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代单反良选 宾得K-r 销售前景看好

互联网 | 编辑: 魏申杰 2010-12-07 00:00:00原创 返回原文

宾得在09年推出了一款当时在许多人看来简直有些像“笑话”的入门级单反 K-x,这款单反当时标榜的特色是其有100种机身颜色,不少人第一次听到这则消息时甚至都觉得“宾得是不是不可救药了?”,居然靠做100个马甲来“坑蒙拐骗”?但事实证明他们都错了,K-x成为了宾得一个成功

无标题文档

宾得做了正确的事?

现在已经没有人怀疑“数码”已经超过了光学成为主宰相机发展的核心元素了,这种感觉用个不恰当的比喻就好像是突然有一天,整个世界汽车工业也面临类似的革命,厂商们突然发现自己擅长的技术不再能主导汽车未来的发展,而这部汽车有没有一个好的车载系统,能不能快速导航,进行多媒体娱乐,甚至是自动驾驶成为了消费者选择汽车的优先标准,而曾经的那些驱动技术、引擎工艺、悬挂调教不再有人关心,这差不多就相当于颠覆了整个行业的固有格局。

事实上相机数码化的革命确实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对行业进行了洗牌,曾经那些令人熟悉而亲切的品牌都逐渐淡出市场,而没有被边缘化的,不少依旧处于“苦苦挣扎”的阶段,或许你认为看看这些企业的财务报表,似乎并没有小编讲的这么严重,但起码就现在的市场占有率来说,他们没有任何值得开心的地方。

像宾得、奥林巴斯等都是曾辉煌一时的相机品牌,而现在则不得不“寄人篱下”,但这真的不能怪他们自己么?

有句话说“做正确的事,让世界变得更美好”,2000年后面对高速发展的IT行业,不少日本企业普遍显露出极不适应的症状,具体的表现形式如缺乏正确的对市场前景的判断,以及缓慢甚至是错误的市场布局等等,宾得也或多或少因为数码化而让自己在产品上陷入被动。当然企业的发展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有巅峰自然就会有谷底,问题是企业需要多长时间摆脱泥沼。

宾得在09年推出了一款当时在许多人看来简直有些像“笑话”的入门级单反 K-x,这款单反当时标榜的特色是其有100种机身颜色,不少人第一次听到这则消息时甚至都觉得“宾得是不是不可救药了?”,居然靠做100个马甲来“坑蒙拐骗”?但事实证明他们都错了,K-x成为了宾得一个成功的“新品牌”,当你在马路上见到那些拥有稀奇古怪颜色的单反时所有人都会知道这是宾得的产品。而最近延续K-x特色的K-r推出了,我们觉得有必要就K-r来谈谈一些时下和未来相机的发展以及市场方面的问题,或许其中会有一些你过去没有想过的发现。

树立品牌独特的立足点

在茫茫人海中,作为一个人究竟如何证明自己的独特性?这个问题同样困扰着每一家公司。就拿电视机来说,现在市面上可见的电视机品牌有几十个,那么怎么让自己的产品更有销路呢?拥有独门的技术是一个办法,比如说松下一直就很专注于等离子电视的研发,那么当你想买等离子电视时,你往往首先就会想到松下。

IT行业经过这么些年的发展,也已经逐步从单纯的比拼技术向注重研发和推广营销向结合过渡了,而不少日本企业不理解这种转变,他们认为只要自己拿出足够好、值得自己骄傲的、能展示自家技术的产品,就会有人来买,奥林巴斯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在最疯狂的时候,他们做出了几支相当极端的镜头,比如很有名的35-100mm F/2.0,但这些产品没有市场。

我们不能猜测宾得决定推出K-x是否经过了“精确”的市场预估,亦或只是一个“没有办法的办法”,但从结果上来看,K-x之所以取得了成功得益于这么几点:

1.在单反快速普及的过程中,给外壳换颜色这个动作主流厂商没尝试过,但越来越多的普通消费者加入到购买单反的群体中来,势必会产生一些差异化的需求,可主流厂商却普遍认为,人们选购单反无非是出于他们对单反专业级的产品品质的整体追求,但却忽略了人们追求产品多元化的潜在需求,普通消费者并不是专业摄影师,他们没有必要“非常严肃地使用单反”。从另一层面来讲,主流单反如佳能和尼康的用户群体也决定了他们很难专门为了对K-x这种相机有需求的人专门生产一款相机,因此宾得恰好把握了这个机会,从而获得了理想的效果。

2.产品之间难免要面对比较,这可以是技术层面的,也可以是品牌层面的,比如奔驰和宝马这对多年来的竞争对手,有些人因为欣赏其中一家的汽车技术而购买了他的车型,可还有不少人仅仅是因为欣赏其品牌和汽车文化而选择了它。前面已经提过,消费电子产品正面临一个由技术与技术于品牌结合过渡的阶段,不管你有技术还是擅长品牌营销,总而言之你必须得有一个自己的立足点,宾得选择了彩色外壳这条路起码就目前来说是相当成功的,人们对这类单反印象深刻,可能他们并不见得就会购买,但通过这种方式宾得很成功的为自己营销了一把,更多的人听说了宾得这个名字,这为他们未来买单反就添加了一个选择,K-x开了一个好头,而K-r就是来结果的。

100种颜色不单是噱头

100种机身颜色看起来像一个笑话,但为什么他能获得成功呢?首先如果我们刨去机身外壳这一特色来看看K-x,1200像素的传感器,720P视频拍摄、4.7张每秒连拍、多种数码滤镜模式、正负逆冲照片效果,还有便宜的售价,在当时看起来和主流的同级别单反性能基本一致,假如他没有采用彩色外壳,这就是一台相当普通的单反,对刚接触单反相机的人来说,他们可能甚至没有听说过这个品牌,也不了解他的产品有什么特色,那么他们凭什么不选择佳能、尼康而去买宾得呢?

如果说K-x上宾得还显得有些底气不足,那么到了K-r后其在最核心的画质以及功能方面已追上了主流同类单反的标准,唯一可惜的是Cmos没有如此前传言的改用索尼A33所采用的1400万像素的新传感器,不过K-r改进了对焦系统,添加了对焦指示灯,显示屏从2.7英寸23万像素升级到3英寸92万像素,连拍张数则提升到了每秒6张,ISO可用范围提升至12800,并可扩展至25600。这样对选购K-r的用户而言,基本上所有的疑虑都可打消了,除去他的“噱头”——彩色外壳外,他还是一台很主流的单反。

还有一点非常重要的是,K-r的性价比。我们查询了一下K-r现在的售价,带18-55套头的售价为5000出头,双镜头套装才要价5800元,宾得价廉物美的镜头对初级单发用户或者手头资金不充裕的消费者确实有吸引力,而且宾得并没有停止K-x销售的意思,此前我们就报道过,宾得打算让K-r与K-x并线销售,K-x现在的机身价格已经跌入4000元的区间,未来很可能会更加便宜,诚然现在 微单/单电 类相机确实很火爆,然而M4/3里只有奥林巴斯的E-PL1价格在4000元,索尼NEX-5曾经一度报价4200元,但很快在消费者的狂热追逐下价格一路上扬,甚至一度返回到5000元的高点,现在则徘徊在4500元上,不管怎么看K-x套机如果卖到4000元以内都将非常具有性价比。

换外壳游戏不能玩一辈子

从原本当作是一个“笑话”到现在普遍被看好,宾得总算是找到了一个目前阶段适合自己的路线,只是我们对宾得的未来发展也有担心。首先我们认为宾得在市场推广和营销方面仍然需要努力,除了注重品牌自身的建设外,还应结合更多样化的手段例如通过新媒体或者社区推广自己的产品,让“彩色外壳的单反”这一概念更深入人心,从而将改细分市场完全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

只是光是这样还是不够的,数码单反未来的发展,宾得不掌握主动权,这点上,很多不掌握传感器研发实力的厂商都面临一样的问题,大家都在寻找出路,这才是真正重要的事,换言之,宾得能否通过以K-r和K-x以及相关的后续机型线稳住自己的固有市场,再寻找到能掌握优势和主导权的新技术点从而改变品牌的现状,毕竟所有人心里都很清楚,换外壳人人都能做,这种换马甲的游戏的市场空间有限,不可能靠这种“把戏”过一辈子,否则要不了1~2年,宾得又将重新回到市场的边缘苦苦挣扎,这可不是我们想见到的。

马上要到年末商战,有这么多颜色的K-r相当符合圣诞和新年的气氛,取得理想的销量也在情理之中,这块细分市场目前正被宾得经营的风生水起,从某种程度上来讲,K-r的产品定位致使他的受众群体将于选购微单/单电 相机的消费者有相当部分的重叠,此前有传言称宾得将会在明年推出自己的微单/单电 相机,那么在这块产品未问世之前,K-r将承担起宾得同各大竞争对手抗衡的重要砝码,而我们有理由相信宾得其实一点都不输给任何一个对手。

返回原文

本文导航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