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并没有加入到世界范围内的开源大潮中?

互联网 | 编辑: 杨剑锋 2006-07-31 15:28:00转载 一键看全文

找寻平衡

政府引导下的开源与自由发展的开源相比,具有类似封闭开发和开放自由开发相结合得独特优势。开源社区的缺点之一就是无序发展,目前所有成功的一些开源项目都经历了大浪淘沙般的洗礼,从千万个开源项目中优胜劣汰留下来的。在中国,程序员的生存压力较大,能够积极投入开源开发的时间相对较少。

尽管在市场引导下部分企业会投资座开源软件,但中国缺乏类似IBM、惠普这样的大型IT公司。

如何利用有限的开源资源做出更多更有意义的开源产物?这需要政府相关部门通过制定标准、协调社区,最终不仅仅是某一个社区在开源方面协调发展,并且力争全国范围内的开源社区能够协同发展、平等交流、避免重复而实现资源利用最大效率。

标准化和开放性在国外开源社区中的形成往往是因为一些开源软件得到了最为广泛的使用,并导致该项目技术标准成为领域内的事实标准。标准化有利于遵循相同标准的软件系统之间能够互联互通,能够使开源软件真正走向应用。

开源应该产业化

提起开源的发展,另一个不得不提的问题就是开源与产业的关系问题。业内专家普遍认为,发展开源软件可以促进软件产业的发展,反之,实现开源成果的产业化以后,又可以解决开源的商业模式问题,使得开源软件更好地向前发展。从这个角度说,开源与产业是一种互济的关系。也就是要使开源运动能够在中国持续发展,必须形成一个可以使从事开源的公司和个人获利的开源商业模式。

纵观软件产业在中国多年的发展,中国软件企业起步晚、规模小、缺乏核心竞争力,技术上以集成应用开发和代理国外产品为主、市场方面则更多的依靠人际关系获取优势。随着软件用户成熟度的提高,采用技术先进、费用低廉、服务可靠的技术解决方案已经逐步被更多的政府和企业信息化负责人所接受,这也为开源产业的形成提供了潜在的市场基础。

开源产业链至少包括开源社区(网站、开发者、开源项目、测试者等)、分发者(开源服务提供)、捐助者(为开源社区提供软硬件、经费等资源的组织、企业和个人)和用户,其中分发者是体现开源商业价值的环节。

从目前看国内开源产业模式尚不成形,大致是有存在部分开源社区、有少数几个开源项目、开源软件用户主要分布在互联网领域和中小企业信息化且主要使用国外开源软件(属于国外开源产业链中的用户环节)。

政府在整个开源产业链中,可以充当捐助者和最终用户两个重要环节。

从长远发展看政府带并引导大型企业捐助开源社区、使用开源软件是发展中国开源商业模式的关键因素。

当然,政府要引导、培育一个良好的中国开源产业所需要做的不能仅仅停留在捐助和使用开源上,需要尊须引导、培育、组织和参与的积极原则,切实执行关系中国软件产业未来的开源推进项目,实现国家软件产业飞跃发展。

政府对于开源的引导主要是制定引导性政策法规,使更多企业、组织和个人摈弃盗版、使用开源或正版软件,让人们正确认识开源的同时培育了开源软件市场。

同时,政府需要从教育、媒体宣传、政策法规等方面对开源理念和开源市场进行培育。

在合理引导的基础上,政府应该对目前开源社区、开源软件公司进行合理组织,使中国开源产业朝着开放、标准和共享的良性开源模式发展;通过投入资源支持开源社区、积极采用开源软件参与到开源产业链中,使开源产业在政府引导下能够快速发展。

总之,开源是一种符合科学发展规律的软件发展模式,为中国软件产业快速健康发展又一次提供了机遇。

机遇总是短暂而隐蔽的,在软件企业和程序员生存压力普遍存在的中国,唯有政府牵头引导、企业和个人积极参与、遵循开源游戏规则、多方协作推进开源运动在中国的进步,我们方能书写中国软件光荣与梦想之新篇章。

提示:试试键盘 “← →” 可以实现快速翻页 

总共 3 页< 上一页123
一键看全文

本文导航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