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相机“共享平台”的时代到来了吗?

互联网 | 编辑: 魏申杰 2010-11-17 00:00:00原创 一键看全文

最近网络上有则爆料挺有意思,它提到腾龙(TAMRON)最近提交的一支10-24mm F/3.5-5.6 的新镜头设计专利同尼康的一支AF-S DX 10-24MM F/3.5-4.5 G的镜头的结构非常相似,这两支镜头尽管在镜片数目上有细微的差别可是镜头内部低色散镜片和非球面镜片的布局却惊人的一致。通过资

尼康与腾龙暗中合作?

腾龙10-24mm f/3.5-4.5

最近网络上有则爆料挺有意思,它提到腾龙(TAMRON)最近提交的一支10-24mm F/3.5-5.6 的新镜头设计专利同尼康的一支AF-S DX 10-24MM F/3.5-4.5 G的镜头的结构非常相似,这两支镜头尽管在镜片数目上有细微的差别可是镜头内部低色散镜片和非球面镜片的布局却惊人的一致。通过资料查证后发现, 尼康AF-S DX NIKKOR 10-24mm f/3.5-4.5G ED与腾龙Tamron AF10-24mm F3.5-4.5 Di II是尼康与腾龙合作申请的结果,由此也证实了尼康和腾龙的确在合作研发镜头,另外还有媒体爆料称,从镜头结构来看,腾龙与尼康那2枚镜头明显参照了佳能EF-S10-22mm F3.5-4.5 USM镜头的设计方案。

好吧,这则消息看起来确实相当八卦,但是这不妨碍我们由此引申出一些探讨,长久以来,摄影爱好者对相机镜头的选择一直是困扰大家的几大“难题”之一,更有甚者将相机、汽车和音响设备等并列为“烧钱无底洞”的最败家兴趣爱好,对相机来说,高端镜头的诱惑对每一个相机的使用者都是难以抗拒的,而这种长期以来的固定思考模式如今是不是要被打破了呢?

众所周知,镜头分原厂和副厂,一个墨守成规的普遍认知是,副厂的镜头不如原厂,当然也有例外,比如卡尔.蔡司,不过我们这里要讲的并不完全是指镜头的品质,而是品牌和档次的概念,说到这个我们不妨拿适马那支50mm F/1.4来说,这支镜头最初根本不被看好,而现在却成为了抢手货,大家一开始对这支镜头的普遍看法就是“他不会比原厂的更好”,而事实证明,适马这支50mm F/1.4(尤其是佳能卡口)不但有性价比,画质也相当出众。

我们所想讲的是,正是由于大家这种墨守成规的对镜头品牌的认知,致使他一开始没有获得足够的认可,换句话说,对副厂头的“偏见”误导了这部分人的看法。而现在,当有人发现,原来“原厂”和“副厂”在合作开发镜头时,这不得不说又是对固有认知的一种颠覆,那么厂商为什么要这么做?有什么好处?这对我们以后选镜头有什么改变?这是我们接下来想要阐述的。

提示:试试键盘 “← →” 可以实现快速翻页 

总共 4 页1234
一键看全文

本文导航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