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历史追述未来 机箱架构变革大事记

互联网 | 编辑: 潘轲 2010-05-07 00:00:00原创 一键看全文

38℃机箱诞生 2003年Intel CAG 1.1标准

2003年,Intel在CAG 1.0的基础上做出细节上的改动,以便获得更好的散热效果。

1、将侧面板气导管增大到 80mm。

2、将机箱后侧排风扇增大到 92mm。

3、在图形卡和加插卡插槽之上新增了一个侧面板通风口。

Intel CAG 1.1标准:http://cache-www.intel.com/cd/00/00/06/20/62086_62086.pdf

Intel CAG 1.1标准强化了为CPU导风筒与出风风扇,加强了CPU散热器周围的空气对流,进一步加强了机箱针对CPU的散热设计,这种改动虽然比较细微,但对于当时的Intel而言是非常有必要的。时值Intel NetBurst架构的火炉级CPU面世,Pentium E系列处理器在功耗和发热量上完胜对手,被DIYer誉为火神之U,所以才有CAG 1.1的匆匆面世。

CAG 1.1设计规范中透漏出Intel对高功耗显卡的隐忧,它让机箱侧板针对显卡位设计了一个长方形的通风孔,但Intel显然低估了GPU崛起的速度,之后的GeForce Ti 4200、Radeon HD 9800Pro、GeForce 7900GT、Radeon HD 1950Pro、GeForce 8800Ultra、Radeon HD 2900XT纷纷面世,这些高功耗显卡成为撼动CAG标准的最强力武器。

CAG 1.1标准基本上主导了2003年-2009年之间7年内的机箱设计潮流,市售所谓的38℃机箱都或多或少遵循了一些CAG 1.1设计规范,直至目前,机箱市场中的大多数产品仍旧是基于CAG 1.1规范,即便它其实已经不再适用于如今的硬件环境。

其实Intel曾经也尝试改变整个机箱架构,使之为机箱内所有硬件散热,而不仅仅给CPU提供散热支持,这就是BTX架构。

提示:试试键盘 “← →” 可以实现快速翻页 

一键看全文

本文导航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