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iPad是科技产品还是文化产业?

互联网 | 编辑: 陆里进 2011-04-26 05:35:00转载

从美国的CNN,英国的BBC,到中国的人民日报、CCTV等世界各大媒体纷纷登上了iPad这个平台。

从美国的CNN,英国的BBC,到中国的人民日报、CCTV等世界各大媒体纷纷登上了iPad这个平台。最近,为了更好地向世界介绍中国,中国国务院新闻办也正式亮相iPad。由此可见,iPad关联的庞大用户群体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文化群落。

不久前,苹果获得科技类公司“美国最佳品牌”称号,在评选过程中,负责统计调查的部门表示,他们通过对超过2000个中型企业的250余个品牌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超过9%的商业人士都在使用iPad进行商业办公。在国内电视上,也经常有主持人或商务人士拿着iPad做节目,而在日常生活中,Ipad则更多扮演着休闲娱乐的角色。一款非常娱乐化的产品,却既树立了令人仰止的高端形象,又流行于街巷;既不失身份,又男女老少通吃。是什么让苹果iPad如此风光,是产品亮丽的外形,还是强大的技术含量,或是其他什么?

初识iPad,其美丽贤淑——精制亮丽的外表着实令人一见钟情,但最终爱上的还是其内在的多情——软件商店App Store琳琅满目的内容。

如果从技术角度看,这个App Store和Ipad是软件和硬件的关系,但如果将其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来观察,App Store文化蓄水池的形态就彰显了出来。或许用书店、读者与作者的关系来比喻App Store、iPad和软件提供者更为恰当。换句话说,苹果以电脑软件为载体,打造了从源头到终端的文化传播产业链条。人们在这里销售或免费提供的其实是包罗万象的文化内容。据一项最新统计,苹果iOS(操作系统)平台的App Store应用程序数量已经超过35万个,下载量突破百亿,免费软件占三分之一左右。而且今年软件数量有望突破50万个。

App Store模式作为一大文化创意,吸引了大量的第三方人员进行应用程序的开发,不仅那些有实力、影响力的机构、企业涌入这个平台,中小创业者也在此找到了机会。正如有文章所言:给中小创业者带来了发展机会,当草根的力量被集中地汇集之后,那么焕发出来的激情和活力是非常巨大的。原来是巨大的文化力量在助推苹果的事业。

技术是冷漠的,影响人情感的往往是潜藏在技术中的文化元素。细品苹果,其对产品相关细节的处理充满了文化意识,并由此给消费者带来震撼的感受。如丰富的免费程序、完美的产品视觉、艺术化的界面设计、十分简便而人性化的操作功能……这些都是附加在技术之上的文化附加值。

打开iPad,友好的界面令人赏心悦目,漂亮的图标让你有动它的欲望,而且无需电脑知识,只需用手轻轻一点,就能进入奇妙的娱乐世界,像看书、看电视一样简单。其实这并不是什么高不可攀的技术,但苹果想到了,也就做到了。这就是文化,它发于内心,得于积淀,成于思考和创造。这就是苹果,用最简化的东西,抓住了最挑剔的消费者。与其说苹果是在做产品,毋宁说它是在做文化。或许可以这样讲:这个人人都想咬一口的苹果(商标)的成功秘籍是它以做文化的精神去做产品。

从技术上讲,复制苹果iPad对许多企业来说也许并非难事,甚至可以把产品功能做得更加令人眼花缭乱,但从文化上讲,孰能复制苹果的文化,孰又能复制得了苹果的精神文化之源——乔布斯的灵魂呢?苹果战胜对手并非仅凭技术,其法宝恰恰是苹果首席执行官乔布斯和他领导下的团队所具备的文化底蕴和创意能力、创新意识。文化这东西装在人的脑子里,融化在血液中,看不见,摸不着,却让周围人感受的到,是最令人难以复制的软实力,是最能体现人才价值的东西。有些乘着“技术”列车向“钱”狂奔的企业,把“文化”甚至“道德”都远远地抛在了后面,最终也必将把消费者甩出视野。苹果的成功难道不值得那些失落文化的企业反思吗?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