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VD现在已经算是个普及的东西了,一般的碟友对于DVD的各种技术细节也都能说个七七八八,比如视频采用MPEG-2编码啦、最高码率10.08M/s啦、最多容纳8条音轨啦等等。可是往往有些最基本的东西却没多少人能说清楚,就比如说画面分辨率吧。
第三种处理方式最理想的原因
有人可能会说,第三种方法其实也不够完美啊,电视屏幕并没有被完全利用,四周都有黑边。当然,这肯定是不够完美,但这已经是我们能够得到的最好结果了。首先,四周都有黑边是由于NTSC制式所限,为了保证电视画面的比例就只能这样。而且,在家用电视上其实是看不到这些黑边的,这是因为有过扫描的存在。
过扫描是指电视在显示画面时,会把图像的宽度和高度都扫描得大一点,使其四周处于屏幕以外,从而防止在屏幕上四周出现黑边或者变形、模糊等显示瑕疵。适当的过扫描是必要的,因为CRT显示器的原理决定了图像边缘的质量肯定不如中心。但如果过扫描过多,有时就会看到部分字幕、台标被切掉。一般来说,家用电视每边的过扫描控制在5%左右是比较合适的。在这样的电视上看我们用第三种方法制作的画面,高宽各被裁切了10%,但图像比例正确(前提是电视的过扫描是成比例的)而且没有黑边(图10)。
对比前面的图我们可以看到,过扫描裁掉的图像范围还是相当大的。大多数人恐怕根本没想到自己在电视上看到的DVD画面会缺了这么多,但如果用Avia或Digital Video Essentials之类的测试碟看一看就很清楚了。
那么,为什么大多数DVD都不按第三种方法来制作呢?首先,有些制作人员可能根本就不知道这些东西。其次,很多制作人员也根本不在乎这些微的差别,因为反正最后都要被电视过扫描裁掉不少画面,而且比例稍稍差一点谁也看不出来,更不用说电视本身的显示比例也可能不准。其实,很多制作者对DVD画面的处理是相当随意的,不该有的黑边经常出现。就以港产精品《少林足球》来说,很多画面上都有黑边,而且不同的镜头黑边的位置和宽度还不一样。比如图11,注意看左边和上边的黑边。但这些还不是最重要的原因。最重要的原因是为了适应电脑的播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