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ERP:追寻中国企业的管理模式

互联网 | 编辑: 2006-12-03 16:17:00转载-投稿 一键看全文

中国企业的“群体个性”

去年以来,一大批带有明显中国元素的经营管理类图书占据了各大书城显要位置。它们中既有直接挖崛古代智慧的《太极管理》、《周易式管理》、《水煮三国》,又有博采众长的《中国式管理》、《中国式领导》、《中道管理》,还有从“红色经典”中寻求支持的《向解放军学习》、《向军队学管理》、《从胜利走向胜利》,等等。这些书的畅销从一个侧面说明,“中国管理模式”已经引起业界高度关注,这可以看作是中国管理也是中国企业崛起的一个标志。

中国企业的“群体个性”

无独有偶,11月16日在深圳召开的“中国企业高层论坛暨个性化ERP应用成果展示会”上,金蝶国际软件集团主席兼行政总裁徐少春也首次提到了这一概念,认为“关注和追寻中国管理模式是金蝶推广个性化ERP管理软件的一个基本出发点。”

有种观点认为,现在的管理正在迈进“后现代”即全球化时代,其主流应是走向“大同”,提中国管理模式不合时宜。这种看法并不符合实际。美国管理大师杜鲁克一再强调:管理是以文化为转移的,并且受其社会的价值、传统与习俗的支配。《中国式管理》一书的作者曾仕强也说,管理是全世界都在研究的一门科学,但管理必须要与当地文化相结合才能够产生好的效果。“现代化管理在美国那种背景下行得通的就叫做美国式管理,在中国这种文化背景下行得通的就叫做中国式管理,如果用在海尔行得通,就叫做海尔式管理。”

徐少春认为,与欧洲企业过于保守的管理,北美企业过于激进的管理有所不同,中国管理模式更富于创新和包容性,个性化特征也更明显。成功的中国企业都有鲜明的管理个性,这种个性已成为中国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在参与全球化的竞争中,中国管理模式表现为“中国企业的群体个性”。

以金陵饭店集团为例。这家连续三年位居“中国饭店业民族品牌20强”第五位的五星级饭店,采用管理软件有一个基本出发点——不买现成品,坚持与软件厂商联手二次开发,并要求软件必须能根据管理的变化而不断更新。理由是“我们的管理太独特,我们有很多不通用的东西,很多管理细节是创造性的、独一无二的”。 金陵饭店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胡明分析认为:相对于国外酒店,金陵的优势在于对本土文化、包括中国餐饮文化的理解上;相对于本土酒店,金陵的优势则定位在与国际接轨和对本土文化理解的领先上。

华为的成功或许是中国管理模式一个最好的注脚。华为之所以被人们冠以“现象”进行研究,是因为它不仅用10年将资产扩张了1000多倍,更因为它独特的企业文化和管理方式,譬如军事化管理、多少有些封闭和家长式强硬的企业文化,以及“农村包围城市”的市场路线等。这种“土狼”色彩与它大手笔开拓国际市场,一掷上千万美元请来国际咨询公司为自己进行管理流程调整似乎有些不太协调。但不管怎样,“亦土亦洋”的华为获得了成功,成为“最让跨国公司胆怯与痛苦的中国公司”。

像金陵饭店和华为公司这样坚持个性化创新而获得成功的案例还可以举出很多。《春天的故事》的歌词作者,金威啤酒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叶旭全先生就此评价:“个性化是通往成功的金钥匙。”

中国管理模式还是一种善于探索、不断发展的模式。这不仅因为管理本身就体现为一种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调查表明,80%的财富500强企业认为自己的业务流程会在两年内转变1次),更因为中国独特的国情。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相对于发达国家上百年的企业管理历史,中国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管理尚不够成熟,业务流程的改变与调整更为频繁。再加上这些年来社会主义市场机制经历了一个从建立到完善的改革过程,频繁的体制改革,更为企业的经营带来了许多新情况新课题,促使中国企业不断地调整和改善管理模式。

随着中国的发展和壮大,中国管理模式必将在全球范围取得成功,“全球化3.0版将是由中国企业来演绎的成功故事”(徐少春)。这是因为,中国管理模式的崛起有深刻背景和世界意义:第一,中国是一个高速变化和发展的市场;第二,中国正由制造业大国向自主创新大国转变;第三,中国的企业由中国人主导,中国5000年的文化深刻的影响着这些企业领导者的管理风格。随着中国企业管理的创新和成熟,中国管理模式会深刻影响世界。

提示:试试键盘 “← →” 可以实现快速翻页 

总共 3 页123
一键看全文

本文导航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