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捷发布BIIP策略 走向融合智能网络

互联网 | 编辑: 杨雪姣 2009-09-15 00:00:00原创

近日,锐捷网络正式对外发布BIIP策略,提出以业务为导向的智能IP网络管理模式。BIIP策略是锐捷网络通过整合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RGOS操作平台、iSAM解决方案、SMP.edu管理平台、RG-S2600交换机及最新应用级防火墙等产品,为用户提供了一个智能化的应用支撑平台。

什么是BIIP

锐捷网络产品营销部总经理杨红飞表示,BIIP即指商业智能IP网络。BIIP也可认为是B@IIP,它所代表的意思是Business@Intelligent IP。Business代表业务和商业,Intelligent是嵌入IP基础设施的各种智能组件和设备,用于实现业务的识别、控制和虚拟化。IP是标准融合的IP基础设施。所以,Business是所有IP基础设施建设所服务的终极目标,@IIP是智能IP的基础设施。

BIIP的网络特征:安全、智能、融合、业务为导向

BIIP策略实现了安全、智能、融合和业务导向。安全是指通过IP的通用性,有效管理和控制网络的风险,实现业务开展的基本保障;智能是指通过IP的智能化,实现网络的资源化、模块化、差异化;融合是指通过IP的标准化,实现了网络的融合、业务的融合、管理的融合;业务导向管理是指将网络管理的模式由技术管理转向业务管理。

所谓融合,不仅是网络技术的融合,还将进一步延伸到应用的融合和管理的融合,业务融合必将带来管理的融合,要在业务出现问题时,准确判断是在网络的哪个层面出现了问题。包括接入方式、管理方式和应用方式的融合。

智能化是指,过去的网络设备只关注到4层以下,但随着用户对网络需求的变化,网络设备关注逐渐达到7层,也就是业务层面。目前用户最为关心的是两个问题:第一个是业务方面,怎样利用网络更好地改进业务流程,从而创建新战略。第二个是接入方面,以前企业大部分内容都是在局域网中,但现在要向外界开放更多的接口,将更多的业务搬到互联网中,那么如何搬呢?接口管理就成为新的关键。这样,网络智能被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网络设备需要感知业务、判断业务,然后将业务发往不同的地方。业务融合必将带来管理的融合,要在业务出现问题时,准确判断是在网络的哪个层面出现了问题。以往用户只关注网络层和应用层的管理,但未来,还必须要关注服务层的管理。

企业以前的网络管理都是在做技术管理,但是技术最终是为什么服务呢?一定是为业务、为企业的战略去服务的。因此,CIO要想把网络管好,必须要放弃原来单纯的技术管理思想,要从网络层、服务层、应用层三个方面综合考虑,网络管理、服务管理、业务管理一个都不能少。这对网络产业而言,也意味着新的商业机会。

所以,锐捷网络开始从业务管理入手,通过战略分解的方式,把业务分解到每一层,使得整个管理从以前的技术管理转变成业务管理,从而使CIO的工作更好地开展。

业务导向的管理模式是新出现的管理模式。实际上,网络上的业务越多,CIO们的风险也会越大。除了语音、数据、视频三大业务的管理外,数据业务还分数据监控、数据挖掘、数据存储等多个数据类型,在管理如此多的业务时,如何兼顾管理的独立性和资源的共享性,是CIO面临的越来越重要的挑战。

业务为导向的管理模式是,问题管理(发生了什么问题)→拓扑管理(在哪里)→应用系统(有什么影响)→服务水平(影响有多大)→业务影响(对什么业务产生影响),通过这样的管理流程,快速的找到症源所在,排除业务故障。

BIIP策略可以提供多种网络框架下的架构,并且将网络和业务紧密结合。与此同时,在整个BIIP策略中,锐捷网络将合作伙伴的整合作为长期持续发展的关键,通过与各个领域中的优秀厂商合作,旨在为用户构建一个简单、易管理的智能IP网络。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