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信息报:世界各国农村信息化现状一览

互联网 | 编辑: 杨剑锋 2006-05-25 10:41:00转载

     美国: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的计算机应用逐步推广到农场范围,到1985年,美国已经有8%的农场主使用计算机处理农业生产,其中一些大农场则已计算机化。如今,计算机的应用,给美国的农场管理与生产控制、研究和生产带来了高质量、高效益和高效率。

  日本:日本20世纪90年代初建立了农业技术信息服务全国联机网络,即电信电话公司的实时管理系统(DRESS),其大型电子计算机可收集、处理、存储和传递来自全国各地的农业技术信息。每个县都设DRESS分中心,可迅速得到有关信息,并随时交换信息。

  德国:90年代中期以来,国际互联网的出现使农业信息的传播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以前大型而低效的数据存储设施被高效的计算机系统所取代。目前,德国通过各种网络的连接,可查到各种专业研究信息、科技管理信息和经济等方面的信息。

  法国:在2000年末,个人电脑家庭配备率介于26%—33%之间,增长幅度基本上达到了改时期欧洲平均水平,由此也促进了法国农业信息化的发展。

  韩国:韩国作为农业信息化起步较晚的国家,采取农业信息化“追赶型“模式。”追赶型”国家有可能借助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相对于工业化进程来说提前进入信息化时代,并利用信息化技术反过来推动和改造传统的农业,甚至于形成“工业化”与“信息化”相结合的新模式。

  韩国信息化的主要特点实际上更注重于信息技术应用的实效。例如,韩国农村电子商务极为发达;韩国乡村还可实现网上看病。

  印度: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度政府决定实施农业研究信息系统(ARIS)项目,以信息技术促进国家农业科研系统的发展,资金来源于国家农业研究项目基金。

  建立农业研究信息系统的主要目的是:使农业管理人员和农业研究人员快速而方便地获取信息;利用国家农业研究系统的基础设施搜集、加工、存储、检索和利用信息;在国家农业研究系统内部全面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提高研究项目规划、执行、监督和评价的能力。

  越南:目前,越南农业和农村发展部在实现电子化管理过程,政府吸取了许多国家经验,计划分4个步骤进行:

  第一步,宽带进村、建立网站,为农民提供基础信息;第二步,建立并扩大农业和农村发展的贸易信息系统;

  第三步,建立用于农业和农村发展的软件工业,尽力替代进口软件,并逐步实现出口自己的软件;第四步是为了使用技术开发的需要,加强对农业信息技术专家的培训。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