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之后,香港最大的固网运营商电讯盈科(00008.HK)再也收不到来自于各大移动运营商向其支付的高额网间结算费用了。投资者为此再次抛售电盈股票,电盈的未来真那么差吗?
每年6亿港元
4月26日香港电信管理局明确宣布,移动运营商无需再向固网运营商支付网间结算费用。至此,被香港业界斥为“劫富济贫”的历史遗留条款将正式淡出香港电信市场。
这一规定实际上已经经过了两年过渡期,2007年时已经宣布要结束这项费用,但在两年过渡期内,可以让移动运营商和固定网络商商议新的相关费用。
香港前立法会信息科技界议员单仲偕对CBN记者介绍,香港以前的网间结算是一种“单向收费”制,即无论电话是从固网打到移动网络还是从移动网络打到固网,移动运营商均需要向固网运营商支付网间互连费用。
“这个制度的起源是过去香港打移动电话的大多是有钱人,当时有关方面认为应该让这些富人出这部分补贴费用。”单仲偕说,“但是随着手机越来越普及,甚至用户数大大超过固定电话的用户数,这个政策已经演变成一种对移动运营商不公平的制度。”
单仲偕透露,在两年前的一次调查中,移动运营商们每年付给固网运营商的连接费用高达6亿港元。因此,许多移动运营商一直以来强烈不满,不断向立法会议员及有关政府部门进行游说,希望修改此规定。
显然,政府修改互连费之后,移动运营商们将会省下至少6亿港元的费用,这对目前竞争已经极度白热化的香港移动电信市场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但对香港最大的固网电话商电讯盈科来说,这意味着它可能会损失不少的网间连接费用。
运营商博弈
这或许也可以解释,为什么电盈在去年,即过渡期内突然宣布,向各移动运营商征收的网间结算费用调高25%。由于电盈占据香港70%以上的固网市场,同时自身也拥有移动牌照,因此当时大幅度提高网间互连费用,影响甚广。
香港移动运营商之一、CSL的总裁罗启迪次日便急招各大媒体,毫不掩饰自己的气愤情绪,直斥电讯盈科的行为“损害公众利益”。
“我从业这么多年,这是第一次在一个发达经济体市场中,未通过业界的咨询,便由监管当局以行政批准方式支持某运营商提价。” 罗启迪当时对CBN记者说。
CSL原来是电盈旗下的移动业务资产,于2002年被电盈大股东李泽楷抛售给澳大利亚电讯,以减低负债。数年之后,电盈与CSL为互连费而反目,也印证了商场如战场。
另一家大型移动运营商数码通(SmarTone-Vodafone)也表示强烈不满。“我们反对提高互连费用,如果不能(与电盈)达成任何商业协议,我们会申请由电讯管理局进行仲裁。”数码通的媒体负责人当时接受CBN采访时表示。
3G重融合
在网间结算淡出行业之后,香港运营商之间的竞争将更趋公平。但这对于刚刚摆脱私有化投票操纵案丑闻的电盈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当天该股便重挫4.33%至3.31港元,成交高达9081万股,涉资3.02亿港元——这是该股在上周私有化案件被判败诉之后,再次经历的重大抛售。
但是电盈的现实情况其实并不如股票投资者这么悲观。
虽然李泽楷于2002年卖掉了CSL,退出移动业务,但在2006年11月收购了SUNDAY之后,这家固网运营商已经再次重返移动业务市场;由于SUNDAY当时持有香港四张3G牌照之一,而且正推3G服务,因此电盈相当于直接过渡到3G时代。随后,电盈旗下的香港电话公司又于2008年获得第五张3G牌照。
单仲偕认为:“电盈早已脱离单纯的固网运营商。虽然还是那根电话线,但电盈下面的电话、宽带上网业务和家用(网络)电视均已经铺开,而且未来还会推出商务购物服务。”
事实上,在香港3G时代,运营商同样是在加速固网和移动业务的融合。一方面,像电盈这样的固网运营商不断进军移动业务市场,抢夺移动电话用户,并大力推广家居视像电话,从而率先实现固网与移动的产品融合。另一方面,移动电话运营商也在试图从固网业务中分得一杯羹。去年开始,以移动业务为主的数码通,攻入了一直被认为是固网电话业务天下的家居电话市场,用极其优惠的价格进行抢客。
而融合之后仍然是有一场硬仗要打。
去年6月,香港老牌的3G运营商“和记3”首先在香港引入了苹果公司的iPhone(手机上网)手机,推出以iPhone为主题的套餐计划,进一步奠定了其香港3G品牌龙头的地位。
“现在3G仍处战国时代,未来2~3年仍会以技术竞争为主。”单仲偕说,“总体上香港3G用户仍然只是占少数,因此目前还很难说究竟哪一家3G电信运营商会胜出。”
除了香港本地的运营商,像中移动及中国联通这样的内地运营商也在香港市场积极参与竞争。单仲偕表示,中移动无疑稳坐内地市场的头把交椅,它如果能用优惠的价格提供两地服务,将会有非常大的竞争力。
作者:舒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