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nm 平价又实惠 蓝宝石X1950Pro测试

互联网 | 编辑: 赵士隽 2006-11-07 00:00:00 一键看全文

随着11月9日的临近,NVIDIA的G80核心已经距离我们越来越近,相信大家都已经对于G80所带来的技术革新有所耳闻。我们EW工作室也在上周一的时候得到了这款显卡,火热的评测正在进行中。面对G80的强大攻势,无论是老一代G7X核心还是如日中天的RV5XX核心,在G80面前骤然失色。大家

ATI X1950Pro 核心与技术

[ATI X1950Pro 核心与技术]

随着11月9日的临近,NVIDIA的G80核心已经距离我们越来越近,相信大家都已经对于G80所带来的技术革新有所耳闻。我们EW工作室也在上周一的时候得到了这款显卡,火热的评测正在进行中。面对G80的强大攻势,无论是老一代G7X核心还是如日中天的RV5XX核心,在G80面前骤然失色。大家在关注未来显卡最新动态的同时,应该回到更为实际的实用领域中,因为今天EW工作室要带来ATI第一款80nm显卡,X1950Pro的评测。

作为新一代的RV570核心,与其上一代的高端RV580核心相比,由于在定位上的明显不同,因此在性能、规格上具有非常大的区别,以下就是不同X1950产品之间的区别:

  X1950XTX X1900GT X1950Pro
核心代号 RV580 RV580

RV570

制造工艺 90纳米 90纳米 80纳米
晶体管数量 3.84亿 3.84亿 3.3亿
核心面积 352平方毫米 352平方毫米 230平方毫米

核心频率

650MHz 512MHz

580MHz

像素流水线 16条 12条 12条
定点着色器 8个 8个 5个
像素着色器 48个 36个 36个

稍微了解ATI产品线的朋友们,相信对于X1950XTX这样的高端卡一定了解颇多,因为之前EW工作室已经对这款产品进行了首测,但很可惜的是当时没有能够进行双卡的CrossFire测试。从产品线的定位来看,X1900GT与这次要给大家介绍的X1950Pro在参数上非常的接近。由于X1950Pro采用了更为高的80nm技术制造,因此在核心面积上相比90nm的RV580核心要缩小了34.6%,并且在晶体管数量上减去了5400万个。因此在平均功耗、发热量以及成本方面都有下降。

看到这里,我想大家都已经明白X1950Pro的市场定位,从一些渠道过来的报价也已经相当明了,1499元的X1950Pro,从售价上来看绝对不算高,其最直接的竞争对手就是NV的7900GS。RV570核心在软件特性方面,维持了原来产品的技术配置,例如对于SM3.0、OpenGL2.0的完全支持、支持SMAA抗锯齿以及16xFA、支持3Dc+高级纹理压缩特性、环形内存控制器、AVIVO技术以及交叉火力技术都全部得到支持。

于之前产品不同的是,最新的X1950Pro的交叉火力方式与过去有所不同。过去在进行交叉火力时,首先需要一块支持CF的主卡,再配合一根CF数据线才能购开启交叉火力。但是在这代的X1950Pro,交叉火力通过全新的Native CrossFire Composing Engine开启,底抛弃了臃肿的CF链接电缆,通过显卡顶部的两条桥接。相比过去取消了CF主卡的限制,连接方式更加自由、简便。

因此从市场的角度来分析,过去的X1900GT由于为了对抗NV的7900GS而诞生,但很不幸的是由于RV580核心由于设计上的问题,晶体管数量、核心面积、平均功耗都要比NV同类产品高,因此在IC设计上,ATI已经稍稍落后于NVIDIA,但由于MSAA特性的支持,因此还有些特点。目前,由于整条显卡产品线都在向80nm转移,以配合未来更为先进的65nm产品,ATI与NV都推出了基于80nm的显卡产品,但这次NV失算了。

正由于ATI发布了X1950Pro,因此80nm市场ATI又重新获得了领先,面对80nm的7600GT,我想X1950Pro绝对是稳操胜券的,再看同等级的7900GS,X1950Pro也会保持绝对的优势,至少80nm相比90nm的核心会更加好超。最后我想说的是,X1950Pro还对未来HDCP规范进行了支持,当然厂商需要从ATI处购买HDCP的授权微码,这笔额外的支出相信在未来许多AIC厂家也会进行简化,用以控制原本就很少的利润。那么接着,就要请出今天的主角,Sapphire X1950Pro。

提示:试试键盘 “← →” 可以实现快速翻页 

总共 5 页1234
一键看全文

本文导航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