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系统地谈谈金山石化各方面

互联网 | 编辑: 2006-08-14 00:00:00原创 返回原文

随着各方面的发展,金山和市区的空间距离是越来越近了,市区来金山玩的人也越来越多了,经常看到有人在问路,海滩怎么走之类的问题,于是便想系统的谈一下,对想来金山玩的人能够有点帮助。

首先是交通,自架车有很多选择的,可以走A4,也可以走地面,快点慢点而已.
主要谈谈如何乘坐公交车到金山石化,这是最省钱的,方便性也不差的.
市区的可以坐地铁一号线到锦江乐园站,或者莲花站.
锦江乐园站出地铁口左走30米左右,就到了西南汽车站,这里有卫梅线,车次很密的,基本15分钟一班,走普通路线的和走A4高速的是夹杂的,车辆上有标记很清楚的,高速大概到金山石化是55分钟,普通的大概70-75分钟,看地面交通情况有小出入的.车票大概是8-11元.
莲花路站的通道南面是莲石线,这里乘坐的人没有卫梅线的多,车程,车票和卫梅线的普通线路差不多.

车到石化,会在石化城区兜一圈的,如果你想先去海滩的话,那么先别急着下车,告诉售票员你到\"工人文化宫\"站下车,这里向南步行到海滩只需要5分钟,可以不被差头和三轮车宰了.同样回上海市区也可以在这里乘坐的,所有到市区的车子这里都经过的.差头的票价在石化城区的任意地方来去都是7元,以前是5元,现在油价涨了差头价也涨了.
石化的三轮车夫基本都是外地人,叫价的心都比较黑的,距离不远的话不建议乘坐.

补充一点,石化和其他地方一样,有正规车,有黑车.正规车基本都是"金山大众",7块头一口价的,服务比较规范,难得来玩的推荐乘坐这个,随便找个马路边看到绿色的普桑,车顶上牌子:金山大众,就可以招手乘坐,不象市区这里不能
停那里不能停什么的,当然路口是不行的,呵呵.
我自己出门要坐车的话有时就找黑车了,毕竟省2块钱,黑车基本都是面的.正规车驾驶员基本是本地人,黑车驾驶员70%外地人,30%本地人.

谈谈吃的方面.
石化的饭店还是比较多的,只是不熟悉的不大容易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消费.
如果是一般吃吃的话,别去其他地方了,就到步行街好了,步行街位于电影院的斜对面,就是纬零路边上,离海滩步行10分钟距离的样子,路口有个婚纱店叫"时尚米兰"的,进去就是.一年前来的话,可能是土匪最喜欢的地方,因为当时我们叫它餐饮发廊一条街的,玩累了,吃累了,饭店旁边随便找个发廊,就可以享受到舒适的服务了.那时纯敲背只需要30元一个钟,洗脚30~50元视汤水不等
时尚米兰靠近纬零路这边的是东边,整条路长大约6~7百米,饭店大都在西边.

石化一些我比较喜欢的上点档次的饭店有:小田园,司机之家,雅欧,塞那河畔,这些是一辆差头起步价7块就能到的地方.
下车的"工人文化宫"边有个叫"欣达饭店"的也不错,价廉物美,很干净.吃火锅,吃小龙虾的可以去"锦川"和"红锦天",推荐"锦川",啤酒,饮料畅饮的.
如果想吃海鲜的话,要到一个叫"金山嘴"的地方,自备车的话沿海滩边的公路,开过去15分钟左右就到了,租车的话大概20元钱或多一点,吃好回来门口一般有差头等的.这里的海鲜品种还是很全,以前市区很多人特地开车去那里吃海鲜的.


70,80年代时,的确是男女比例严重失调,达到了令人痛不欲生的地步,别说美女了,就是一个俗称"柏油桶"的大恐龙,也会有5,6个帅小伙追求,真是男人尊严空前被践踏的年代啊
近年来随着人.民的辛勤耕耘和外来人口的增多,总算达到了基本的平衡了.

附:90年代初,石化总厂为了解决日益增多的大龄男青年的婚姻问题,特地到奉贤,南汇那边一些农场,招聘一些女青年,招聘的条件是必须找一个大龄青年结婚,那时石化还没有和金山合并,尚属于市区户口,还能进厂工作,对那些女青年还是满有吸引力的.这项措施取得了空前的成功,凝聚了人心,稳定了社~会.据说当时提出这个建议的领导退休的时候,很多大龄青年携妻拖儿,夹道欢送的.

谈谈海滩
谈谈海滩:
金山的海滩,最近搞了城市沙滩和沙排\音乐会后,又有了复活的迹象.
其实金山石化的海滩最辉煌的时候是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那时还有火车,但公交车没现在多,而且慢,所有很多都坐火车的.市区的终点好象是中山公园旁的长宁火车站,石化的就是金卫东站了.
记得每次坐火车回来,必要在长宁火车站旁的摊子上喝碗豆腐花的,现在回想起来那个味道还是嗲的不得了.可惜那么一个有旧上海特色的火车站早早的就拆掉了.而我们金山人也没有了坐火车上海来回的便利.
那个时候海滩刚开放,虽然只是在海边弄了几个简陋的更衣室和搞了一个防鲨网,但因为当时文化娱乐生活的单调,还是吸引了大批的市区的人来玩,每到周末,那时没有双休,星期六的晚上6点的和星期天早上的火车,那车厢简直可以用沙丁鱼罐头来形容,用人山人海来形容也是毫不夸张的.
海水是泥浆水,但不是化工污染的水,看上去的确是污浊了一点,可丝毫不影响人们下海的兴致.现在分析下来石化当时的兴旺,主要是生活有了初步的提高,但远距离的消费能力还没有形成,于是相对于外地金山的海滩显得比较便利.随着上海的发展,金山的海滩自然渐渐失去了魅力,这也是事物发展的必然.
现在金山搞了个城市沙滩,又玩起了围海造海,想法不错,可惜手笔不大,围起来的海看上去是比较蓝了,可围的面积不大,一眼就能看到海外的海,一蓝一黄,对比过于明显了.


芦花后的高楼


这张场景大一点,海;芦苇;丁字石;栈桥;大金山;小金山




如果从小住过石化,在海边的泥浆滩上抓小螃蛴,一定是你难以忘怀的回忆吧



也许你我都这样傍晚时分,在海边赤脚四处游走,留下一行行深深的足迹......


很多人怀着更高的理想离开了石化,但,石化真的没有一点能让你留恋,让你回味的地方吗?


石化的傍晚

第三页
总是有人提起火车,回忆着那曾经的熙熙攘攘,撩拨着石化人那日益脆弱的心灵.愈是想深藏于心的背后,愈是被不经意的剖开,将昔日冷酷的推到今天的面前.
1976年6月,上海各大报纸纷纷刊登:上海黄浦江大桥胜利通车啦!
没错!这是黄浦江上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大桥!它是专门为了市区和金山石化的物资的运输而特建的,引上海地方志:
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 :上海黄浦江大桥(现名为上海市松浦大桥)是铁路金山支线上的一座双层公路、铁路两用桥梁,全长3048米,于1976年6月正式通车。

骄傲!自豪!这是当时所有石化人和所有金山人的共同心情,上海黄浦江上的第一座大桥,就在我们金山.
记忆中坐火车到上海长宁站,耗时为1小时40分钟,半途经停有山阳,叶榭,闵行等四\五个站头.火车每每经过大桥,看着公路在火车的头顶驶过,在七\八十年代的那时,实在是不可思议的事情,而自己能够有幸亲身坐过这火车,往往成为其炫耀的谈资.
石化八十年代的大辉煌过去后,由于躺在历史的功劳簿上吃老本而不思进取,九十年代中期,便无可奈何的浦江流水春去也,惟有陈旧的金山铁路东站,仍然悄悄的等在老地方,生锈的铁轨,已经没有了往日繁忙的火车进出,诺大的站台,而今空无一人.....


今天说点关于宿舍的事情。
说到石化的宿舍,那是石化最大的特色,无论你多熟悉石化的吃,穿,行,没有住过宿舍,就说明你没有真正的了解石化。
石化的宿舍大区基本集中在一村,二村,都是5层楼,六层楼的火柴样的公房。其他新村零星的也分布了一些。
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男宿舍和女宿舍是完全分开的,一般是每个单位的女宿舍就用铁丝网围起来,只留一个门,专门有门卫看管,一般不让男的进入,实在有急事,也要先凭工作证登记,然后专人陪同入内找人,这项制度在整个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初都执行的非常严格,指导前几年才稍微松懈了下来。
而男职工的宿舍就基本无人管辖了,就有也是几个没有警惕性的老头老太而已,拿着单位发的工资在门卫室里私活干干,牛皮吹吹,写意的很。
女朋友来找男朋友的话基本可以长驱而入,性别就是通行证,而男的想到女职工的话就相当的麻烦,那个时候又没有电话,联系很不方便。于是通讯基本靠吼就成了那时的一个特色,男的找一个离女朋友住的窗口比较近的楼下,大声的吼叫,女的听到了的话就下来到铁丝网外面会合,这种地方因为宿舍里的熟人太多,因此会合后都是
匆匆逃逸,而明天单位便会流传昨晚谁哇啦哇啦喊谁了,几点出去的,到几点回来的新闻,一般都会加一点自己的想象,到同事的同事的同事知道这个新闻以后,一般都是和昨天的事情牛头不对马嘴了。

因为大家都习惯了如此约会,慢慢的有些事情变得比较的微妙起来,漂亮的,或温柔的姑娘被吼叫的概率简直就没概率,一个晚上也许会被吼叫3~4次也是不稀奇的,公认又漂亮又温柔的,那简直比公主还要公主了,传说中曾经有一个某分厂的厂花,从晚上6点到10点,一共被吼叫了18次,真实与否当然无从考证了。

原贴地址:http://kds.pchome.net/topic_1_15_992737___.html,欢迎讨论

返回原文

本文导航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