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主板业界最火的话题,莫过于是所谓的"金属门"事件了,金属门事件所为何来?不外乎就是最近有主板业者推出所谓"三倍金"的主板产品,甫一推出,自然引起业界极大的讨论,主要的讨论集中在,卖主板究竟不是卖金属,推出所谓的三倍金主板,终究只是一个噱头,没有什么实质意义;另外一种说法就是由于有另一家主板业者在市场上,已经有很成熟的两倍铜产品,推出三倍金,明显地较劲意味浓厚。
针对这些疑义,本文企图从金属的物理特性出发,为您彻底解析,所谓的"三倍金"究为何?
主板接口的基本结构
在了解三倍金的实用意义之前,我们先来看看主板接口的基本结构。
我们先要了解主板上的组件的基本构造,像CPU及内存的接口等接插件, 我们可以统称为主板上的连接器, 而连接器会有塑料跟铁件及金属接脚,其主要的功能则是传导电流信号的载体,而今天我们在讲的不管是一倍金还是三倍金,都是在谈的是这个连接器的金属接脚的镀层技术。
既然我们知道了,这个连接器上的金属针脚主要的功能是在传导电流信号,那么其导电效率也就成为其很重要的一个要件了,而对CPU及内存这种工作频率极高的组件来说,其传导一旦受到些微的影响,如接口针脚一旦产生氧化,那么整个系统的稳定性极容易陷入不稳定的状态。
一般来说,为了生产制造的成本考虑,我们会将接脚的主体用铜为主要的材质,主要使因为 铜的导电性极佳,而且其成本也符合一般人所能负担,你看看家电里的电源线,都是以铜线做为主要的导电材质,其主要原因就是在此。
但铜做为一种导电材质,固然有极佳的导电性,但问题是,它是一种活性极强的金属,极容易在空气中氧化,所以我们必须在其上加入一个镀金的保护层,以防止铜的氧化。大家都知道,金是一种贵金属,它的传导性跟铜相近,但它的惰性比铜大的多,是一种极安定的金属, 你有听过金会生锈吗?基本上应是不太可能,所以要镀一层金,其主要功能就是防止铜本体在空气中氧化,但要镀多厚,一直是厂商在成本与效益方面做一个均衡考虑的地方,传统上的主板大多用的是5μ的厚度,也就是因为5μ的镀层不至于增加太多生产上的成本。
三倍金的意义
μ是量测的单位,1μ=10-6英吋,而传统的5μ料件就差不多只有0.000127毫米厚度的镀层,而所谓的三倍金,就是15μ的厚度换算成公制就是0.000318毫米。
我们把它整理成一个简单的公式:
1 μ=10-6英吋
5 μ=0.000127毫米
15 μ=0.000381毫米
为什么要三倍金
由于DIY玩家经常更换各种配件,对接口部分的镀金材料不可避免的带来一定的磨损。使得镀金会被慢慢消耗造成铜材料暴露于空气中氧化。日久天长则会产生莫名其妙的问题。为了使DIY用户避免因为接插件的频繁更换产生问题,于相关接口处采用了厚度高达0.000381毫米的镀金层,避免多次更换硬件带来的磨损。
到这里用户对精英电脑三倍金技术有了一定的初步了解。但是三倍金仅仅具有一个耐磨损的好处么?其实使用三倍金技术对各种接插件还有提升信号传输稳定性的保证。这是因为金的延展性带来的效果。传统的镀金由于使用的金材料相对较少,接插件的接触面积相对较小,甚至有虚接情况的发生。三倍金技术通过采用15μ厚度的镀金在安全系数内增加接插件之间的连接稳定性,提升了接插件之间传递信号的稳定性。
另外,因为空气中的水分子,或者在特殊环境中硫黄分子 (像在温泉区),都会导致镀金层的耗损,三倍金的料件等于帮助接口的针脚穿上了一件更厚的防护盔甲,在不经常插拔的条件下,也能提供更长的耐用度, 及更可靠的使用条件。还有在高温的使用环境下,金属也特别容易不稳定,这时三倍金的镀层便有助于在高温环境中,提供更稳定的保护作用。
像工业用电脑,及军规电脑,基本上都已然导入了所谓的15μ镀层的料件了,因为这些电脑不允许出一点差错,所以用这种料件来保证讯号传输的稳定度。
、
三倍金之三重防护
综上所述,我们可总结三倍金的防护功能如下:
抗氧化
抵抗空气中之水分子及其它化学物质
耐高温
在高温环境下,仍保持极高之安定性
超耐磨
比传统主板组件提升3倍以上寿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