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雄杀戮战 20款市售9800GT横向评测

互联网 | 编辑: 张杨 2009-05-26 00:30:00原创 返回原文

红营一员猛将Radeon HD4770以单刀勇闯绿营,以1战20的撕杀即将开始,最终又究竟会有几名绿营武士能脱颖而出抵御住这波攻击,一切都还未知,就让我们一起拭目以待……

评测前言

“公元二零零八年,在绿红两营之战中,绿营不断的通过使用“换甲”战术,觅得多名并将。而红营虽数不占优,但却精分二队,在标桩的防护和精心的策略下迎击。其中一员猛将Radeon HD4850最为耀眼。开战不久,绿营见敌狂怒不已,张口一遍又一遍地喊着“杀,杀,杀”……。吾知骄兵必败,红营保持以其弓弦乾燥,虽寡不敌众,却亦与绿营难分胜负。

公元二零零九年,红营又一员猛将Radeon HD4770杀入战场,杀敌无数。而此时绿营须运用策略和调动互相对持、冲突,然后再一步一步演进……”

初生牛犊不怕虎,红营一员猛将Radeon HD4770以单刀勇闯绿营,老将GeForce 9800GT奋勇抗敌,以1战20的撕杀即将开始。最终又究竟会有几名绿营武士能脱颖而出抵御住这波攻击,一切都还未知,就让我们一起拭目以待……

续写战国历史 98GT横评初衷

Radeon HD4770以“700元内无敌手”的高调姿态出现后,让NVIDIA的G94和G92核心所衍生的GeForce 9600GT、GeForce GTS250都受到了相应的袭扰,GeForce 9600GT显卡在面对Radeon HD4770显卡已经明显低了一个档次,而后继的主流平台GeForce GTS250则却依然徘徊在899元以上的价位继续抵抗对手Radeon HD4850的进击,短期内价格并不会下调。因此在相同定位上,NVIDIA也仅有目前苦与对战Radeon HD4830的GeForce 9800GT出来迎击,一时之间,使得NVIDIA在对抗Radeon HD4770的整个局面变得十分尴尬。

虽说“年事已高”的GeForce 9800GT在规格和核心架构上与GeForce 8800GT是完全相同的,但在去年年底,NVIDIA已将其GeForce 9800GT核心制程全面进化到了55nm,因此在功耗、温度和超频能力上得到较大提升,所预设的默认频率和默认性能已不可同日而语,如果再对供电设计、显存搭配上做针对性的强化设计,超越Radepn HD4770也并非难事。

借此,我们PChome硬件频道(Explorer Works评测室)收集了市售的共计20款GeForce 9800GT显卡做了一次横向测试。目的也十分明确,究竟有哪几款能抵抗住Radeon HD4770的猛烈进攻。但如今对于一款显卡产品来说,是并不能单凭性能的强与弱来决定其良与优的,所以除了最后性能测试中我们将加入Radeon HD4770来做对比外,对于每块GeForce 9800GT显卡的细节,包括产品规格,产品之外的价值(价格/保修/附件)等,也都将纳入我们的考察范围,不然将失去横评的意义。换句话说,我们此次的GeForce 9800GT横评,是主观与客观相结合的一次综合性评测,最终会为不同用户的需求做出相应的评价。

二十款9800GT基本情况一览表(点击放大)

注:每款产品附件我们只通过到站情况来描述,并不代表某些品牌目前或今后会添加

由于GeForce 9800GT没有标准的公版PCB板型、频率及显存容量等划分,因此纵观此次参测的20款显卡,每款产品的造型是各不相同,可谓百花齐放。并且,每一款产品都由自家品牌根据产品定位需要,所打造出的不同频率、不同性能的9800GT显卡,以便满足不同需求的用户。

以1战20 战场及规则介绍

测试平台:

硬件平台
处理器
Intel Core2 Quad QX9770(400MHz x 8)
主板
技嘉EP45-Extreme
显卡
索泰N98GT-512D3 AMP
技嘉GV-N98TOC-1GI REV:2.0
影驰0.8集团军98GT中将版
影驰98GT节能版
微星N98GT-T2D 至尊II 512M
翔升金刚98GT 旗舰版 512M DDR3
iGame98GT-GD3冰封骑士5F 512M
双敏无极2 98GT金牛版
耕昇神驹98GT诸葛版
映众98GT 512MB DDR3 冰龙版
盈通G98GT游戏高手
盈通G98GT游戏高手红牛版
铭瑄MS-98GT终结者1024M
驭威射手系列98GT
铭鑫视界风GTS250D中国玩家版
铭鑫视界风98GT超越版
鑫益嘉 魔皇98GD3 1024MB海量版
卓锐ZR-N98GT-5GD3 冰翼版
太阳花98GT/512M/DDR3(I-DSS)
祺祥98GT功夫之王2
AMD Radeon HD4770
内存
威刚 红色威龙 Extreme Edition DDR2 800 2GB*2
硬盘
西部数据 1TB WD1002FBYS 7200.32M SATAII
电源
长城 巨龙BTX-1250SD(A) 额定功率1250W
显示器
明基G2400W
软件环境
操作系统
Microsoft Windows Vista 32bit SP1
显卡驱动
NVIDIA ForceWare 182.50/Vista
AMD Catalyst 9.5/Vista
主板驱动
Intel Chipset Device Software 9.10.1007
测试项目
基准测试
3DMark Vantage V1.0.1
游戏测试
《Cyrsis》
附加值游戏测试
《Star Tales》
Rivatuner
检测软件
Rthdribl v.1.2 (DirectX9)
GPU-Z 0.3.4
PCHOME硬件评测室
测试平台合作伙伴

测试说明:

一:基本3D性能对比以3DMark Vantage为准,因为同样架构的GPU,性能上的区别仅仅是频率上高低的表现而已,有些品牌的9800GT出厂时的频率要高于公版频率,它在性能上要略强于公版频率的其它显卡,但在功耗上肯定会也有所上升,所以这也是有利有弊的。

二:显卡的功耗主要是关系到频率的设置,以及核心电压的设置,在核心电压上,各品牌产品不尽相同,因此会造成功耗上的区别,即便是在相同频率下,散热器的好坏也会对功耗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功耗是一个相当复杂关系的数值。在功耗测试部分,是测试的整个平台功耗,暂时还不能测得单卡的功耗。

三:显卡的温度表现其实就是散热器性能的表现,包括对GPU及PCB的散热能力,散热器的比较是这些9800GT较量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而GPU电压设置也会有较大影响。

四:对于同样的GPU,理论上超频能力是相近的,但是由于各品牌产品在散热器以及默认GPU电压上的不同,也会引起超频能力上的变化,虽然说将默认电压提高的产品可能赢得先机,这种作法很是隐蔽,并且对其它品牌产品来说不是很公平,不过我们认为这是厂商在寻求产品差异化上的一种努力,因此我们认可它们在超频能力上表现,但是还是要提醒读者看清背后的真相。超频数据以通过3DMark Vantage测试为基本要求。供电电路的设计对超频影响也很大,不过没办法去估量。而对于显卡某些细相我们也许并不能给予明确的评价,如,我们很难说清楚使用8层PCB的显卡会比6层的好在哪。

我们在室温为23"C左右的情况下,20+1名猛将全部在此机箱内密封角逐

索泰N9800GT-512D3 AMP(一)

虽然索泰这款Geforce9800GT采用公版PCB,不过其默认频率并非标准的600/1800MHz,而是大幅提升至700/2000MHz,在索泰的产品型号中,AMP都是默认高频版的显卡产品。

由于NVIDIA对G92的改名政策,导致基于G92的公版产品从08年开始很快就消失在人们眼前,象目前的GeforceGTS250、Geforce9800GT、Geforce9600GSO等产品,根本已经失去了公版的概念。但对于不少有追求的玩家来说,每款芯片所“度身定做”的公版PCB永远是最好的,在目前这个非公版等于降低成本的时代。为了特别照顾对公版有着特殊的爱好,但苦于钱包不够厚的玩家,索泰重新推出了一批复刻版的公版Geforce9800GT,这也可能是全球显卡制造商手中最后的一批公版G92产品。

索泰这款Geforce9800GT使用的是P393公版,P393公版其实在一年前已经基本消失在市场上,当时是搭配着Geforce8800GT推出的,不少玩家仍然由始至终都喜欢着公版的显卡。

使用口碑较好的三星1.0ns GDDR3显存,正面8颗16Mx32Bit颗粒组成了512M/256Bit的显存规格,默认频率为2000MHz,比官方标准的1800MHz要高出200MHz。

显卡的GPU核心代号为G92-283-B1,采用的是55nm的制程工艺。由此可见这款Geforce9800GT并是以前非积压下来的存货,而是索泰有意重新推出的复刻版。默认核心频率为700MHz。

显卡采用了标准的双Dual-DVI加TV的输出接口,在DVI接口和挡板上均作了镀镍处理,在耐磨抗老化上要更胜一筹。

虽然DVI接口上没有特别明显的安装有屏蔽罩,但是单槽全覆盖式散热器在EMI电磁屏蔽性能方面要比双槽要好得多,普遍都能通过欧美的检验标准。

索泰N9800GT-512D3 AMP(二)

虽然P393公版的Geforce9800GT仅配备了2+1相供电,但整体元件品质和集成度都比其他非公版要高档得多,如电感器是贴片式的SMD封装、MOSFET是高成本的LFPAK封装、贴片封装的nichicon固态聚合物电容和钽电容等等,都是非公版显卡上很难看到的。显存部分供电全部采用二氧化锰的钽电容。

Geforce8800GT公版上的标准散热器也保留到该款Geforce9800GT复刻版身上,该款散热器由酷冷代工,是目前市场上少有的单槽设计,在同等性能的显卡中该卡也是最为苗条的一款。

需外接6pin供电,提供单SLI金桥

附件包括说明书、驱动光盘、DVI-VGA转换头、DVI-HDMI、6pin电源转接头和SPDIF连接钱。索泰为它的产品提供了三年的质保。最后该卡的目前的市场价格为799元,作为P393公版产品,成为许多消费者的首选。

技嘉GV-N98TOC-1GI REV:2.0(一)

从2000年开始,技嘉与华硕、微星等台系板卡厂商一样,相继进军显卡领域,但由于技嘉的显卡产品在国内并没有生产线,因此从台湾进入国内市场后的零售价也相对变得较高,最后导致产品总是以阶段式呈现在我们面前。但实际上,技嘉的显卡产品在国外销售情况一直不错,其产品线也相当的全面。今年技嘉显卡也将全面进军国内市场。

这次参测的技嘉GV-N98TOC-1GI REV:2.0显卡,整个显卡默认核心及Shader频率是此次测试的20款98GT中最高的,那么作为首款采用两倍铜膜的技术显卡,产品在散热、功耗、性能方面表现到底如何呢,相信您看完这篇评测会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

技嘉GV-N98TOC-1GI是一款9800GT的非公版显卡,显卡采用技嘉传统的深蓝色PCB板。该卡有两个值得一提的特色设计,一是在做工上和技嘉主板看齐,采用超耐久技术加强用料。和普通显卡PCB使用1盎司铜相比,该卡的PCB使用了2盎司铜,从而降低电阻发热量,进而降低PCB的发热量。

显卡搭配三星1.0ns GDDR3显存颗粒,理论工作频率为2000MHz(1.0ns),频率方面还是有些保守。显存规格为256Bit/1024MB,大容量显存可以更有效地处理复杂游戏画面和物理效果。

显卡的GPU核心代号为G92-283-B1,采用的是55nm的制程工艺。默认核心频率为740MHz。

显卡输出方面采用适合大部分用户的HDMI+VGA+DVI输出方式,并结合技嘉附带的DVI转HDMI接口可以实现双高清输出,同时HDMI接口还进行了镀金处理。

技嘉GV-N98TOC-1GI REV:2.0(二)

采用了4+1相核心与显存独立供电设计,每相核心搭配了搭铁盐芯电感并搭配Low RDS低阻抗型MOS管,保证了电流纯净的同时有效降低了电子元器件的发热量。同时它还使用了富士通和日本化工固态电容,这种供电模块设计可以基本满足9800GT的供电需求。

该卡搭配了Zalman VF1050镀镍散热器,这款散热器的零售版本GV1000价格高达499元,它的特点是做工精致,整体镀镍处理,采用大面积散热鳍片+4根热管。

需外接6pin供电,提供单SLI金桥

2盎司的技术在引入技嘉主板产品时,我们Explorer Works评测室就对其进行了相关的解读(详情:《极地冰客 技嘉EX58 Extreme主板评测》《内嵌2盎司铜层技嘉耐久演绎最强790GX》),而如今当这项技术引入显卡后,其最主要的益处在于双层镀铜设计可有效改善显卡散热效果,使得显卡获得更低的运行温度,从而为超频提供更加稳定的环境。根据技官方资料显示,采用双层镀铜技术的显卡能将GPU温度降低5-10%,提高10%-30%的超频能力,并能够降低电源转换损耗10%-30%,确保GPU获得更稳定的供电,并强化系统用电效率以及降低运作温度,大幅提高显卡的超频稳定性。

附件包括说明书、驱动光盘、DVI-HDMI、6pin电源转接头和SPDIF连接钱。技嘉为它的产品提供了三年的质保。

影驰0.8ns集团军9800GT中将版(一)

影驰是一家对显卡技术以及速度比较激进的显卡厂商,在0.8ns显存的使用和推广方面走在了行业的前沿,目前已经有数款采用0.8ns GDDR3显存的Geforce 9系列显卡,影驰给这些采用0.8ns高速显存的显卡系列起了一个漂亮的名字——0.8ns集团军。本次参测的是来自影驰的一款9800GT中将版显卡,而后缀的“+”符号能与影驰早期上市的9800GT中将版作区分,意味着该卡隶属0.8ns军团系列。

外观上,该卡采用了影驰典型的涡轮散热器“酷冷黑盒风扇”,显卡总重达到0.565kg。

该卡采用影驰自行研发设计的非公版PCB解决方案,使用了影驰惯用的蓝色PCB,布线方面游刃有余。

显卡采用三星GDDR3显存芯片,其实际运行速度为0.8ns,等效频率2400MHz。而该卡的显存频率设定为2200MHz,还留有超频的空间。正面8颗16Mx32Bit颗粒组成了512M/256Bit的显存规格。

显卡的GPU核心代号为G92-287-B1,采用的是55nm的制程工艺。默认核心频率为650MHz。

显卡输出方面采用HDMI+TV+DVI输出方式,特别是HDMI接口采用原生的HDMI 1.3版本,无需转接。

我们可以看到,该卡在视频接口部分安装有屏蔽罩,这样的设计增强了对高频电磁抗干扰能力,而且屏蔽罩也作了表面处理。

影驰0.8ns集团军9800GT中将版(二)

显卡采用了核心与显存部分独立4+1供电设计,每相供电上一下二,三个MOS管,并且供电部分使用了高品质日本化工固态电容和全封闭SMD贴片式电感,封闭式电感内部仍是绕线结构,只是增加了一个外壳。但不要小看这个外壳,磁路封闭后不会干扰周围的元器件,也不会受临近元器件的干扰,可输出更稳定纯净的电流。

散热方面采用了影驰典型的涡轮散热器。散热片几乎覆盖了整块PCB板,并而在每个显存颗粒位置上还配备了散热片,不但为核心提供了良好的散热。

而相比常见的散热器,涡轮散热能对整卡部件起到很好的散热效果,直接排除机箱外,很好地防止了内部风道不佳的机箱局部热量囤积。

需外接6pin供电,提供双SLI金桥

在附件中,只有说明书、驱动等光盘,相对其它显卡附送品等来说有些偏“软”。

影驰9800GT节能版(一)

由于定位比较高,单就功耗方面来讲,9800GT显卡似乎跟“节能”还沾不上边,因此就算价格方面已经触底,不过目前多数消费者都不会将之视为中阶功耗比的第一选择。而这次影驰的另一款9800GT就是采用了低电压的低功耗绿色版9800GT。

根据官网介绍,早期的节能版是搭配上酷冷的龙骨散热器,但在如今漫山遍野都使用龙骨散热器的时候,影驰用回自家惯用的涡轮式一体散热器,也更能展现其品牌形象。

这款影驰9800GT节能版采用影驰自主研发的非公版PCB设计,蓝色的PCB较普通版9800GT要短一些,小机箱用户也能放心使用。

显卡搭配三星1.0ns GDDR3显存颗粒,正面8颗16Mx32Bit颗粒组成了512M/256Bit的显存规格,默认显存频率为公版的1800MHz。

显卡的GPU核心代号为G92-287-B1,采用的是55nm的制程工艺。为了达到节能效果,影驰将该显卡的默认核心频率由公版的600MHz降为550MHz。

显卡在接口方面配备了主流的DVI+VGA+TV-OUT接口

影驰9800GT节能版(二)

供电的部分上采用了2+1相设计,显存供电上二下二,四个MOS管,搭配了多颗固态电容和密闭防磁电感。鉴于显卡采用了节能核心,影驰9800GT节能加强版并没有配备外接电源接口,新的工艺大大降低了显卡的功耗。

一体式涡轮散热设计

大面积铝制散热鳍片

无需6pin外接供电,提供单SLI金桥

在附件中,只有说明书、驱动光盘

微星N9800GT-T2D 至尊II 512M (一)

新版本的微星9800GT相比老版本产品来说多出了“至尊”二字,产品全称为微星N9800GT-T2D 至尊II 512M。显卡的规格方面并没有太多的亮点,但是出色的品质以及散热方案带来的低核心温度控制,却让这款显卡成为了为数不多的高品质9800GT显卡之一。

采用微星独家的来自深海的海藻生物的动态扇叶的海藻风扇设计,配以红色蝙蝠车整流罩,足以夺走大多数人的目光。这块显卡总重0.409kg,厚度为双卡槽标准设计。

微星N9800GT-T2D至尊II 512M采用的是自主研发的非公版设计,显卡在PCB方面依然采用了微星惯用的红色,用料方面中规中矩。

微星N9800GT-T2D至尊II 512MB 在显存方面采用1.0ns的GDDR3高速显存颗粒,构成了512MB/256bit的显存规格,显存默认频率为1900MHz。

显卡的GPU核心代号为G92-283-B1,采用的是55nm的制程工艺。核心的默认频率仅为660MHz。

显卡同样采用了标准的双Dual-DVI加TV的输出接口,内部并无安装屏蔽罩。

微星N9800GT-T2D 至尊II 512M (二)

微星N9800GT-T2D 至尊II 512M采用2+1供电设计,而固态电容、全封闭电感和场效应管的合适搭配,也为显卡运行在高频率下提供了动力保障。

显卡在散热方面采用了全覆式散热风扇,加上占显卡总体积70%的大型散热器,虽然相比微星前几代产品来说并非大的改型产品,但在散热和静音方面做有了明显改动,这也正符合现在很多消费者对电脑追求稳定和安静的理念。

需6pin外接供电,提供单SLI金桥

显卡延续目前微星产品当中常见的绿色环保包装,附件部分包括常用的DVI-VGA转接头、6pin电源转换头、驱动光盘。

除了显卡和常规附件外,微星还额外赠送了一个绿色环保手提袋,更加体现了微星这样大厂对于环保概念的认识以及推广。

翔升金刚9800GT旗舰版 512M DDR3(一)

在去年翔升金刚军团上市后,似乎一夜之间9600GT、9800GT产品都换成新的容貌,记得在08年的一次25款9600GT横向测试的中,翔升的一款金刚版96GT最终荣获最佳性能奖。当时这款960GT凭借核心750MHz以及2400MHz的显存频率,在性能测试得分第一。显存2400MHz的频率更是其他品牌都无法达到的,至今让笔者记忆犹新。当然,这次翔升同样为我们带来了金刚军团的成员,但这款9800GT显卡隶属旗舰级产品,因此在散热设计方案上也有了更大变化。

由于显卡采用了双4pin智能调控风扇+双红铜热管+一次成型无缝切割工艺制作的散热片,而整体又牢牢地被一体式的全金属面罩所覆盖,因此该卡的总重量成为此次所有参测显卡之最,为0.724kg。虽然该卡重量的主要来自双热管双风扇的一体化散热器,但是在尺寸上它还是保持着理想的长度和双卡槽的高度。

翔升金刚9800GT旗舰版 512M DDR3使用了翔升以前并不常见的蓝色PCB,而布线工整用料方面十分豪华。

使用三星0.8ns显存颗粒,正面8颗16Mx32Bit颗粒组成了512M/256Bit的显存规格,默认频率达到2200MHz。

显卡的GPU核心代号为G92-280-B1,采用的是55nm的制程工艺。核心的默认频率仅为680MHz。

HDMI+VGA+ DVI+ DVI +SPDIF的超豪华全能输出配置,并能通过显卡提供的双BIOS开关对显卡频率进行一键式的切换,全面满足用户的各种不同输出需求,也是当前行业界最为全面的输出配置。不过有个问题是,在那么狭小的位置,大多数HDMI接头是很难插进去的,除非将旁边的的DVI固定螺栓去掉。

内部并无安装屏蔽罩

翔升金刚9800GT 旗舰版 512M DDR3(二)

供电部分采用了豪华的4+2供电,并搭配全固态电容、全密闭式铁素体电感和低阻抗MOS管,可为显卡的长期高频使用提供纯净稳定的电流。

显卡采用了双4pin智能调控风扇+双红铜热管+一次成型无缝切割工艺制作的散热片,在散热方面十分优秀。

遗憾的是既然做到了如此豪华的核心散热,但是显存部分如果再加以散热装置的话会,会更符合其旗舰级的定位。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鳍片与PCB所留有的这部分空间是足够辅以显存很好散热装置的。

如此强悍的供电,必须配备2个外接的6pin供电接口,提供了双SLI金桥

毋庸置疑,丰富的输出接口成为了显卡亮点之一,但真正能给玩家方便的可能还是一键超频这个功能。

附件部分提供了驱动光盘、2个外接6pin的转换头以及随显卡所附赠一款《失落星球》的正版游戏。虽说899元的价格相比目前所市售的其他品牌9800GT来说要昂贵一些,但从附加值方面考虑也显得不是那么苛刻了。不过最令笔者担心的是,对于一款旗舰级产品,一年的质保时间确实有点短了。

iGame9800GT-GD3冰封骑士5F 512M(一)

俗话说“众味难调”,在DIY硬件同质化现象越发恶劣的今时,一种新的显卡模式已经出现在了中国市场,这就是“One-to-One定制模式”,此次参加测试的是来自七彩虹iGame定制系列的一款9800GT产品。

有需求就会有市场,消费者对散热与静音问题的重视促使厂商推出了许多侧重散热问题的显卡,而这款以黑色PCB配以IN鼓型工艺,鳍片总数达到160片之多的散热器的更是让显卡添加了一份金属质感。

显卡采用非公版设计,黑色PCB,并且全卡使用固态电容,做功用料都相当出众。

采用了三星0.8ns显存颗粒,采用三星的0.8ns DDR3显存,一共8颗,组成256bit/512MB的规格。理论频率在2400MHz,iGame 9800GT的实际显存频率为2200MHz,预留了一定的提升空间。

iGame 9800GT采用的是代号为G92-289-B1的55nm核心,默认频率为700MHz

显卡具备了双DVI+HDMI的视频输出接口

内部并没有安装屏蔽罩

iGame9800GT-GD3冰封骑士5F 512M(二)

采显卡用3相核心供电加上1相显存供电,供电部分采用全固态电容和封闭式电甘线圈,MOS管上覆盖有散热片。

显卡采用4热管双风扇的散热器,而且散热器带温控功能有非常良好的散热效果。

需外接6pin供电,提供了双SLI金桥,支持3路SLI

这款iGame 9800GT仍采用双BIOS设计,不过与之前不同的是BIOS的跳线并不在是设置于视频接口后面了,用户直接能通过如图中的开关就能完成频率的切换,更具人性化。

除了一般显卡都会提供的说明书、驱动光盘、DVI-VGA转换头、6pin电源转接头外,iGame还特别提供了精致的瑞士军刀、还有很人性的防静电手套和漂亮的扎带,十分贴合其定制主题。

双敏无极2 9800GT金牛版(一)

一向以打造最全面游戏解决方案的双敏无极显卡,这次为我们带来了一款无极2系列的9800GT,虽然频率规格方面并没有太出众的地方,但是显存容量却拥有1024MB,用来对付高分辨率显示器是绰绰有余了。并且良好的散热方案也能很好的迎战夏日,2年质保等特色全部得到保留。

从外观上看,红色的PCB和特色的散热器完全相同,也就是说虽然价格降低了,但品质依然。这种情况也是我们乐于见到的,毕竟厂商没有通过什么缩水的手脚来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保证了消费者的权益。

PCB布局方面依然是我们熟悉的布局风格,固态电容、全封闭电感和场效应管的合适搭配,核心显存4+1的强力供电回路也完整保留。

采用了Qimoda 1.0ns的显存颗粒,显卡实际频率为1800MHz

显卡的GPU核心代号为G92-287-B1,采用的是55nm的制程工艺。默认核心频率为600MHz。

HDMI+DVI+VGA全能输出接口配置

内部并无安装屏蔽罩

双敏无极2 9800GT金牛版(二)

供电部分

在散热器方面,双敏无极2 9800GT金牛版显卡采用双热管散热器,散热器采用了纯铜底座,再通过两跟热管连接至铝制鳍片,同时大尺寸风扇也保证了显卡的静音,而覆盖整个散热器的散热罩能有效起到提高散热效率和防尘的作用。

需外接6pin供电,提供了双SLI金桥,支持3路SLI

附件

耕昇神驹9800GT诸葛版(一)

耕昇系列的三国系列显卡,从开始的孙权、赵云、张飞等显卡,虽然引来不少网友的争议,但是其独特的命名方式,也使得消费者能够从一堆显卡中最快的认出是耕昇的显卡。显卡默认为公版频率,显存容量为1024MB,五年的质保时间成为其最大的特色。

耕昇神驹9800GT诸葛版显卡采用非公版的设计,但透过PCB的布局可以看到,耕昇这块诸葛版9800GT与前面所介绍的双敏无极2 9800GT金牛版除了散热设计异同、所采用的日本化工/三洋固态电容不同外,其余部分几乎相同。

采用Qimonda的1.0ns显存颗粒

55nm的G92核心,核心代号为G92-287-B1

DVI+VGA+HDMI的视频输出接口

耕昇神驹9800GT诸葛版(二)

供电部分

散热设计

需外接6pin供电,提供双SLI金桥

附件一览

映众9800GT 512MB DDR3 冰龙版(一)

综合来看,映众(Inno3D)iChill冰龙9800GT其采用了最新的55nm G92核心,配备三星0.8ns DDR3显存,组成512M/256Bit的规格,核心显存频率为2200MHz。而对于显卡而言,高频则意味着高温,频率的提升,不可避免会令核心、PCB、显存等配件的发热量增加。因此,对于高频显卡而言,散热器的选择就显得相当重要了。该卡所使用的FreezerX散热器让笔者对其散热性能表现更是十分的期待。

从显卡的正面我们能很清晰的看到这款Inno3D iChill 9800GT冰龙版属于映众ICHILL系列显卡,这个系列也是映众旗下一个比较高端的显卡系列。

在显卡PCB板方面,Inno3D iChill 9800GT冰龙版采用了基于GTS250专用的P391 PCB设计,同时整张显卡的布局也是很整齐规范。

三星0.8ns DDR3高速显存,组成512M/256Bit的规格,默认频率为2200MHz

核心代号为G92-284-B1,基于成熟的55nm制造工艺和G92显示核心制造。核心默认频率为670MHz。

在显卡的显示输出接口部分我们看到Inno3D iChill 9800GT冰龙版采用双DVI+TV-OUT接口设计,同时在显卡接口处依旧采用了映众独特的镀金处理。

映众9800GT 512MB DDR3 冰龙版(二)

在供电部分,映众(Inno3D)iChill冰龙9800GT核心供电采用的是足量的三相供电设计,加上封闭电感和固态电容组成。对于9800GT而言,足量的三相供电已经可以保证显卡核心在670Mhz甚至更高的频率下稳定运行,达至能耗的最佳平衡。

映众(Inno3D)iChill冰龙9800GT采用的是倍受玩家好评的FreezerX散热器。FreezerX散热器采用了密集的散热鳍片设计,满满覆盖了整张显卡,同时散热器还配备了两根加粗热管,并通过DHT(热管直触技术),可以及时将热量从核心迅速带到鳍片上再发散出去。而HP2-858风扇拥有强大的风力,同时还保证非常低的声音。

超频三FreezerX散热器另外一个非常出众的特点就是其采用了DHT直触式热管设计,这样核心的热量通过热管传递到鳍片的速度也将更快。

提供双SLI金桥,支持3路SLI

除了提供显卡常用的附件外,映众还附赠了一款名为《Warmonge》的游戏,该游戏支持NVIDIA PhysX物理特效。

盈通G9800GT游戏高手(一)

游戏高手”一直是盈通自家主打的高端显卡品牌,其仅与普通产品持平的售价也便于普通玩家接收。自从2007年4月推出的初代产品:盈通RX1650GT游戏高手起,经历两年成长期的"游戏高手"逐渐成为国内市场最受欢迎的显卡品牌之一。

盈通9800GT游戏高手版显卡保持了该系列的一贯特点,非公版设计、默认超频、全固态供电、龙骨散热器等配备。

盈通9800GT游戏高手版使用深蓝色PCB,PCB布线合理,整体设计出色

显存颗粒来自三星,规格为0.8ns GDDR3,单颗容量为64MB/32Bit,PCB正面总共搭载8颗组成512MB/256Bit。默认频率为2200MHz。

盈通9800GT游戏高手版使用G92-279-A2核心,基于NVIDIA早起的65nm制程工艺,核心默认频率为700MHz。

视频接口颇为完整,双DVI+VGA+HDMI高清数字接口的组合能够满足用户连接各种常见视频设备。而双SLOT散热设计可将热量通过显卡输出接口部位预留的散热困及时排除,从而进一步提高散热的效率。

盈通G9800GT游戏高手(二)

显卡采用了核心与显存分离的供电设计架构,核心四相、显存两相。用料上也毫不含糊的搭配了全固态电容和封闭式电感。

龙骨散热器是盈通游戏高手系列显卡的一贯特色,此次的9800GT游戏高手版当然也不例外。65nm G92核心在超频状态下的发热量不容忽视,而升级版的“颶龙骨”环形热管散热器完全可以满足使用需要。

“颶龙骨”环形热管散热器提供了大尺寸的散热风扇,直径达8mm的纯铜热管以及大量基于扣Fin工艺接口的结合的散热鳍片,大幅提升了导热、散热效率。

需外接6pin供电,提供双SLI金桥

附件一览

盈通G9800GT 512GD3 游戏高手红牛版(一)

当G92核心全面升级为55nm核心后,盈通又将游戏高手系列进行了升级,而这款盈通9800GT游戏高手红牛版正是使用了最新55nm的G92核心,相比上一页我们所介绍的盈通9800GT游戏高手版,后者在发热量方面将得到了更良好的控制。因此我们可以规格明细图中可以了解到,盈通也有意将这款经典作品作为一款低功耗产品来冲击市场。

与前面一款盈通的9800GT游戏高手版相比,另一款隶属游戏高手系列的红牛版则更可以看做是其简化版本,可见其PCB的长度进行了修改,更适用于小机箱用户。

显存也由原先的三星0.8ns,改成1.0ns,但盈通可能考虑到所使用的显存颗粒体质较好的缘故,因此这块卡没有刻意将显存频率下调很多,依然维持在2000MHz。

采用了55nm制程工艺的G92核心,频率由原先的700MHz,下调至675MHz

视频输出接口与游戏高手版没有任何变化

内部并没有安装屏蔽罩

盈通G9800GT 512GD3 游戏高手红牛版(二)

供电部分也仅提供了3+1的供电,但对于675MHz的核心频率来说绰绰有余,但超频能力方面会受到一定得影响。

龙骨散热设计

需外接6pin供电,提供单SLI金桥

铭瑄MS-9800GT终结者1024M(一)

铭瑄的这款9800GT终结者整体规格方面几乎与双敏/耕昇的产品如出一辙,而区别在于该卡在显存部分作了散热处理。所以在此就不过多的介绍了,仅做赏析。

显卡整体外观

PCB概况

Qimonda 1.0ns显存颗粒

采用代号为G92-289-B1的55nm核心

视频输出接口部分

铭瑄MS-9800GT终结者1024M(二)

供电设计

散热设计

显存散热装置

需外接6pin供电,提供双SLI金桥

附件一览

驭威射手系列9800GT(一)

对于一家新生力品牌来说,驭威这次参加测试的产品在规格及打造方面也十分顺适应潮。包括散热设计、采用55nm的核心、拥有1024MB的显存等等。但是令笔者感到奇怪的是,显卡采用Qimonda 1.0ns的显存而默认频率却只设为1600MHz,比较匪夷所思,这可能也与GPU-Z软件读取错误有关,但在经历了接近20款的显卡信息读取,相信这样的错误几率因该十分小。

显卡整体概况

显卡PCB布局

采用Qimoda 1.0ns显存颗粒 默认显存频率为1600MHz

采用代号为G92-2860B1的55nm核心制成工艺,默认核心频率为600MHz

视频输出接口

驭威射手系列9800GT(二)

采用3+1供电设计

采用两条热管+纯铜底座+大口径温控分风扇+大面积鳍片的散热设计

可能为了考虑到散热器的稳定性,我们可以看到在核心旁边还有长方形海绵垫来保证散热片的固定。但对于需要长期受到高温效应的显卡来说,此块海绵垫是否会起到相反的作用,还有待考证。

需外接6pin供电,提供单SLI金桥

附件一览

铭鑫视界风98GT超越版(一)

全高清高分辨率显示器正在对千元以内价位进行冲击,高性价比和震撼的大屏幕视觉效果吸引了不少消费者选购。要在高分辨率下玩爽大型3D游戏,显卡的显存容量大小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铭鑫的这款推视界风超越版的显存容量为1024MB,满足了大屏高端游戏玩家的需要。而整体规格方面还属中规中矩。

铭鑫视界风98GT超越版

铭鑫视界风超越版9800GTU-1024MB采用绿色的PCB设计,虽说是非公版设计但是PCB走线和散热都经历过优化设计。

8颗高品质Qimonda GDDR3显存颗粒组成1024MB/256bit的显存规格

核心编号G92-280-B1

视频输出部分提供了双DVI+TV接口

铭鑫视界风98GT超越版(二)

铭鑫视界风超越版9800GTU-1024M的供电部分采用3+2相分离式供电设计,其中核心3相显存2相;采用高品质富士通固态电容、意法半导体产的陶瓷全封闭电感和英飞凌MOSFET;为了加强供电的稳定性,核心部分采用了高成本的钽电容。

显卡散热部分采用了超频三出品的珊瑚海,配合单风扇和导流罩进行散热

需外接6pin供电,提供单SLI金桥

附件一览

铭鑫GTS250D-512D3中国玩家版

铭鑫为我们带来的第二款产品,当笔者初拿到这块卡的时候,变对它的名字感到十分好奇。如果说GTS250是它的芯片编号,512D3表示显存采用DDR3 512MB的规格,那么GTS250D是GTS250么(GeForce 9800GTX+),难道它不是9800GT么?

其实我们从包装盒上以及通过GPU-Z读取可以看到,该卡采用的是具有112个流处理器的G92核心,并非是公版GTS250所拥有的126个,而后缀的这个D应该就是Downgrade的缩写了,意味着这是一款降级产品。看来NVIDIA的平凡更名让厂家也难以很好的给产品进行定位,如果一旦9800GT更名成GTS240的话,那消费者将更是难以分辨,幸好NVIDIA并没有那么做。在这里铭鑫也是作为一个营销手段在操作罢了,这的的确确是一款9800GT产品,到底性能如何,还要看我们的测试情况。

这块显卡的做工还算不错,从显卡的设计看上去,和其它品牌相比略显逊色,并没其它品牌设计的那么漂亮,不过整体用料方面还是非常的扎实。明确的市场定位,使这款铭鑫GTS250D-512D3在一个非常有优势的价格上,充满着竞争力。产品采用7相供电设计,双6pin的外接电源设计,为其默认的超高频率,提供有效的供电保障。加固条以及金手指的保护套也一应俱全,起到最基本的保护作用。

铭鑫GTS250D-512D3中国玩家版

GTS250D使用的是超频三爱琴海三铜管加强型散热风扇,这款散热器的口碑还是不错的。该散热器拥有26片铝制散热鳍片配合三条热导管,应用了超频三特有的HDT技术+特殊的扣鳍工艺,既保证了热管与散热排的良好接触也保证了散热片之间的标准距离,将GPU所产生的热量通过热导管均匀传导至每一个鳍片上,达到更好的散热效果。同时,很多厂商都使用过此款散热风扇,其散热效果和噪音控制都得到了不少玩家的肯定。

三星的1.0ns DDR3显存颗粒,规格为512MB/256bit,显卡默认频率达到2100MHz

采用G92-283-B1的55nm核心,默认频率为725MHz

显卡的供电部分也常是厂商宣传的重点,GTS250D采用核心与显存独立的供电方式,板载紫色标识的三洋全固态电容及意法半导体生产的铁素体电感线圈加英飞凌原厂的MOSFET(场效应管)。而且,该卡采用的是大型PCB版能更好的散热,并采用七相供电(左侧1辅助,右侧4主供电和2相显存供电),为显卡稳定运行提供保障。顺便说一下的是,在这次9800GT横评中,这款产品核心以及显存的默认频率是最高的,足以让其他产品汗颜,可以看出其超越HD4770的决心。在所有参与横评的产品中,能做到这么高默认频率的也就这唯一一款,相信大家都非常期待这款产品的测试表现。

输出部分,视界风GTS250D提供了主流的双DVI+TV-OUT接口组合

附件一览

鑫益嘉 魔皇98GD3 1024MB 海量版(一)

鑫益嘉(A&G)显卡作为显卡品牌中的后起之秀,凭借近期在市场良好的表现,得到了许多DIY玩家的认可。其中“超大显存”的设计理念更是迎合了游戏玩家的口味,可见,鑫益嘉在显卡的游戏性能上下了一定的功夫。

蓝色的PCB板设计,散热方面选用豪华四热管配超静音滚珠风扇,纯铜底座通过大口径热管将热量引导至四周的高密度铝制鳍片散发,风扇产生的气流能均匀的分布于四周的显存散热片上,可以给显存芯片及供电电路散热,提供出众的散热性能。海蓝色面盖覆盖散热板表面,大气、美观。

鑫益嘉 魔皇98GD3 1024MB 海量版 PCB布局概况

采用Qimonda 1.0ns显存颗粒,默认频率为标准的1800MHz

采用早期的65nm制程工艺,核心代号为G92-270-A2

提供了DVI+HDMI+TV的视频输出接口组合

鑫益嘉 魔皇98GD3 1024MB 海量版(二)

显卡将核心与显存的供电电路完全分开,采用富士通全固态电容以及全封闭式电感组成,保证了平台的稳定运行,也为超频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散热部分

需外接6pin供电,提供单SLI金桥

附件一览

卓锐ZR-N98GT-5GD3 冰翼版(一)

2008年9月,深圳新智新集团公司凭借多年OEM服务的经验,整合了公司的资源后成立“卓锐ZOROE”运营中心,并推出“卓锐ZOROE”显示卡产品。和前面所介绍的驭威一样,卓锐这个品牌同样是08年新生力品牌,可谓出身牛犊不怕虎,两家产品同样在散热方面下了不少功夫,而在显卡的整体规格方面还是显得有些保留。

卓锐ZR-N98GT-5GD3 冰翼版

深绿色的PCB,布局方面中规中矩

采用三星的1.0ns显存颗粒,默认频率为公版的1800MHz

使用早期65nm的G92核心,核心代号为G92-270-A2,默认频率为公版的600MHz

视频输出部分采用了DVI+HDMI+TV的接口组合

卓锐ZR-N98GT-5GD3 冰翼版(二)

核心供电部分

散热设计

需外接6pin供电,提供单SLI金桥

附件一览

太阳花98GT/512M/DDR3(I-DSS)变频王(一)

对于老一点资格的玩家,可能对“太阳花”显卡的印象都颇深。对于老玩家来说,其实也不算是太老,掐指算算,也是不过是几年的时间,太阳花显卡在2000年左右风头之健,可说是无人出其之右。太阳花科技在2000年签约前国家足球队队长李伟锋作为品牌形象代言人,并在随后推出"幻影"系列显卡,迅速成为国内显卡市场上的领军品牌和市场销量之最。在2003年太阳花推出的"钛子"系列显卡和"超频王"的概念,都得到了渠道和市场的一致认可。

2008年,对于太阳花来说可谓是双喜临门。2008年1月份太阳花工厂凭借自身雄厚的实力,由之前的NVIDIA授权生产商(AIC),成功的晋升为NVIDIA全球一线显卡生产商(Direct account),从而与台湾同德、华硕等一线工厂一样,隶属于NVIDIA同级别生产商,这个授权的成立,是NVIDIA对太阳花工厂的制造工艺、生产能力、销售量、资金实力的一个肯定,同时也意味着今后太阳花工厂在技术、产品等方面将得到NVIDIA直接的支持。这次,太阳花为我们带来了其钛子系列的一款9800GT。

采用蓝色PCB板设计,显卡走线清晰,做工中规中矩

太阳花9800GT(I-DSS)变频王在技术上还加入了Hybridpower功能以及I-DSSIII(第三代)智能变频技术,比上一代8800GT显卡在节能方面和频率自动控制方面的性能都要更高一筹。

采用现代的1.0ns显存颗粒,默认频率为1800MHz

核心采用最新55nm的G92核心,代号为G92-280-B1

双DVI+TV的视频输出接口

内部没有安装屏蔽罩

太阳花98GT/512M/DDR3(I-DSS)变频王(二)

显卡采用了核心与显存独立的供电模块,用料上采用了全固态电容

散热方面,太阳花9800GT(I-DSS)变频王采用的是双热管+超大独立覆盖式风扇设计,能够为显卡提供强劲的风力,保证显卡在高速运行过程中迅速将GPU热量传输出去。

需外接6pin供电,提供单SLI金桥

附件一览

祺祥9800GT 功夫之王2 (一)

祺祥9800GT 512M DDR3功夫之王将显存升级为0.8ns,全固态的用料,配备超大龙骨热管散热器。规格方面,借助于0.8ns的显存,在频率上默认就达到了2000MHz,而核心与Shader频率设定得有些过于保守。

祺祥9800GT 功夫之王2

整个PCB的布局还是比较清晰的,在用料方面较为中矩

采用1.0ns的Qimonda显存颗粒,默认频率为2000MHz

采用55nm的G92核心,代号为G92-280-B1

提供了双DVI+TV的输出接口

祺祥9800GT 功夫之王2 (二)

供电部分采用分离式的供电设计,核心3相,显存1相

而除了龙骨热管散热器外,该卡在现存部分也有散热铝片进行散热

附件一览

第一回合:3DMark基准性能对比

因为测试的这二十款9800GT都是具有112个SP,再加上GPU架构上是一样的,它们性能间的差别仅仅是因为出厂频率上的不同,因此我们对这款显卡的3D性能只作了简单对比,测试时各显卡的频率均为出厂频率,而需说明的是这几款产品的3D性能并非按频率高低来排序。

可见盈通9800GT游戏高手版凭借强劲的默认频率在Performance模式下性能表现最强,成为了唯一一款在出厂频率下超越Radeon HD4770的产品,而翔升与iGame两款9800GT也表现出了不俗执行效能。另外,几款出厂公版频率的产品得分极为接近,可以看作是测试误差,不过这里值得注意的是,唯一一款无需外接6pin供电的影驰节能版9800GT,虽然出厂频率被有意被调低,但从最终的测试成绩来看,该卡并没有影响到期性能方面的表现。

最终在默认频率下似乎只有三款9800GT表现出了在3DMark Vantage测试下能与Radeon HD4770相抗衡的能力,但由于此次9800GT大部分都采用了NVIDIA最新的55nm的核心工艺制程来打造,以及部分显卡使用了三星0.8ns的优质显存颗粒,两者搭配都会让显卡具备相当高的超频潜力,因此后续的超频测试也成为了这次比拼的重要环节。

第二回合:超频能力对比

我们将显卡默认频率统一提升至750/2200/1875MHz(核心/显存/Shader),以此为抗击标准。

超频能力主要受GPU电压、供电设计和散热器性能影响。超频中以通过3DMark Vantage测试作稳定性验证。最终在超频后,20款产品中12款产品脱颖而出。但我们可以发现,在这12款产品中,双敏无极29800GT金牛版与耕昇98GT神驹版厚积薄发,更是以公版的出场频率达到了抗击标准,性能表现幅度大幅度提升,成为了其余没有达到此频率的8款低频显卡中的佼佼者。

翔升金刚9800GT旗舰版超频能力出众

第三回合:游戏实测 《Cyrsis》

《Crysis》近乎变态的画质效果对GPU的处理器能力和数据带宽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在此,盈通游戏高手版、iGame、翔升略微超出,但所有显卡的差距都在3帧以内微乎其微,玩家要流畅的体验Crysis,我们建议选择DX9模式,这一模式下Crysis以牺牲有限的画质将获得了不错的游戏性。

第四回合:附加值 《Star Tales》测试

第二款属于附加值类的游戏测试,考虑到目前越来越多的游戏加入到PhysX行列中,因此第一款加入PhysX物理引擎并使用虚幻3引擎的国内劲舞网游《一舞成名》也成为了我们此次测试项目之一。目前该游戏仍处于测试阶段,因此所使用的Benchmark测试结果仅作为参考。

可以看到,9800GT显卡在开仅1920x1200并开启2AA/8AF的情况下已经很难应付这款游戏了,基本都保持在30帧以下。而对手Radeon HD4770由于并不支持PhysX物理加速功能,此时更是无能为力了。

第五回合:功耗值测试

请注意功耗数据为整机平台,测试仪器为海韵Power Angle,数值越低越好,由于平台一致,所以数据是具有参考价值的。成绩分两种模式获得,一个是在操作系统内待机10分钟,另外一个是开启6个Rthdribl v.1.2 (DirectX9)后所进行稳定性测试时达到的最高功耗。

空闲时,各显卡的功耗几乎相当,此时的GPU电压和频率都保持一致,功耗上的差别在于电路设计和散热器的影响。唯一例外的就是影驰的这款节能版9800GT,由于低电压的缘故,因此即使在空闲时,功耗也十分低。而高负载时,影驰的这款节能版9800GT依旧表现出色。但整体上最终仍是不能与采用最新40nm的核心工艺制程的Radeon HD4770相抗衡,在空闲/满载两项测试中表现无疑最出色。

第六回合:GPU温度测试

测试方法:开启6个Rthdribl v.1.2 (DirectX9)稳定性测试,记录待机及满载时的GPU温度。环境温度在22℃左右。

凭借FreezerX散热器强大的性能,映众冰龙版在GPU散热上遥遥领先,以绝对优势独占螯头,GPU温度只有空闲/满载时均为40/51℃。

最终:群雄杀戮 谁将披上黄金战甲

本次横评,在我们收到的产品,每一块都可以用来充分展示厂商的研发实力,因此所具备的竞争力也都非常强,从这些产品中选择出少数最终获奖的产品,实在是难上加难。但如果你认认真真看完本文,相信对每款产品有了一个通透的了解,选择哪款产品也自然心中有数,不过对于喜欢只看结论的读者来说,我们还是推荐以下几款产品:

《最佳创意设计奖》

最佳设计奖,我们授予iGame9800GT-GD3冰封骑士5F,iGame的设计理念令我们感受到了七彩虹的进取心,iGame9800GT-GD3冰封骑士5F与其说是一款显卡,不如说是一款融合了工业设计,娱乐与艺术的综合体,在参测显卡中,论外观设计及设计理念,无人能出其右,因此我们授予最佳设计奖。

《编辑选择奖》

纵观到站的几款9800GT,绝大部分的产品都停留在699-799元,包含各种超频版,大容量显存版等等规格,而众多Geforce9800GT产品中只有索泰这款复刻版采用了P393公版,甚至连散热风扇都没有换,并且使用了柏能工厂惯用的蓝色PCB,同时也是一款默认频率较高的Geforce9800GT。价格方面,该卡由近期的899元直接降低至799元,走进了公价位置后,非常适合对做工用料要求较高的玩家选择,三年的质保时间也能充分证明索泰对显卡产品的质量保证。不过索泰方面表示,公版产品的出货已经接近尾声,以后将以非公版产品为主,所以喜欢公版品质显卡的玩家欲购还得从速。

《最佳节能设计奖》

2009年的“地球一小时”是一项全球性的行动,它呼吁每个人,每个企业和社区都积极采取措施,投身其中,承担应尽职责,为创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明天而行动起来。随着越来越多的民众意识到,一个小小举动可以对最终结果有着巨大的影响时,参与人数也在不断增加。所以,对于如今电脑之中的核心部件之一,低功耗显卡也渐渐进入了许多玩家所选择范围之内。除了GPU厂商本身对产品的额定功耗限制外,许多显卡厂商也开始对自己的产品加入一些差异化的功能,如软件来更进一步的降低显卡的功耗值。在本次98GT的横评中,影驰这款9800GT凭借采用NVIDIA所打造的节能版G92核心,毫无疑问成为了最节能的一款98GT产品。如影驰再融入一些节能软件的话,相信这款显卡的功耗将更进一步的降低。值得注意的是,性能方面这款节能版98GT的表现也并非因出厂的低频而有所制约,所以最终得到我们一致好评,荣获本次最佳节能设计奖。

《最佳超频性能奖》

本次9800GT横向测试的最佳超频性能奖得主——双敏无极2 9800GT金牛版。首先从严格意义上的去定义这款产品的规格,说实话这款显卡显然只是一款使用了Qimonda 1.0ns显存颗粒的普通版9800GT,因此在整体的基准的性能测试部分表现得中规中矩。但是最后在超频测试的重要环节中,该卡毅然决然的挺过了我们所拟定的700/2200/1875MHz的高频考验,成为了所有公版频率及高频版9800GT超频后幅度提升最大的一位。但值得一提的是,耕昇的神驹9800GT诸葛版也做到了这一点,但是从两款显卡所使用的散热设计来看,双敏无极2这款9800GT更适合迎战即将到来的酷夏。最后经过评测编辑一致认可,获得本次20款9800GT最佳超频性能奖。

《编辑推荐奖》

本次9800GT横向测试的编辑选择奖得主——盈通9800GT游戏高手版。三星0.8ns的显存,4+2的供电,700/2200/1800MHz的核心频率、超酷的龙骨风扇,在性能等各项综合测试中表现都十分优异,以及799元的售价,我们也很乐为玩家推荐这款显卡。

《编辑推荐奖》

本次9800GT横向测试的编辑推荐奖得主——翔升金刚9800GT旗舰版。三星0.8ns的显存,4+2的供电,680/2200/1700MHz的频率、双风扇+热管+大面积散热鳍片,在各项性能测试中表现都十分优秀,并且在最终超频测试中核心频率超到了800MHz。最后,还有几乎容纳了目前所有能支持的视频输出接口,外加一键超频的调节按钮,它的售价仅为899元,并附赠《失落星球》游戏, 这款产品得到编辑部全体成员的一致认可,最终将编辑选择奖颁发给它。

《最佳性能奖》

本次9800GT横向测试的最佳性能奖得主——技嘉GV-N98TOC-IGI REV:2.0。这款显卡默认核心及Shader频率是此次测试的20款98GT中最高的。而在最后超频测试中,更是凭借其强劲的散热及2盎司铜的PCB技术,让性能发挥到了极致,得分飙升至第一位。但性能往往会与价格成等比,希望当技嘉显卡正式全面登陆国内时,价格能更平易近人点,这样才能让更多的玩家体验的到其强劲的性能。

《最佳性价比奖》

本次9800GT横向测试的最佳性价比奖得主——铭鑫视界风GTS250D中国玩家版。能荣获这项奖项的显卡,当然得集性能、价格二者为一的一款产品。首先从性能上来说,凭借稍高的频率,这款98GT在3DMark Vantage及超频测试中的表现通过综合得分列表上可以看到。虽然温度与功耗方面的表现并没有什么特别突出,但是良好的用料及做工,加上爱情海双热管散热器,都这让这款售价仅为799元的9800GT显卡绝对物超所值。当然,铭鑫对于这款98GT显卡的命名上显然会让消费者混淆,实际GTS250与98GT的的售价上却有着差距的,性能表现也完全不同的,虽然在包装盒上已经做标明了这款显卡的具备112个SP,但即使这样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更容易让某些JS有机可乘,最终可能造成消费者利益上的损失。

写在最后

GeForce 9800GT已经十分稳定的占据着699—899元的市场空间,成为NVIDIA主流产品市场最值得选购的显卡之一,而产品之间的价格区别则主要体现在根据不同的定位,在做工、显存大小和频率高低上都各不相同。换句话说,通过这次的横评,更让我值得庆幸的是,在这20款GeForce 9800GT显卡产品中,无论是AIC还是同路品牌,每个厂商对待自己的每款产品都已经能很好的找准自己真正所因体现的价值与定位了。包括节能环保型、极致静音型、极致超频型,新兴的DIY定制型,谁所提供更多的附加值等等,而不是像以前,一味的追求用料,一味的去比拼性能。

不过这也引发出了一个现象是值得让人深思的,随着显卡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通路和AIC之间的界限已经变得越来越模糊。由于产品价格透明,利润偏低,一些AIC厂商也不得不靠着偷工减料来维持产品的利润。而对于一些通路显卡厂商来说,想要求得发展,反而开始在做工、用料方面更加重视起来,而价格方面却更加吸引人。所以,从近两年的情况来看,通路产品性价比变得越来越高,消费者选择的范围也将变得更广。

回到这次GeForce 9800GT与Radeon HD4770的话题中来,“两方交火必有成败”,一方,正在不断积聚科技力量研发秘密武器,一次次的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而另一方,也正在不断对现有产品进行升级和调试,双方任何一点进步都有可能让对手汗颜。但如今对于NVIDIA与ATI来说,无论是在旗舰产品,中端及主流产品的战争中,双方各有胜败,因此我们也很难真正去说清楚这两家业界巨头谁更胜人一筹,很多时候,我们已经不能以成败来论英雄了。虽然在一次又一次的战役之后,双方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结果,不过是多与少的问题罢了,但在下一次大战爆发前,谁都不敢轻敌,“骄兵必败”想必他们都因该比我们更清楚。但就目前来说,NVIDIA还是凭借较为丰富的产品阵线占有一定的市场优势,但横评过后也间接的说明了其对核心构架的改进上速度是相当缓慢。ATI这边则更是遭遇Radeon HD4770有价无货的事情发生,但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二者之间的竞争也会更加激烈,09年的主流显卡市场也更加值得期待。

最后,20款9800GT显卡的介绍及测试部分已经接近尾声,其实这也是第一次我们直接将竞争对手放置横评文章中进行对比,需要说明的是本文并不是恶意去攻击对手而抬高自身。因为抱着对二款定位相同的产品,我们更因该站在理性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去选择产品,并最后给消费者合理的评价,这也是每一次横评的初衷。就将来的显卡发展趋势而言,性能的强于弱往往已经不能决定一切,对于一款产品,一定会有太多的客观及主观因素承载。最后套用一句某网友在我们对G92首发测试的文章中的评论来结束此次横评“冲动是魔鬼,够用就行”。

返回原文

本文导航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