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软件市场高端应用需标准化规范

互联网 | 编辑: 江海明 2009-05-14 20:33:00转载-投稿

对于近年来甚嚣尘上的协同办公管理软件,无论是用户还是专家都一直颇有微词。诸如一些企业用户,尤其是信息化实施成本较高的大中型企业便连连叫苦:“高额的信息化成本大大提高了企业的实施风险,CIO更是背负着重压。一旦OA项目招标启动,数十家协同OA厂商便会蜂拥而至,这些服务商的企业规模尚且不看,单是技术的先进性;产品功能的可用性和易用性;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以及后期培训维护升级服务的保障性就足以令企业选型乱做一团。最终,导致CIO只能不断压价,选择价格最低的产品以求自保,但实施效果往往差强人意,有时甚至自毁前程。”

对此,多位信息化行业专家日前指出,上OA不是目的,落地应用才是根本。而这恰恰是国内许多大中型企业忽略的方面。集团企业由于人员规模庞大,组织结构复杂,部门及跨地区分支机构众多等特点,造成协同OA的实施难度高,全员应用难,加上OA提供商的自身服务能力有限,造成刚刚上线的协同办公管理系统最终流于形式,成为企业应付上级信息化指标的例行任务。由此,专家进一步指出,协同OA在国内经过了多年的普及发展,目前已经进入一个相对成熟的阶段,尤其在大中型企业用户中,需求比较稳定,在这样的环境下,国内协同软件高端应用的标准化规范急待加强,市场需要标准化的协同OA产品作为产业标杆来规范售前、售中、售后的全过程,为大中型企业的管理信息化应用指明方向。

对此,中国500强企业之一的云南锡业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走在了市场的前面。云锡现有40多个全资、控股子公司,有锡业股份、贵研铂业、YTC RES FPO(澳洲上市)多家上市公司。在北京、上海、湖南、深圳、武汉、成都、昆明以及香港、美国、德国、印度尼西亚、新加坡均有下属公司及机构。对于这样一个庞大的组织架构而言,管理信息化的部署难度可见一斑。

而在协同办公管理平台全面实施应用后,云锡的工作人员谈到:“在应用通达OA系统的两年多时间里,应用已经遍布集团37个二级单位,注册用户高达5536个,日均400用户在线,并且形成了100多个固定工作流程,150多个固定工作表单。尤其在长期令集团头疼的庞杂的多级别的公文收发方面,通达OA工作流引擎可以根据办理的结果来自动选择流程的流转方向和办理人员较好的解决这类复杂收文流程的应用。此外通过无主办并发会签功能,系统可以支持多人同时签批,每个人签批完成后系统会自动检测其他人员的办理情况直到每个人都办理完毕后系统就自动转交下一步骤,并发签批大大提高了集团文件办理速度。利用通达OA的流程引擎,将总部发文后子公司收文的流程进行了有序梳理。”

目前,云锡集团仅公文处理一项,累计集团和各二级单位,现已经收发文件35000多份。云锡各级领导在OA项目总结会上均表示:“通达OA的实施和成功应用,有效规范了全集团所有单位和部门的工作流程,对企业运营效率的提升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也是云锡集团在管理信息化创新过程中的又一次重大成果。”

结合云锡案例,专家分析指出,云锡集团协同办公管理系统的成功实施和应用,可以看做是中国协同软件高端应用的一个标准化案例。而这个标准化是通过几个方面共同促成的:1、产品功能与集团需求的高匹配度;2、应用的人性化和易用性;3、售后服务的大力跟进能力;4、OA服务商的规模背景及团队执行力;5、OA服务商在高端市场的实施经验及成功率。

专家认为,通达OA在中国500强中120家的占有率和高成功率,对其他涉足高端市场的协同OA厂商有着重要的参考借鉴作用。协同软件市场需要更多的像通达OA这样的厂商和产品进行标准化的规范,这对于我国大中型企业提高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尤其在金融危机爆发后,国内企业得到了更多在国际舞台上抢滩登陆的机会,因此,管理信息化创新不容有失。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