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沟通革命: “统一沟通时代破晓”

互联网 | 编辑: 江海明 2006-11-30 18:00:00转载-投稿 一键看全文

即将到来的通信融合

统一沟通时代的到来表明了VoIP电话系统、电子邮件、即时通信、移动通信以及音频视频Web 会议融合到一个单一平台的开始(这种融合提供了可以通过互联网路由电话呼叫的功能),该平台可共享一个通用平台和通用开发工具。统一沟通也充分利用了标准通信协议,比如SIP (会话启动协议),以实现到正确的通信路由。

基于这些通信标准,微软正在提供强大的统一沟通功能,可实现跨越位置和设备并以“人”为中心的通信框架。该方法可实现:

个人化及直观化:我们最重要的目标之一是实现无缝且个人的通信及信息访问,无论你在哪里还是您用的是什么设备。与您的可联系性信息相关的“在线感知”将帮助你在第一次尝试时即可联系到你想要联系到的人。可理解你如何工作的智能化信息代理软件将带给您更强的控制性,比如谁、通过什么设备以及什么时候能够联系到你。SIP标准和基于软件的呼叫管理带给你更丰富、更直观的通信方式,并且可实现通信模式之间的无缝切换。

便捷性及集成性:今天,当你想和同事取得联系的时候,你可能需要从你目前正在工作的一个应用切换到地址簿,然后再是设备(比如电话)或者一个不同的应用(比如电子邮件)。微软统一沟通将帮助您直接在你目前使用的应用程序中进行协同。同微软Office System的集成将使得Microsoft Outlook 成为所有通信体验的中心,并可实现对Microsoft SharePoint等协作工作的无缝访问。通过实现标准化的平台,微软将帮助开发人员将通信集成到应用程序中,这样一来,可实现更大的商业价值、便捷性及能力。

灵活性及可信赖性:微软统一沟通将帮助企业整合他们的通信系统到一个集成平台,该平台可为每一个用户提供单一的身份,并提供通用的管理和兼容基础架构。这将帮助IT部门显著地提高通信及协作能力,与此同时,缩减复杂性并降低总拥有成本。基于这一安全及可靠的平台,微软统一沟通技术已经帮助主流公司实现了突破性的总拥有成本。比如,Ebay降低了70%的单个邮箱成本。Nission公司借助协同技术已经节约了超过1.35亿美元的成本。西门子同样将130个商业部门整合到一个单一的活动目录下。

借助Microsoft Exchange Server,Microsoft Office Outlook和Microsoft Office Communicator,我们早已处在数字通信技术的前沿地带。在接下来的一年里,新一波的通信产品-包括Exchange Server 2007, Microsoft Office Communications Server 2007, Microsoft Office Communicator 2007, Microsoft Office Live Meeting 2007, Microsoft Communicator phones 和 Microsoft Office RoundTable 将帮助公司创建一个开改变其商业模式的基础架构。

 “全员就绪”下的统一沟通

为了了解什么是真正的统一通讯,观察一下您公司中的年轻人,尤其是这些刚刚毕业的年轻员工。他们完全生活在一个数字时代,通过文字通信及即时信息实时沟通。其中有人还认为在他们希望与某人保持沟通时,电子邮件也不能令他们感到立即的满意。对这一代人而言,桌面电话对他们的意义就相当于电子打印机对我们这一代甚至更早一代人的意义一样。

借助前沿的通信技术,更年轻的基于共同的利益已经创造出在线社区。他们与他们所关心的人们保持不断的联系,无论他们身处何地。他们创造,收集并分享内容与信息-音乐、图片、新闻以及视频。这正是对当前数字技术的能量与即时性的证明。

这也正是全新的工作世界的完美培训。当您加入您的公司时,您的公司不再提供基于共同利益的在线社区,他们创建了跨越全球的虚拟工作团队。除了音乐与图片,他们将共享与同事及合作伙伴携手打造的报告与演示文档。

随着新的一代进入该工作环境,他们希望继续使用他们长期使用的工具。这些未能满足这一期望的公司将在新的竞争环境下具有劣势,这些人才可能更愿意选择这些认识到新一代通信创新所带来的价值的公司。

这些可提供这些年轻一代所渴望的统一通讯的公司将享有难以置信的优势。招聘年轻的人才将更加容易。并且收获也将更加广泛。统一通讯技术将帮助公司提升生产力并对不断变化的商业环境作出更敏捷的响应。这些技术将帮助组织与客户更为密切的沟通,更快地开发出创新产品并降低成本。

最后,所谓统一沟通就是提供新的商业模式,该模式认为人比商业进程更为重要。它将要创建出全新的工作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技术帮助我们在日常工作时释放出热情和潜力。

提示:试试键盘 “← →” 可以实现快速翻页 

总共 2 页< 上一页12
一键看全文

本文导航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