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管员须知 常见网络故障快速解决法

互联网 | 编辑: 杨雪姣 2009-04-13 17:05:00转载 一键看全文

第一页

今天的网络发展得真是太快了,关键的问题是它还包含企业的重要应用和服务。单位内的用户和雇员在很大程度上需要依赖网络工作。在这种环境中,网络技术人员往往要诊断一些复杂的网络故障,保持网络运行的通畅。本文讨论网络技术人员经常碰到的九种网络问题的症状、原因和解决方法。

问题一:无法获得IP地址

症状:网络看起来不可用。操作系统可能会警告说无法从DHCP服务器获得IP地址。在检查了网卡后,也没有获得IP地址。

原因:

1.DHCP服务器可能缺乏可用的IP地址,

2.服务器的DHCP服务可能关闭,

3.终端设备使用了静态IP地址而不是自动获得IP地址

4.终端设备的DHCP请求没有传送给服务器。在为VLAN配置一个新设备时,这种问题常常发生,此时并没有设置VLAN将DHCP请求转发给DHCP服务器。

解决方法:

关键的问题是,这种故障是仅限于某个用户或是多个用户都受到影响?如果仅有一个用户受到影响,应检查网卡的设置,确保它使用了DHCP服务。

下一步,检查交换机,看一下端口、VLAN,看是否配置了VLAN成员。检查这个VLAN上的其它设备是否可以获得IP地址。如果这些设备都无法获得地址,问题可能是由于路由器没有将DHCP请求转发给DHCP服务器造成的。如果多个子网上的多台设备都有这个问题,问题有可能是服务器自身造成的。服务器可能并没有运行DHCP服务,或者它可能没有足够的IP地址可供分配。

问题二:无法连接到应用程序服务器

症状:用户试图打开的应用程序发出警告说,无法连接到应用程序服务器。在使用电子邮件服务器或CRM应用程序时,常会出现这种情况。

原因:

多种原因可导致此问题。关键问题是问一下用户这种故障是经常发生还是偶尔出现。如果用户拥有此连接的正确IP地址,那么,在用户和服务器之间可能存在着路由问题。技术人员可通过使用一个简单的Ping命令来确认问题。如果只是偶尔地丢掉连接,可能是由于服务器过于忙碌,导致无法响应客户端的请求。

解决方法:

如果不是路由问题,应检查服务器的负载和资源,如服务器是否正在忙着运行另外一个任务(如备份)?如果服务器并不忙碌,应检查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的网络负载,如果有WAN连接的话,应特别检查一下。通常情况下,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周期性的过高网络应用会导致客户端的连接问题。检查的最好方法是利用一个 SNMP工具,用它来监视这些链接上的网络利用率。此外,还要检查所有交换机和路由器上的以太网错误,这些错误可导致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的数据包丢失。

问题三:错误的VLAN分配

症状:在向网络上安装新的服务时(如无线或VoIP),经常要使用VLAN来隔离与其它用户的通信。这就要求配置每一个支持这些服务端口的正确的VLAN。如果配置不当,服务就无法运行。IP电话可能无法在呼叫管理器注册,连接到电话的电脑可能无法连接到关键服务器,无线用户有可能无法获取无线环境的正确地址。

原因:

可能没有正确配置负责连接这些服务的交换机。交换机没有与单位内的设备通信,没有对交换机进行重新配置来支持这些新服务。

解决方法:

测试端口验证支持了哪些VLAN。如果可能的话,使用一个VLAN标记来生成VLAN的特定通信,检查端口上配置了哪些VLAN。检查DHCP服务器所提供的IP地址,进而决定哪个未标记的VLAN被提供给了端口。另外,还应检查交换机的配置,验证VLAN的配置。

问题四:双工不匹配

症状:双工不匹配,将导致连接工作异常。交换机和网卡上的连接指示灯显示非常活跃。网络性能极大降低,吞吐量降到100kbps或更低。

原因:连接的一端工作在全双工(同时传送和接收),其它的设备工作在半双工(同一时刻只能传送或接收)。全双工一端有可能中断半双工端,导致半双工一端异常中断传输。如果传输中断,就需要重新传送数据帧。这会极大地减少半双工端能够利用的带宽。

解决方法:

在几乎所有的故障中,双工不匹配都是由于强迫连接的一端(通常是交换机)工作在全双工的结果,这会使另外一端的电脑自动发起连接会话。问题是自动发起会话将造成被强迫的全双工并匹配这种配置。但远不如此简单。被强迫工作在全双工的一端再也不能发送正确的信号,这种信号正是自动发起连接会话赖以决定速度和双工的信号。连接过程中,自动发起连接会话的一端需要猜测连接的双工状态。在无法确定的情况下,自动发起连接会话将一直工作在半双工。这是网络中多数双工不匹配问题的发生机理。为此,将网络中的所有连接设置为“Auto negotiation”,如下图所示:

除非你有明确的理由不这样做。在这些特例中,如交换机的相互连接中,一定要将两端的设置为全双工。

提示:试试键盘 “← →” 可以实现快速翻页 

总共 2 页12
一键看全文

本文导航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