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板电视寻求发展 成败均在液晶的发展

互联网 | 编辑: 2006-08-03 00:00:00转载 一键看全文

中国液晶电视可谓是世界液晶领域时时关注的焦点,液晶电视在中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和发展。据权威统计数据显示,2005年中国液晶电视产量达到462.5万台,较2004年增长了481%;2006年1-5月国内液晶电视的产量达到243.5万台,比去年同期的93.1万台同比增长161.5%。毋庸置疑,

占尽天时、地利、人和

   中国液晶电视可谓是世界液晶领域时时关注的焦点,液晶电视在中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和发展。据权威统计数据显示,2005年中国液晶电视产量达到462.5万台,较2004年增长了481%;2006年1-5月国内液晶电视的产量达到243.5万台,比去年同期的93.1万台同比增长161.5%。毋庸置疑,中国液晶电视已经进入全面、快速发展的阶段,成为世界液晶电视第一产销大国。

   在技术实力主导市场的现代社会,并不掌握多少核心技术的中国液晶电视生产商,能够创造如此佳绩,完全得益于上游面板资源的充裕以及台湾加入以后打破的面板价格垄断。由此,我们也可以说,中国液晶电视市场的繁荣其实就是世界平板电视面板巨头相互竞争后的一大杰作。这是好事,带来了中国液晶电视市场的空前繁荣。但是,如果中国电视厂家难出其右,就很可能贻误多元化的市场创新,最终被拖进品牌崩溃的深渊。

成在液晶——占尽天时、地利、人和

   目前,中国平板市场液晶电视独大,等离子电视弱势化是不争的事实。不少人认为,这一局面的出现是中国电视厂家的一手炮制的。但客观地分析,液晶电视之所以能在中国崛起,关键的因素还是恰好迎合了国人崇尚的“天时、地利、人和”理念。

天时——迎合了中国高清标准

   对液晶电视来说,今年4月份信息产业部出台的国家高清标准可谓是千载难逢的机遇。这一个有中国特色的标准规定,液晶、等离子显示器清晰度指标必须达到720线,才能称为高清。从物理分辨率来说,则意味着液晶、等离子显示分辨率至少要达到1366×768。

   液晶在分辨率上有天然优势,可以轻松达到1366×768,已经推进市场的液晶电视绝大部分都能达到这一中国特色的清晰度标准规定。等离子则不然,国内外等离子电视生产商在中国市场销售的42英寸等离子电视最高分辨率几乎无一能超出1024×768。一些液晶强势企业带领液晶阵营借题发挥,掀起了一股铺天盖地的等离子是伪高清宣传,液晶电视生产商为扩大市场销售也跟风传递,混淆了消费者对液晶与等离子的客观认知,直接或者间接地左右了消费者的最终购买趋向。

提示:试试键盘 “← →” 可以实现快速翻页 

总共 5 页1234
一键看全文

本文导航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