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移动支付发展瓶颈 产业链合作是关键

互联网 | 编辑: 杨剑锋 2006-07-19 11:23:00转载 一键看全文

  赛迪顾问《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及投资前景研究报告》显示,2005年,中国移动支付用户数达到1216.1万人,增长率达到98%,而市场规模也达到了2.52亿元。然而,与接近4亿的移动用户和7.6亿张银行卡相对应,上述移动支付市场数据显得有些平淡无奇。尽管用户数规模增长速度较快,用户热情较高,但用户使用率并不高,目前移动支付用户数尚不到总体移动通信用户的5%,而活跃用户仅占到现有用户的60%,手机用户量是网民的4倍而其实现的移动支付量仅占网上支付量的万分之一,而使用第三方移动支付平台实现支付的用户则更少,约占移动支付注册用户的10%。市场整体发比较缓慢。

  导致市场呼声高、使用率低的主要瓶颈在于消费者行为的培育尚需过程、移动支付本身的安全手段尚需提高,更重要的是产业链上下游的互相博弈和重视不足。

  图 中国移动支付用户规模及增长

  



  多种支付方式并存,移动支付目前只是补充

  “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消费观念在我国依然是根深蒂固。赛迪顾问通过北京某订票中心当月支付手段进行调研。经过调研表明,现金支付和银行卡支付是目前使用频率较高的支付手段,而移动支付比重非常小。尽管订票交易不能完全反映居民日常生活基本支付方式,但通过订票这一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消费行为,可见移动支付还仅仅是补充支付方式。

  图 关于订购机票支付方式行为研究(多选)

  

 

      仅从技术而言,我国的移动支付产业完全与发达国家同步,但在实际的应用环境上存在较大差距。有关数据表明,在美国使用电子货币交易已占到整个消费市场的30%,而中国仅有5%的消费是通过电子货币方式完成。要想使移动支付业务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必须让银行卡的使用更方便、交易更活跃。针对用户支付习惯的长期教育培养还需不断投入。

提示:试试键盘 “← →” 可以实现快速翻页 

总共 2 页12
一键看全文

本文导航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