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服》GameSpot详尽评测

互联网 | 编辑: 2010-10-25 12:36:39转载 返回原文

《征服》GameSpot详尽评测

原文:GAMESPOT;翻译:show569

优点:滑行和慢动作真是爽爆了;持续的枪林弹雨;出色的BOSS战给这个游戏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优秀的操控设置保证了游戏具有良好的挑战性;经常会被摧毁的环境使游戏更加多样化

缺点:平淡的对话和配音;流程短了纯粹的娱乐——如果要一句话评价征服的话。(译者注:高难度下不敢苟同···)。这个高速刺激的基于掩体的TPS游戏可以说令人疯狂——巨大机器人的压迫,狂风暴雨般的弹幕,还有那有力且华丽的爆炸。这一切都会使你身临其境一般。有很多理由能让你爱上征服,但其中最让人印象深刻的特征就是他所使用的机械风格(原文是mechanics)与其他的设计游戏完全不同。这个游戏聚焦在速度感和(中间还有个the relentless pace,不知道怎么翻`````)巨大的机器人的打斗中。这都使得征服有其自身的明显特点,同时良好的画面和稳定的帧数也使你能畅享在游戏。当你肾上腺激素还未消去时,安然从战斗中脱身,你会想起的不是令人蛋疼的对话(原文:dialogue or the forced voice acting),而是你满场飞奔,击杀金属感十足的变形蝎子以及躲避枪林弹雨的快感。

在征服里,你也可以像许多TPS游戏一样,躲在各种各样的掩体后面,然后探出头来对敌人一顿乱射。但是,任何将这个游戏与战争机器和Army of two(译者注:这是啥游戏?)相比都是肤浅的。征服是一款完全强调速度的游戏,总的来说,这游戏利用了两个特色要素将那些可以预知节奏的射击游戏给颠覆了。首先就是那梦幻的战衣所提供的加速功能——这使你能在战场上高速滑行。另一个就是AR模式,可以让你进入子弹时间。滑行和慢动作的结合可以使你创造出很酷的瞬间——比如说你越过一个掩体,加速冲向敌人,然后开启AR,在击杀一堆机器人的同时,听着子弹从你耳边呼啸而过。这游戏鼓励你保持移动而不是依靠掩体来保证安全,而且这游戏的许多方面也保证了游戏的快节奏。敌人会包围你,战斗机会在你头顶上回旋,巨大的机器人发射火箭炮将可用的掩体炸成灰。同时游戏里还有武器升级系统,不过升级是在战场上直接实现的,而不是在菜单里。当你濒死时,游戏会自动触发AR,将一切变得慢起来,使你在进攻的同时能保证存活。

所有的这一切都使你处于战斗中,处于移动中。征服所依赖的两个主要机械风格,使得游戏令人感到眩晕(原文:Vanquish's reliance on its two primary mechanics leads to the faintest sense of staleness here and there.这里翻的可能不太好)。征服里的所有关卡都可以视作是这款高速游戏的优秀组成部分。你要一边冲过一座行将坍塌的大桥,一边面对全副武装的敌人;在一个圆柱性的建筑内战斗——建筑内部表面都有着重力影响;击杀带有令人畏惧的转头的巨大装甲车。而另一些关卡则让你可以喘口气,欣赏游戏里其他令人印象深刻的元素。在一个宁静的关卡里,你需要用狙击枪摧毁照明灯,同时也使你沉迷于那复杂而又科幻的场景里以及光照效果。(译者注:这关如果你没触发警报,则可得到一个恶搞成就:fisher is other sam```````)在饱受蹂躏的城市下,在昏暗中进行的护送任务,使速度感下降了但使紧张感上升了。最基本的风格(原文:mechanics,求高人指导此词在本文中的意思```)并没有改革,但是这个游戏通过不同的敌人,与环境的互动以及战斗中的乐曲速度都能使你保持兴趣。

与众多的强力敌人和BOSS战斗,更加增强了游戏的动作性。标准的敌人包括有球根状躯体的高大且会在攻击时发出机器声的机器人,会发射致命光线的巨大机器人等等。在一个典型的关卡里,你要同时面对众多的敌人,使你必须不断地在掩体间滑行,并熟练地使用所有武器。其实,你手头只有一把武器,不过这把武器却能有三种形态,并能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进行变换。你仍然可以像传统游戏一样从战场上拾取弹药和武器(当然,在这里是不同的武器外貌)。不过,在征服里,你总能从武器那酷酷的变形动画中获得额外的乐趣。

还有一点就是,除去武器的外型,射击起来也是非常的劲爆。武器中有令人熟悉且很有效的machine gun和shotgun,同时也有不同寻常的武器让你射出disc和shock bubble。良好的打击音效和动画使得每一次的设计都让人精神倍增,而且每种武器形态都有他独特的用处,特别是在征服里那些史诗般的BOSS战里。第一个巨大机器人BOSS只是一道开胃菜。发着微光有点像钢铁侠的东西,咆哮着的死亡天使,一个不知道自我控制的坏蛋——这些敌人的样子和行动都完全不一样,但是每一个都需要你在不断变化中利用好滑行和AR,而这使得战斗变得有趣且令人兴奋。

征服的原创风格如果没有遵循一些基本的原则,游戏也不会这么具有冲击力。不过游戏中的关键要素还是达到了你的期望。比如说掩体系统,主角靠在掩体上的那种附着力恰到好处(原文:the cover system has exactly the right degree of stickiness)——这就保证了你能感觉到主角完全处于你的控制中。实际上,考虑到场面的混乱和你向前冲时的那种速度,而你还能让一切处于的控制下,这不得不说令人感到惊讶。无论你喜欢那个平台,操作都紧凑且灵敏的,而且多样化的层次也使你不会感到有挫败感(译者注:最高难度,只有挫败感``````)。

  所以,即使是最有挑战性的关卡也不会让你感到不公平,因为命运掌握在你的手里。实际上,这也使得征服的每个难度都很协调。BOSS战都很艰难,但BOSS没有那长的超出常理的血条,所以战斗持续时间也很合理。AI能在同屏敌人如此之多的情况下还保持着惊人的稳定性;你的敌人也会保持移动,聪明地使用掩体,而且当你离他们很近时,他们也会大胆的冲过来揍你。友军的AI也很高,这让你觉得你是进攻大军中的一员,而不是头上标了个标记,一个人冲锋陷阵。

将游戏的每一幕联系起来的是由一个充满了可笑和偶尔令人难堪的对话所组成的傻X情节(原文:a silly story)。征服是以一个严肃的场景开始的——一道可怕的光束射向了旧金山,无辜的人们看着自己被煮沸。这是一个令人忧伤的开场,但是马上你会发现一切都变得不自然了——幕后主使这一切的是个俄国的领导人——头上嵌了金属圆盘,说话带着喜感(原文:speaks with hammy evilovertones)。这不得不让人想起众多小说里描绘的狂妄自大的俄国人。SAM和BURNS这两个角色在游戏中互相发脾气(原文: if they're trying to see who can sound more raspy),这使得他们看上去有男子气概——这算是故事中不算失败的情节。也许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靠向那些已经充满了男性激素的掩体射击游戏。然而,某些令人大笑的瞬间使人更倾向于后一种解释。一个关于Roombas的笑话让人感到有趣,而一个设计巧妙的BOSS重生方式也会让你咯咯笑。(原文: A joke about Roombas is too funny not to guffaw at, and a cleverly designed recurring boss is sure to give you a chuckle.这句也没翻好,我自己都没看懂什么意思```)不管白金工作室是不是想让这情节严肃些,反正现实情况是你不能对这情节太认真了(译者注:认真你就输了`````)。至少,动作爱好者会喜欢上游戏里超多的过场动画,不可思议的舞台表现,金属巨人之间的碰撞以及SAM在非常独特的时候,很装B地点上一根烟。

比征服的故事情节更重要的是它的画面。在视觉上,它的画面有些模糊,但是考虑到整体的表现,贴图分辨率是个小问题了。爆炸效果与其他大多数游戏相比也更加令人兴奋和紧张。当机器人被摧毁时,不仅仅只有“砰”的一声——还有会“梆”,然后像出了毛病一样。要战胜BOSS,就意味着全屏的耀眼火力,而且即使是小一点的敌人,也会有许多你想不到的爆炸声。这些高质量的效果使得动作的视觉效果很好,而且这些光亮也与环境中一些工业废弃物形成鲜明对比。细节处也值得称赞,比如说从宇宙上看在轨道上的空间站。除了一些瞬间外,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征服将所有的一切都联系的很顺利,而且能一直保持这样。征服的音效也爆炸感十足,令人回味,在体现出战场的开阔的同时也没有让场面陷入混乱。慢动作营造出一种融合了深沉的隆隆声和轻柔的鸣啼声(译者注:这编辑太猛了,这都听的出`````),同时机器人变身时也伴随有一系列的金属摩擦和碰撞声。在发出叮当声和咔嗒声时,快速而又不引人注意的音轨起了很好的补充作用,而且——比如说在战斗里——还会随着情况的改变而进行微调使得旋律令人感到舒适。

你可能会在这款总体上极其优秀的游戏中不幸地碰到些小问题。有些关卡要求你击败所有敌人才能前进,但有可能有敌人被击倒后无法射击——一个偶尔会在从最近的那个check point重新开始游戏时发生的问题。幸运的是,重复这个关卡不会有任何惩罚——这是你重新体验将机器人打爆时那绚丽的视觉和听觉效果的机会,这是不需掩饰的乐趣。无论你是在只有7小时的战役中(这点确实很可悲)打枪,还是在充满趣味的挑战模式中大干一场(这游戏没多人部分),你都会被游戏所吸引。征服让人感到就是好。快就一个字啊。它具备十足的趣味性。它值得你细细研究。征服就是一个纯粹不含杂质的游戏,而这也使它成为今年能令人高兴且值得记住的游戏之一。

返回原文

本文导航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