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入场竞争我国家电回收业面临挑战

互联网 | 编辑: 蒋冰青 2011-07-30 06:21:00转载 一键看全文

家电回收市场依旧松散

盈联研究咨询集团副总田茂波认为,回收率低,目前还不是回收企业的技术问题,更大的原因还是市场的不规范,消费者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不愿意交给认证回收企业去处理。现在回收行业市场还是很乱的,二手交易市场、废品回收站、家电回收企业“犬牙交错”,同时消费者对家电回收的认知还是太低,误认为废家电仅仅是废品,价值不大。一方面是对回收目的的认知错误,误认为是清洗翻新,二次销售;另一方面是对废家电回收手段的认识误区,单一地认为仅仅是将二次利用废家电上的有用元器件,未能正确理解家电回收分拆还包括其他物理、化学手段分解出原材料。

有媒体称,今年1月1日正式实施的《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条例》已明确指出,制造商有义务对废旧产品回收再处理,国家给予废旧电子产品回收业政策上的扶持。成都最大的民营家电回收企业——万家福再生资源回收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任强对《条例》的出台有着自己的观点,《条例》的出台打击了家电回收市场那些没有相关资质的小回收企业,提高了受认证回收企业的市场地位和竞争力。但我国家电回收市场松散的现状依然存在,譬如,家电回收模式依然无法实现指定回收。对此,田茂波表示,《条例》出台的更大意义是规范家电回收行业市场现状,从源头上打击现在二手市场的翻新销售,打击不正规拆解企业对环境的破坏。这是现阶段的意义所在。对家电回收行业模式的改变不是短时期的问题,而是个持久战。要想改变,不仅仅是改变规范行业流程,更重要的是,让普通大众对家电回收的意义和目的有个根本性认知和改变,愿意放弃利益诱惑,而去正规的回收点和回收渠道中去。

废旧家电回收游离于正规回收体系之外,不仅给市民带来烦恼,更引发一系列问题。

“很多在售的二手家电,都是废品收购后二次翻新的。这种非专业的翻新遗祸不小。”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二手家电专业人士对记者说,这些二次翻新的旧家电,主要是卖给城郊接合部的进城务工人员。

上述人士说,这些二手家电外表看起来光鲜亮丽,实际上早已超出使用年限。其中还有些是报废品,根本无法使用。而且这些二手家电大多存在火灾隐患。

回收家电拆解的不专业,还会带来严重的环保风险。据业内人士介绍,以玻璃为主的显像管,含有重金属物质荧光粉和铅,必须先去除荧光粉物质,再将含铅的玻璃送至专业玻璃厂进行处理和再利用。再比如对空调和冰箱等含制冷剂的废旧家电的处理,必须事先将氟利昂抽取出来,剩余的箱体要放在密闭负压的处理设备中,经过切割、粉碎、磁选、风选以及残留氟利昂冷凝回收等步骤,最后分离出铁、铝、铜、塑料等各种原材料。

对于作坊式的回收拆解点来说,这些步骤显然是没有的。记者发现,近半数的回收点无证经营,回收人员往往采取走街串巷的方式进行收购,争抢货源,缺斤少两甚至收赃销赃等违法行为也时有发生。此外,受成本因素影响,这些回收点大多设立在城乡接合部的民房或废弃、闲置厂房内,环境脏乱,货品露天堆放。

据了解,在城市中建立正规的回收渠道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需要时间,于是一些城市就开始收编游击队,将其变为正规军。在北京,不少社区以往固定的商贩收购点现在都被收编了。但是这种收编似乎意义不大,一位已被收编的收购点老板告诉记者:“收编没什么意义,就是有了营业执照。至于我收的废品,不一定非要卖给所谓的正规拆解企业,他们给的价实在太低了。我也问过,他们说因为正规,所以要有环保设施,还要有进口生产线,就是运营成本高,如果再给我高价钱,不就亏本了?其实我们也没办法,卖家电的要价高,我们收了,不能亏本,也只能卖给出价高的。”

之所以正规拆解企业收购价格不高,是因为其环保设施和进口生产线的投入,相反,作坊式的回收拆解点就剩下了这笔开支,而且,他们多以“二手翻新”为盈利点。田茂波介绍道。政府部门应加强家电回收企业进行牌照制度管理,加大对企业资质的审核审查工作。同时,建立健全家电回收流程和制度,完善废家电回收登记制度,与企业销售环节、售后服务环节和回收环节的登记记录相关联,不仅确保现有的废家电回收后的流向,而且为还没达到报废年限产品的回收预期。同时,政府还应在生产环节进行扶持,现在废家电的拆解成本,很大一块是针对有害材料的无害化处理,因此政府应该在今后的家电环保,无害化材料的应用上进行扶持推广, 同时,也应鼓励家电企业在产品设计、工艺设计方面进行技术改进,从产品前期设计就有利于后期的回收拆解。

“家电回收的利润不高等因素是目前国内大多数家电回收企业面临的问题。而相对像松下这样的以废旧家电回收处理后,分离出来高纯度、高规格原材料的高盈利模式,国内的企业只能以赚取回收的差价为生。”任强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

对于任强的忧虑,田茂波也有同感,“主要是企业对家电回收的认识和重视问题,现在家电回收在国内毕竟还是刚起步,比日本晚了十几年,国内企业不愿意拿出高成本去真正做家电回收设备的投入,重要的是赚这些差价,拿政府补贴相对风险小,成本低。”

要使家电回收的利润达到最大化,田茂波认为,家电企业应该正确认识自己在家电回收拆解体系中的位置,认识到自己在回收处理环节中是承担较大责任的,从主观认识上要积极参与其中,愿意去承担家电回收拆解行业前期的亏损风险。家电企业前期引进国外专业处理设备外,还应将家电回收与售后服务相结合,先行处理的废家电产品,在拆解量上有所保证,后期再行拓展回收产品范围。将家电回收与其售后服务环节相结合,先期针对自己的产品进行回收处理,这样在前期拆解量上有一定的保证。可以利用自己的销售网络进行废旧家电的回收和运输,通过生产基地进行分解处理,再利用。

提示:试试键盘 “← →” 可以实现快速翻页 

一键看全文

本文导航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