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服务器整合,想做就做吗?

互联网 | 编辑: 杨剑锋 2006-06-20 16:37:00转载 返回原文
  整合是近来在服务器厂商中很一致的呼声,他们或者是在忽悠用户将数量巨大的小型服务器整合到少数几台大型系统上,或者是建议用户购买几机柜的刀片服务器系统以便实现更紧密的控制和管理。

    问题是,这种整合之势来得真有如此凶猛吗?这个问题的答案,要取决于你询问什么样的人。

    英国IT咨询公司Quocirca的分析师Clive Longbottom表示,根据他们的调查,很多公司企业确实想通过减少服务器的数量来减轻管理压力并提升利用率,这也是多方面需求因素所导致:想在硬件资产成本层面削减成本,想在管理层面削减成本,想进行物理位置的整合(将很多远程服务器整合到一个服务器中心中)等等。

    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认为整合需求有如此的普遍性。一家专注于服务器系统整合的咨询公司Comprehensive Solutions的总裁Chip Nickolett就认为,服务器整合之势看起来并没有那么汹涌,主要是一些拥有复杂、庞大基础架构的大型企业在考虑进行系统整合,因为他们看到了这种方式可以帮助他们降低成本、获得更大的灵活性,并简化管理。

    在过去的两年中,Nickolett亲历了很多种类型的服务器整合,这里是其中几个典型例子:

    整合到刀片:例如拥有Windows服务器或Citrix服务器中心的客户,已经在将众多的2U和4U服务器替换成为刀片式服务器。一般情况下,一旦企业内部某一项支持协议的维护变得太昂贵时,就会促进这种转换的发生。

    通常一个企业组织用一到两个机架的刀片服务器,就能轻松取代掉几十台的单机服务器,这个取代往往还能获得更高的性能。而当将几台老系统的支持成本与更换一台新系统的成本做比较时,你会发现也很接近收支平衡点。这样一来,空间节省、电力以及冷却需求的削减、更轻松的基础架构管理等完全就成为额外的收获,更进一步说,有时候SAN连接复杂性以及成本也会随之削减。何乐而不为呢?

    整合为同构大型系统:另外一种场景是在拥有各种各样的单机服务器的情况,随着业务继续成长或IT环境更趋复杂化,整合也就成为一个诱人的概念,因为它实现起来还是相对容易。这样也可以导致全局管理更加容易,同时也能实现拥有更高级别冗余的更强大的计算环境。在诸如用同一个数据库管理系统支持公司内部很多应用系统的情况下,这还可以降低软件许可证的成本。

    服务器集中:有一些公司会通过将几个数据中心集中到一个更大的数据中心来获取空间。例如Comprehensive Solutions曾帮助一个全球性的零售公司把位于加州南部、日本、中国香港、中国台湾、澳洲的系统整合到位于加州南部的一台Sun机群系统上。

    这是一个异构的环境,包含有Sun、Data General(不兼容的Intel和Motorola系统)以及Linux系统。在亚太区的系统是古老的硬件上面运行着多年没有修补的、过时的操作系统,Ingres数据库的过时版本还在那里使用,该整合项目的计划、试验以及全面部署花费了一年多的时间。据Nickolett介绍,当他们处理国际化和本地化的问题时,曾遇到了比预期的多得多的问题,但最终系统取得了巨大成功,性能也显著改善,甚至对于亚洲的那些老系统也不例外。

    需要提醒的是,当执行如此盛大的方案时,你也应该事先预料到可能出现的尽可能多的问题,可能是网络延迟、提供区域性接入和安全、支持多样化的打印队列和打印机、维护分散的数据库、支持多种时区等等。 

何时进行整合?

    正确地计划服务器整合的时间步骤,对项目的成功也非常关键。大多数专家都认为应该将整合与另外的升级方案实施捆绑在一起,这样会获得最大化的价值。这样的机会可能是:替换老的系统;一次以改进安全性或灾难恢复能力、存储简化等为目标的基础架构升级;压缩数据中心的物理占地空间;削减许可证成本,可以是通过整合也可以是通过迁移到一个更廉价的平台来实现;或者在添加更加灵活和更高可扩展性的新系统时。

    “如果一个企业中出现古老过时的硬件、不断增加的处理需求、对业务连续性或灾难恢复的紧迫需求、不断上涨的基础架构费用,那么它就应该仔细研究其IT环境,看是否能通过服务器整合获益。并没有简单的公式或规则来促使企业做出这样的决定,但正确的分析能够使得这个过程变得更简单一些。" Nickolett说。

    那么应该怎么来规划整合的时间呢?这恐怕要取决于很多因素,如现有的基础架构(是同构还是异构)、操作系统、应用服务器、应用软件、每个系统的空间以及利用情况,当然还包括企业所希望得到的最终结果。

    “要确保应用具有足够的升级性,即足以在整合后的新的单一平台上管理到所有可能的用户数量。否则,一个整合项目花费的时间将会比你原来所计划的长很多。”Longbottom说。

    另一个需要密切关注的问题是预算。通常企业容易犯的一个错误是,由于预算紧张购买了比实际需求少的设备,结果后来往往需要花费更多的钱来升级系统。在这种情况下,最好是把整个项目延迟,而不要去搭建一个不够用的平台,否则就会是一次失败的操作。

    也要注意还有一些因素会影响整合项目的时间点。用户的数量、存储I/O需求(这在从直连存储迁移到高速SAN时会非常关键)、带宽需求(为保证网络负载平衡必须有多个NIC可用)等都会影响项目开展的时间。另外,还必须考虑到当整合没有达到如期效果时返工时间。

    典型的整合实施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首先是应该有认真分析和规划。这是从信息管理需求角度促成最终坚定的整合业务决定所必须的。

    第二个阶段是针对一些环境的复杂因素做一些试验项目。很多企业想跳过这一步,但实际上通过这一步的实施,往往能够得到一些对及早改进项目颇有价值的经验教训,这样带来的当然就是整体成本的节省。

    第三个阶段就是真正的整合工作了。专业的项目管理实践再结合从业务以及技术方面对环境的深入理解,非常有助于保证项目按照如期实施并不超出预算。

    强调指出一点:别期望一夜之间就实现服务器的整合,要充分计划并适当安排时限以便考虑到所有可能的结果。 

是否需要咨询援助?

    一些企业试图自己来尝试整合项目,而经常在实践以后又会为这样的决定而后悔。为什么会这样呢?

    我们看到,在一些相对简单的项目中,可能会得到相应供货厂商的直接帮助,如:把8台IBM的服务器系统整合到两个更大型的IBM服务器系统上去,那IBM的技术人员就会帮你来做;对于此外的情形,可能就需要实施整合的企业内部人员对整合的所有资源都足够熟练。

    但是,即使是企业组织内部就有这些整合技能的成套资料,这个企业也还是需要评估这种整合DIY路线的前因后果。在实施整合的时候还需要推进哪些IT项目?在实施过程中现有系统的维护将会有什么影响?

    面对这样的情况,是不是介绍引进一位系统整合的顾问或专家会更好一些呢?“当主体项目是操作系统或应用驱动型时,我更愿意与以为系统整合专家一起合作,这样的整合需要围绕这些需求来设计。”Longbottom说。

    Nickolett则强调,如果一个企业组织拥有足够技能和带宽等内部资源,那么就只需要请咨询师来对项目健全性做一个评估或检查即可;但是如果企业内部缺乏专业技术的话,在项目进行过程中还是需要尽可能早地去寻找可靠的、有经验的咨询帮助。

什么时候并不需要整合?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企业IT环境都需要进行服务器整合。IDC公司的分析师Kelly Quinn就指出,在操作这样的项目之前要做仔细周密的准备工作,其中至关重要的一步就是要确定从整合中真正能够获得哪些价值。

    “在进行服务器整合项目之前,你必须首先证明你可以从中获益,并确认已经全面部署好了项目过程中涉及到的人员以及其他资源。这就如同那句老的谚语:when you fail to plan, you plan to fail(有备无患)。” Quinn说。

    Longbottom则指出企业应该尽量避免做整合,除非是同时要进行一项重要的技术升级。例如,如果服务器操作系统需要升级,可能也就是比较好的时间点来看看服务器和应用的整合是否必要;同样,一些不同层面的合并也是整合项目实施的理想时机。

    最后需要强调指出的是,服务器整合对于业务运行来说是非常有效的,广大企业在实施过程中要切记:不要为了整合而整合。

返回原文

本文导航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