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撼USB3.0 力杰C601移动硬盘评测

互联网 | 编辑: 李旸 2010-03-23 09:00:00原创 一键看全文

eSATA接口详解

eSATA其实是内置SATA接口的外用版本,用来连接外部存储以及其他相关设备。目前很多台式的主板上已经提供了eSATA接口,但外部移动设备上集成eSATA接口的产品不算特别多,很多人将它看作是USB3.0未普及之前的过渡方案。当然,这也和设备生产商的推广力度有一定关系。

相对于SATA接口来说,eSATA在硬件规格上有点滴的变化,为防止接口松脱,扣接式插拔的采用,让数据线接口的连接处加装了金属弹片,用于增强牢固性。eSATA的插头,上下端具备不同厚度,以及采用类似USB2.0的凹槽来防止误插,所以物理规范并未发生变化。

eSATA做大的特点就是完全兼容热插拔方式。由于SATA控制器的技术因素,用户在系统运行时将SATA设备拔下,很可能会导致系统崩溃(特别是SATA硬盘作为主盘存在时)。现在的eSATA在接口和线缆方面,都采用全金属屏蔽,以求降低电磁干扰,延长热插拔寿命。因此eSATA和传统SATA接口拥有相同的“瑕疵”,那就是有限的热插拔寿命——目前下限为2000次,但根据设备和线缆的设计,eSATA的热插拔次数还是对用户使用产生了一定的心理障碍。

eSATA得到重视的关键在于等同SATA的传输速度,eSATA 1.5Gbps/3Gbps和内置接口的传输标准相同,并且向下兼容。可惜的是,受到机械硬盘内部结构的制约,以及主板总线的限制,eSATA的实际数据传输被限制在1.5Gbps到3Gbps之间,除非硬盘本身的性能有所改变,否则无法实现更高的速度。这一点,和USB3.0面临的窘境相同。

提示:试试键盘 “← →” 可以实现快速翻页 

一键看全文

本文导航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