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衣粉残留量及漂洗率检测方法解析

互联网 | 编辑: 田野 2010-03-18 14:15:00转载 一键看全文

方法及解析2

漂洗率检测方法的优势

针对现行漂洗性能检测方法的不足,我们提出了漂洗率概念。漂洗率,从含义上讲,反映了洗衣机去除洗衣粉的能力;从数学上讲,是单位1减去残留漂洗液碱度与洗涤液碱度比值获得的值。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

P—漂洗率;

Ar—洗衣结束后衣物中的残留漂洗液相对于试验用水(计算基准)的碱度,单位mol/L,这个参数就是现行标准中使用的限值参数;

Ar-max—是洗涤程序中添加洗衣粉后洗涤液相对于试验用水(计算基准)的碱度,单位mol/L。

假设添加的洗衣粉与残留在衣物中的洗衣粉所含有碱性物质的百分比一样,碱性物质量的变化比例就可以用来代替洗衣粉量的变化比例。

相对于残留漂洗液碱度(即Ar)检测方法,测定漂洗率具有一定优势。首先,漂洗率反映了一个过程,是一种初始状态与结束状态的比较,是一个相对值,能比较不同洗衣机的性能差异;而后者只是一个绝对值,只反映结束状态,仅仅考虑对人体的伤害,没有考虑洗衣机的差别。

其次,Ar与Ar-max的计算中都有盐酸浓度这一项,二者在上式中正好是分子分母关系,在计算过程中可以消除盐酸浓度这项(前提是二者使用的盐酸浓度一致,这只需要保证使用的盐酸为同一瓶即可),所以对盐酸浓度的精度没有要求,大大减轻了试验工作量,提高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而检测残留漂洗液碱度时要求盐酸浓度必须精确,才能获得准确的碱度结果。试验结果显示,漂洗率的数值精确度约是残留漂洗液碱度的5倍。

最后,虽然漂洗率是一个考察洗衣过程中洗衣粉变化的相对值,但是由于仍使用了Ar这个参数,意味着仍可使用Ar的限值来计算漂洗率的限值,这就保证了漂洗率也能反映洗衣粉残留量是否会对人体产生伤害。

漂洗率与洗衣粉去除率之间的关系

洗衣粉去除率是指洗衣机去除洗衣粉的量与添加洗衣粉的量的比值,计算公式如下,其中Q代表洗衣粉去除率。

与漂洗率相比,洗衣粉去除率可以更加直观地反映洗衣机漂洗性能,前者本质上是反映了洗衣粉中碱性物质的变化,后者反映了洗衣粉含量的变化。由于洗衣粉成分复杂,残留含量的计算只能通过对各种成分的变化进行数学推导获得,或者把衣物完全烘干来称量增加的质量。不可否认的是,这些方法的误差很大,数学推导需要很多假设条件,如果想完全烘干,由于洗衣粉残留量过小,称量过程操作难度大,也容易产生误差。因此,获得洗衣粉去除率的准确值基本是不可能的。

为了在试验上实现可操作性和高精度,必须尽量减少假设条件和数学换算,尽可能使用直接测量获得的第一手数据,只有这样获得的数据才具有可比性和重复性,才能保证按照此结果判定洗衣机漂洗性能是否合格的认证公平。漂洗率的碱度参数是可以通过直接测量而获得的,使得它在标准上的应用优势要大于洗衣粉去除率。当然,可以由漂洗率估算出洗衣粉去除率,进而计算出洗衣粉残留量,这些数据虽然不是精确值,但是仍可用于企业产品的宣传。

相较而言,漂洗率更适合作为国家标准判定洗衣机漂洗性能是否合格的指标,而洗衣粉去除率则只适合用作产品宣传的数据。

提示:试试键盘 “← →” 可以实现快速翻页 

一键看全文

本文导航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