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的价值不在于它有多么先进,技术如果被束之高阁,它就没有价值。如果它的应用的范围越大,那么它就越有价值。要实现产品化,仅仅靠一项技术,也是不够的,产品实际上是多项技术的结合体,如果产品设计足够好,就能影响一个行业的发展,或者改变普通大众的生活方式,我们
科技的价值不在于它有多么先进,技术如果被束之高阁,它就没有价值。如果它的应用的范围越大,那么它就越有价值。要实现产品化,仅仅靠一项技术,也是不够的,产品实际上是多项技术的结合体,如果产品设计足够好,就能影响一个行业的发展,或者改变普通大众的生活方式,我们可以称之为应用革命。这篇文章,讲的就是音频技术的应用革命。
1、收音机
1888年,德国科学家赫兹(Heinrich Hertz)发现了无线电。1906年加拿大科学家费森登 (Reginald Fessenden)试验无线电传播声音成功,奠定广播的技术基础。第一台收音机是什么时候发明的,已经无据可考,具体是谁发明的,也有争论。不过,矿石收音机肯定是第一种类型的收音机。1906年,真空管被发明,极大的促进了收音机的发展。1920年,第一家商业电台KDKA在美国成立。1953年,南京无线电厂开发出了第一台国产化的真空管收音机,带动了中国的电子工业发展。 Harman Kardon于1954年开发出立体声收音机。随着芯片技术的发展,现代的收音机已经完全变了样子,也引入了方便的数控技术。虽然近些年数字广播技术也在快速发展,但是广播最基础的形态没有变,现代广播依然是以无线电方式传播的。
收音机完全称得上是一项应用革命,它完完全全的改变了普通老百姓的生活,直到今天,你还能看到手持收音机晨练的老头,大部分人开车时,也有听广播的习惯。在很多手机中,也集成了收音机功能。在美国,99%家庭拥有收音机,人均拥有2台。在中国,收音机也远远比电视机更早进入普通家庭,现在谁家都有收音机。虽然电视事业发展迅速,极大的冲击了广播,但由于收音机便于携带,价格也便宜,因此依然保持了庞大的拥有量。收音机的便利性也是电视无法取代的,在汶川地震这种大国难的时候,空投的大量收音机,也帮助灾民及时的稳定了信心。
2、乡村大喇叭
大喇叭可能是最具中国特色的音频技术应用吧,曾经遍布城市和乡村,以前工厂里也有,那会的最大的功能就是传播一些很红色的内容。随着改革开放,大喇叭从城市退出了。在农村也不多见了。但人们发现,大喇叭也有其独特的优势,它的广播成本很低,而且操作也很简单,也容易维护,很多时候比粘贴公告更有效率。现在在农村,大喇叭被赋予了一些新的作用,比方说广播一些农业技术知识、广播天气预报、提醒农民做好防灾、何时打药、何时治虫等等。这样一来,大喇叭就很贴近农民的生活了。大家对大喇叭由被动接受变成了主动接受。
大喇叭并不是先进的东西,但它影响了红色中国的几亿人,在不同的时期,它有着不同的职能,从它的应用面,影响的人数来说,它是一项很了不起的发明与应用。
3、随身听
Sony于1979年推出第一款Walkman便携磁带播放机,便点燃了一场风暴,随后十多年里,销售了上亿台的设备。Walkman成为了当时年轻人的所向往的时髦用品,70后的人,在读书时代大多都有这么个愿望——拥有一台Walkman。但当时一台Walkman价值五六百元,相当于普通工薪阶层几个月的收入,要知道,当年读一期高中的学费才不到100元呢。Walkman英文原意为“走路的人”,但到了中国后,被赋予了一个很形象的名字——随身听,至此,便携的播放器都被称为随身听。1984年,Sony又发布了Discman,这是一款便携的CD播放器,它在国外,比Walkman更加受欢迎。但在国内,因为当时CD的还不够普及(准确说是盗版CD还不够普及),加上价格更加昂贵,因此影响到Discman在中国的销售,在大陆,便携磁带播放机仍旧是主流,当时最热的两个品牌就是Sony和aiwa。1992年,Sony发布MD,在保证接近CD的音质的基础上,做到了比烟盒还小的体积,和Walkman和Discman相比,MD的体积缩小了60-80%。这使得MD成为了随身听爱好者的终极追求。
随身听极大的满足了音乐爱好者的需求,在全球拥有数以亿计的用户。随身听本身也催生了一个崭新的行业,带来巨大利润的同时,也促进相关行业的发展,例如耳机行业,正因为随身听的出现,小耳塞的需求剧增,它变成了耳机中的主要类型。随身听庞大的用户群,也促进了音乐市场的巨大发展。随身听要求足够好的电池续航能力,省电!再省电!这对相关行业来说,是新的要求。芯片设计时得考虑省电了,电池得考虑扩容了,机械部件得考虑及时的待机了,这些技术综合后,成就了随身听一个成熟的机电结构,到Discman最终退出市场时,有些超薄款的音乐播放时间甚至可以长达近200小时。这些节能技术,后来也被应用到其他行业。
4、iPod
第一款MP3播放器具体是什么品牌什么型号已经不清楚了,有人说是韩国的世韩MPMan F10,但似乎证据不够充足。真正让MP3播放器概念走向普通百姓视野的是帝盟的Rio系列播放器,它的成功,让美国唱片协会(RIAA)坐立难安,它们发起了诉讼。最终帝盟获胜,但帝盟获胜时已经体力不支。创新在当时也是一只重要的力量,但因为担心也像帝盟那样被卷入官司,创新在空档期无所作为。2001年5月,我们曾经在《电脑自作》杂志和短歌行网站发文,指出MP3必然兴起,取代MD。不到半年时间,2001年10月,当时还十分弱势的苹果公司发布iPod,从此掀开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数码随身听的革命。国内也开始了MP3播放器的高速普及。
作为随身听市场的绝对领导厂商,Sony也没有做出正确判断,其二十多年积累的优势资源,在3年不到的时光里,被iPod彻底击败。iPod的第一代,说实话,并不出色,但从第二代起,就引入了很多新鲜的东西,最典型的当属触摸技术的引入,当iPod Nano发布时,其特有的环形触摸技术,加上超薄的机身设计,让市场彻底疯狂了,也差不多是这个时候,iPod成为一个有特别意义的词汇,它超脱了产品概念,一定程度上成为了一个行业的的代名词。这种影响力在国内并不明显,主要原因是iPod的价格还比较贵,普及有困难。但在国外,iPod已经是年轻人必备的装备之一了。
iPod虽然不是第一款MP3播放器,但它不失为一个革命性的设计,它灵活的运用了大量的先进科技来为产品服务,触摸、环形触摸、多点触摸……制造了实用而且炫丽的使用效果,iPod也因此成为其他行业纷纷仿效的产品。发展到iPod Touch 时,iPod不再是简单的Mp3播放器了,是一个具有PDA功能的掌上设备了。苹果也因iPod获得第二春,它成为了唯一一家能在金融风暴中还得大赚特赚的科技公司。苹果自己不具备制造能力,iPod的制造均为外包,因此它也为电子行业提供了巨量的就业机会,尤其在金融风暴的时期,这种作用显得更有意义。苹果对闪存芯片的巨大胃口,直接的刺激了存储技术的发展,也直接刺激了闪存芯片的成本降低,为其他行业,例如手机、U盘压低了制造成本。苹果为iPod设计了一个专用接口,通过这个接口,iPod可以外接很多外设设备,这也形成了一个新的,且庞大的市场,而且创意设计五花八门,有音箱、有底座、有麦克风、甚至还有剃须刀……这些外设中,量最大的就是音箱,因此诞生了一个新的词汇——iPod音箱。
4、有源音箱
随着集成电路技术的进步,出现了大量的中小功率的放大器芯片。这直接促使了有源音箱的诞生,但第一台有源音箱是谁创造的,也已经无据可考。但有源音箱却很大程度上的改变全球音乐爱好者的使用习惯。上世纪90年代初期,国内陆陆续续的出现了有源音箱的制造商,随着个人电脑在中国的普及,有源音箱的需求也日益增长。当年能发声、能播放VCD的电脑,都被称为多媒体电脑,因此有源音箱也顺应潮流,被包装成多媒体音箱。这个时期,出现了很多对后来市场有重大影响的品牌,例如麦博、漫步者、轻骑兵等。在当时,多媒体音箱都还是以书架箱形式存在的。1997年,创新发布PCWorks 2.1音箱,改变了音箱的主流造型,也改变了市场构成,2.1至今,都是市场主流产品,占据80%以上的市场份额。到底谁是2.1的始祖,众说纷纭,中国市场的第一款2.1音箱肯定是PCWorks。
从无到有,中国大陆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有源音箱生产地,占据全球90%以上的市场份额。它的迅速发展,为社会提供了几十万计的就业机会。有源音箱本身的发展,也促进了音箱操控技术的发展,一些数字化的技术被引入到设计当中,这在传统的音响设计中是没有的。有源音箱在使用上比独立的功放外接音箱要方便,而且应用面更广,价格方面也有优势,除非发烧友,大部分家庭接受了有源音箱,有源音箱是家庭音乐欣赏的主要设备。
5、卡拉OK
KARAOKE被翻译成一个很抽象的中西文组合的名词——卡拉OK,但这并不妨碍它在中国乃至全球的快速流行。KARAOKE 起源于日本,发明人是井上大佑,关于卡拉OK是如何发展的,我们就不再赘述,网上有大量的资料可供阅读。卡拉OK本身并不是一个具体的产品,而是一个应用创意,它实现了很多人“嚎一曲”的愿望。卡拉OK传入中国时,正值全民观念改变的时候,人们对娱乐有了巨大的需求,这直接催生了KTV歌厅的发展,成为重要的民间娱乐场所,卡拉OK也成为了年轻人重要的社交方式,其地位可能仅次于吃腐败餐(玩笑:-))。卡拉OK也改变了很多行业的发展方向,影响为最深刻的就是唱片业,伴奏带或者光盘成为了受欢迎的品种。大概很多朋友都有印象吧,以前带伴奏的卡拉OK碟中,很多穿着三点式唱民歌的内容,因为当时太火了,唱片公司粗制滥造也能卖得很火,这种三点卡拉,是一个时代的另类缩影。卡拉OK也促进了相关行业的发展,90年代购置家庭影院的,大部分都是为了唱歌准备,麦克风、音箱、功放厂商都乐不可支,获利非浅。在DVD进入家庭的时候,卡拉OK已经开始在中国家庭退烧了,但在社会中,歌厅依然广泛存在,正因为歌厅数量巨多,几个国家级的部门都想方设法的想从中捞一笔,比方说争议很大的歌厅音乐版权税的征缴。
下一场应用革命在哪里
古往今来,每一场技术应用革命,都必须先伴随着足够的相关的技术沉淀才能发生,在音频领域,我们认为上面例举的几个例子可以视为音频技术的应用革命,当然,这也只是一家之言。如果您有不同看法,欢迎留言,如果我们遗漏太多,我们将补充成续篇。上面的几个例子可以看出,广为流传的东西,并不一定是最先进的,成功的,也不一定是吃螃蟹的,合适的时候,组合合适的技术组成为一款产品,是成功的关键。要问我们下一场应用革命会怎样,我们坚定的认为,就是无线音频。最近,Soomal组织了一些有关无线音频设备的应用报道,我们称之为“自由的音频”系列。现有的无线音频技术还不完美,但它预示着自由自在的享受音乐的时代即将到来,它会是下一场革命。我们希望下一场的音频应用革命是由中国人发起。
接下来,我们还会有革命性音频技术的盘点,与本篇的侧重点不同,我们也希望您能喜欢这种文章。文章的最后,恭祝大家端午节愉快,我们用屈大夫的名句——“路漫漫兮其修远,吾将上下而求索”来结束此文。革命路还很长,谢谢大家阅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