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消失是覆盖——看不见技术趋势

互联网 | 编辑: 毛付俊 2006-05-09 18:00:00原创

    我再次讨论技术话题,大概是因为自己得出客观的结论不符合我的主观意愿,但愿这回能找回点平衡。

                                                         ——题记

文/CNET授权媒体总编 刘克丽

    据说,现在的美院绘画美术专业都要撤消了,我不知是真是假,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绘画技术教育不会消失,绘画的创意还会发扬光大,因为它已经变成基础课,被影视作品给覆盖了。IT业中的许多技术和绘画一样,例如早期二进制编程等技术,也己被其后代产品所覆盖了。

覆盖高于升级

    覆盖技术升级够高级了吧?覆盖高于升级,起码对用户是这样。

    最早的用户和厂商们一样,也要用二进制代码编自己的应用程序,后来用了宏汇编,再到后来用上了语言,现在用了开发工具,甚至用视窗的应用软件,击几下鼠标,加几个参数就OK了,这4 次升级,实际上是厂商们做了4 次技术产品的覆盖。

    对于用户来说,这些技术覆盖比升级感觉要好得多,因为他们感觉不到是升级,只是方便。其实,二进制编程技术没有消失,宏汇编、语言技术产品也没有消失,在厂商技术研制方面继续存在、继续使用,成为了视窗研发的基础。

    这就和绘画和影视作品一样,没有绘画,构图的基础,怎能拍摄、剪辑好影视作品?

企业式的技术覆盖

    有些企业被收购了,别以为它们的技术从此消失。实际上,这些技术被收购者进行了企业式的、品牌式覆盖,这也是收购者进行收购的契机之一。

    特别是前卫技术,原创式的技术,最容易吸引大企业、有经济实力的企业收购。还有一些做技术起家的小公司从成立起,目的就是为了让大企业收购。这也应了上期本栏所说的,技术从一流沦陷到三流结论的又一次证明。

    思科公司在2000年发现,自己的产品线中缺少光纤和无线局域网产品,于是就在两年内花了近30亿美元,收购了两家光纤公司和一家无线局域网公司。能说这两家公司的技术都消失了吗?当然不能,只是被大企业产品线覆盖了而已。

资源难以起死回生

    IBM 、惠普、诺基亚等大公司每年能产生多少专利技术,这些专利技术又有百分之多少能够变成产品、商品、成功的商品被消费者享用?20% 、30% ?最多不过40% !其余的60% 呢?消失了?判无期徒刑了?不知道。

    去年,我正在撰写的《合金英雄》一书时,收到贵州松桃苗族自治县为知青出书的约稿信,因为工作忙,我本想推托,但约稿件中有一句话让我终生受益:文化资源不可再生。当然技术资源的再生也不易,起死回生的为数不多。

    和前两个小标题命题相比,如专利技术被判无期,不如现成的产品技术被升级式、企业式覆盖,或者被市场式覆盖了的好。

    专利技术在被保护的同时,也受到了生存保证的约束。

管理技术比技术本身难

    本来是为了给做技术工作的找点平衡,没想到写到这儿,又让人感到做技术的不是从一流到三流的问题,而是面临着被覆盖,被收购被判无期(专利技术)的悲惨,这世界到底是怎么了?什么知识英雄?不是知识狗熊吗?

    如果这样想会更好,管理、经营技术,比创造、发明技术还难,因为这才是技术与技术的叠加,甚至前后者是乘方的关系。这也是一种,或者说更高层次的看不见的技术趋势。

结束语

    当然,应用更是一代覆盖一代。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