来保证流畅运行,但是现在就算关掉这些特效之后还是无济于事的,对于FX5200这种5年前的显卡,已经完全无法运行了,这点笔者已用X800经进行了验证。何况,我们打个比喻,对于一位“身材靓丽的美女”,你能忍受戴着副“800度的眼镜”去看她么?

正常人眼下的“美女”
带着800度眼镜所看到得的美女

说明下,以上二副图片均在Intel E5200、P35、HD4670平台下做的测试,当然,为了测试笔者是在效果全开的情况下做对比,一般来说肯牺牲下画质的话,这套平台中的Radeon HD4670因该能够胜任。而通过了简单的测试之后,笔者该提醒一些还在用老平台的用户们该升级了,毕竟谁都不愿意在“幻灯片”下去玩任何游戏。256bit显存位宽搭配1800MHz GDDR3显存,或者可以提供等效带宽,如128bit显存位宽搭配高频GDDR5显存的显存组合。至于显存容量方面,主流的512MB也足以,经过测试1024MB显存对《永恒之塔》影响并不大,根据目前的《永恒之塔》情况,选购Geforce GTS/GTX系列或AMD Radeon HD4000系列以上的显卡是必须具备的,当然这也是奠定流畅运行《永恒之塔》的基础。

《永恒之塔》硬件全方面测试 写在最后

对于《永恒之塔》的测试就到此告一段落了,当然对于一款网络游戏来说,笔者还是有话要和运营商说,因为最先需要保证的是网络本身是否流畅,这便包括ISP网络营运商,游戏供应商等方面的问题。当这些条件满足之后,我们才拥有硬件是否能满足游戏需求,是否需要通过升级来达到自我需求。作为一个玩家,希望自己手中硬件资源得到最大化的提升,来为流畅的运行游戏,以及感受更佳的画面,自然是我们运行每一款大型3D游戏的重要环节。了解自己手中的硬件以及性能,并进行对应的设置,往往就能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而玩家一味的去追求新硬件,却并不明确如何设置,或一味的喊“卡,卡卡”的玩家,不妨先看看自己的设置是否合理。特别是后者,或许损失一些画面上的渲染,能带来更多游戏的流畅度,这也是此次我们《永恒之塔》硬件评测的重要环节之一。

官方也提供了硬件测试工具下载,可以查看玩家目前平台对于游戏的支持状况

而从整个测试来看,《永恒之塔》对硬件平台的要求,想必以往我们感受过的任何一款韩式网游都来得高。而游戏所提供的画面表现,对图像的渲染、场景的柔滑处理、以及对人物、装备表面的渐变/过度等处理,都超越了普通的网络游戏。所以《永恒之塔》的硬件需求已不仅仅是原有配置所能完全满足的,这其中不仅仅包括显卡的性能是否能跟上,CPU频率以及内存容量方面都有一定得要求。当然,我能明确的一点事,对于不少国内玩家如果你告诉他你所使用的配置已经完全被淘汰,他可能会对你的说法嗤之以鼻。这个问题估计只有等我们的消费水平大幅上升后才能缓解。而我所欣赏的态度是,不要对自己的配置妄自菲薄,也必须与时俱进,看清楚应用软件包括游戏的发展。

我要注册!免费体验《永恒之塔》

返回原文

本文导航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